《回國馴火記》又名《回國訓火記》, 人送外號《熏火雞》。
這是一部表現海歸沉浮,新潮時尚,商戰陰謀,名人八卦的小說。以故事的波瀾起伏、新穎獨特、經典脫俗、內涵深刻為本書所追求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回國馴火記
- 別名:回國訓火記 熏火雞
- 作者:安普諾
- 類型:娛樂八卦
- 是否出版:是
- 出版日期:2003年
簡介,其他,
簡介
小說的作者畢竟是要表他自己的主觀感受的,小說是一種思想的載體。文學作品是對社會與人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反思。有的時候作者的觀點太過前衛或超前了,可能讀者並不接受。但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講,這樣可能更有價值。所以,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顧彬(Wolfgang-Kubin)說:“文學不應該變成娛樂品。文學作品不一定要給讀者帶來娛樂。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的讀者群。而好的作品不可能吸引所有的讀者。”但是,我真的是要寫一部高高在上、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文學作品嗎?
寫這本小說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我要寫一部什麼樣的東西。因為我自己不把這個問題想明白的話,就沒有了指導思想了,也就無法下筆。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我希望寫出的東西是一種“設計精緻、製造精美”的並且能滿足讀者欣賞趣味的東西。清光緒年間的鄭觀應所編小說《續劍俠傳》的序言中的這么幾句話:
“一語之艷,見之色飛;一事之奇,聆者絕倒。——為世人消憂破夢之一助也。”
雖僅寥寥數語,道出了一本小說能給讀者帶來的巨大閱讀快感。這也正是我想達到的境界。
除了想給讀者以閱讀的快感外,我也希望讀者在閱讀時需要調動他所具備的文化知識來理解書中的內容。不具備這些文化知識對書中的一些內容理解起來可能就會有困難。所以這個“知識和文化的門檻”有可能會把許多讀者攔在了門外。所以儘管我想把這書寫得 語艷事奇,但它仍然可能最後成為一種前衛的,精英的,而不是通俗的,大眾化的。儘管書中所描寫的是通俗的,大眾的文化現象。
《世界美術》雜誌副主編易英在一篇文藝評論中說過:“沒有理解的難度也就意味著無須調動大量的知識儲備來欣賞作品,作品本身對當代文化也就失去了穿透力和批判性。”我比較同意這個觀點。通俗地講,沒有理解的難度也就沒有了深度。
當今信息爆炸的年代,許多讀者在閱讀時追求信息量。在單位字數內能提供給讀者的信息量越大,讀者越覺得閱讀此書值得。我自己看書也是這樣,我喜歡的書是能夠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告訴點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會儘量追求提供給讀者海量信息,但又不希望給讀者以壓迫感。
關於故事的時間和地點背景:
小說里的故事是從2003年“非典”之後的北京開始寫起,寫到什麼時候我現在還不知道。背景以北京為主,但我會寫一些以香港,深圳和上海等南方城市為背景的故事。儘管我對這些南方城市還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上海,但是由於我的語言和思維習慣是基於北京方言的,所以用“京片子”講上海的故事,總是不對味。我想忠實地記錄下中國這幾年在這幾個不同城市裡所發生的變化,至少我們這代人老了的時候可以把它拿出來當一個回憶來讀。
其他
關於書中的考據:
文中引用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人物、典故、事例、諺語等等。大部分我都做了考據,但並沒有一典一注,主要是怕被別人譏笑有“考據癖”。許多讀者要求我至少做一個Glossary( 名詞解釋),因為工作量太大,我想等全書寫完了,我再考慮在書後加一個注釋性的辭彙表。
關於書中的英語:
因為是寫“海歸”的小說,為了配合“海歸”中西文化的混雜式思維。所以文中夾雜了許多英文,這給不講英文的讀者帶來一些閱讀的困難。所以我接受讀者建議,儘量把中文翻譯註在英文後面的括弧里。但有的英文很難翻譯成中文,有可能在譯成中文之後意思或意境就變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放棄而不翻譯了。請讀者自己查閱一下字典,或是在網際網路上GOOGLE一下。
關於書中的照片:
書中的大部分圖片都是我拍攝的,但經過PHOTOSHOP處理。其他一少部分是來自網上非著作權作品。如果發現有任何圖片侵犯了著作權,請與我聯繫。我會把圖片刪除的。照片基本是配合小說的情節的。看了書的文字,基本上就沒必要另加圖片說明了。
關於書中的歌曲:
書中引用了一些中外流行歌曲。有的只是為了應景、烘托氣氛,製造一種電影式的感覺。但有的歌曲和書中的情節相關。為了讀者更好地理解,我儘量把這些歌曲的歌詞、歌手介紹貼出來。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關於書中敘事角度:
許多人認為“小說中的事件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物對事件的反應”。這個小說中,我特別想表現的是從國外回國的留學生,當他們的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受到西方文明長期薰陶之後,再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和感受。所以,書中大部分採用的是以主人公的個人的視角看問題,敘述故事,講述他個人的感受。如果他們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那么我也想讓讀者帶上他們同樣的有色眼睛,看一看他們眼中的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所以我放棄用一個“全知全能”的視角講故事。我通過這部小說為讀者提供一個觀察中國商業社會的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以及不同的感受。
關於場景與內容:
我追求美麗意境,華麗的場景,氣氛和味道是靠這些烘托出來的。但是如果沒有了故事,這一切就成空殼了,比如陳逸飛的電影《海上舊夢》《人約黃昏》或是張藝謀的電影《英雄》。要想吸引人還是要靠故事,戲劇情節的不斷推進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