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美食思故鄉》對味覺的描述尤為出神入化。如果說,尋常飯菜,一飲一啄,皆是自己碗裡的前世今生;那么,味道的厚薄,則常常消融在世情冷暖的領略里。物無定味,適口者珍,具體到食物本身來講,能否做到有味可回,因人而異。口腹之道,更多的是反映在生活方式和地理山水的層面上,就像雪菜冬筍肉絲這樣鮮上加鮮的下飯小菜總是能讓我們長久懷念。
基本介紹
- 書名:回味:美食思故鄉
- 類型:烹飪美食與酒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306949
- 作者:唐玉霞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頁數:267頁
- 開本:32
- 品牌:東方出版中心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回味:美食思故鄉》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者簡介
唐玉霞,1971年生,安徽省蕪湖市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蕪湖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蕪湖市張孝祥研究會理事,蕪湖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蕪湖日報》副總編輯。
別無所長,別無所好,熱愛文字,醉心歷史,沉迷於從歷史的長河中打撈文字的波光瀲灩。認認真真地說了一些聰明的廢話,老老實實地耍了點文字的無賴,僅此而已。
其實,跟歷史無關,與時代無涉,只是在時間的倒影中,以文字想像另一種可能。著有《情斷南宋》(合作)、《張孝祥詞鑑賞》(合作)。
別無所長,別無所好,熱愛文字,醉心歷史,沉迷於從歷史的長河中打撈文字的波光瀲灩。認認真真地說了一些聰明的廢話,老老實實地耍了點文字的無賴,僅此而已。
其實,跟歷史無關,與時代無涉,只是在時間的倒影中,以文字想像另一種可能。著有《情斷南宋》(合作)、《張孝祥詞鑑賞》(合作)。
媒體推薦
舌頭能丈量人生,味蕾上可演繹萬種風情……於是令人嚮往。
——談正衡
——談正衡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汀南魚米書
村上椿樹
紅了莧菜綠了菖蒲
沒你不行
杯盤草草燈火昏
炒米熱心腸
千絲萬縷常來往
香菜美人
雪裡蕻雪裡紅
粽子望故鄉
冷奴
乾子本姓黃
董糖
老油條很絕望
小籠包要開
糯米怕過年
炒貨店
開油鍋
辦年貨
獅子頭
陽春有野禽
第二輯
有味是清歡
茄子心裡苦
扁豆
白雪覆蓋的青菜
南瓜不說話
毛豆青毛豆黃
凶荷而得藕
荸薺塵緣未了
紅菱艷
原來你叫芡實
鴨蛋紅
鴨蛋黑
鄉下就是米當家
半塊腐乳就白粥
像鴨子一樣吊起來打
七寶湯圓
關關雎鳩在喝之粥
前門情思打燒餅
菜堅強
夜雨剪春韭
醃一壇好菜
第三輯
洗手作羹湯
蘿蔔在唱歌
辣椒在尖叫
坑爹的麵條
魚頭魚腦魚臉蛋
寂寞紅燒肉
糖蒜有點酸
香腸有段鄉愁
豬油的好氣色
亂燉一鍋
帶魚寬頻魚窄
螃蟹愛風雅
豆腐是閒者
濃情豬耳朵
要吃暖和的食物
春日卷卷
舊嫻緣
冬瓜也是白毛女
吹彈得破水蒸蛋
燙飯是個小媳婦
有商有量有滋有味
第四輯飲食思男女
詩經里的春天
碗轉麴塵花
濃情白米飯
吃點什麼
再添一碗
你的嘴唇上有金子
時間的味道
年年有魚
下午茶
辣妹子辣
大碗喝酒
菜市場
親密愛人
誰謂荼苦
一起吃飯的人
一杯世味如秋在水
茶綠
豆沙紅
人漸遠茶漸淡
做個好廚子
汀南魚米書
村上椿樹
紅了莧菜綠了菖蒲
沒你不行
杯盤草草燈火昏
炒米熱心腸
千絲萬縷常來往
香菜美人
雪裡蕻雪裡紅
粽子望故鄉
冷奴
乾子本姓黃
董糖
老油條很絕望
小籠包要開
糯米怕過年
炒貨店
開油鍋
辦年貨
獅子頭
陽春有野禽
第二輯
有味是清歡
茄子心裡苦
扁豆
白雪覆蓋的青菜
南瓜不說話
毛豆青毛豆黃
凶荷而得藕
荸薺塵緣未了
紅菱艷
原來你叫芡實
鴨蛋紅
鴨蛋黑
鄉下就是米當家
半塊腐乳就白粥
像鴨子一樣吊起來打
七寶湯圓
關關雎鳩在喝之粥
前門情思打燒餅
菜堅強
夜雨剪春韭
醃一壇好菜
第三輯
洗手作羹湯
蘿蔔在唱歌
辣椒在尖叫
坑爹的麵條
魚頭魚腦魚臉蛋
寂寞紅燒肉
糖蒜有點酸
香腸有段鄉愁
豬油的好氣色
亂燉一鍋
帶魚寬頻魚窄
螃蟹愛風雅
豆腐是閒者
濃情豬耳朵
要吃暖和的食物
春日卷卷
舊嫻緣
冬瓜也是白毛女
吹彈得破水蒸蛋
燙飯是個小媳婦
有商有量有滋有味
第四輯飲食思男女
詩經里的春天
碗轉麴塵花
濃情白米飯
吃點什麼
再添一碗
你的嘴唇上有金子
時間的味道
年年有魚
下午茶
辣妹子辣
大碗喝酒
菜市場
親密愛人
誰謂荼苦
一起吃飯的人
一杯世味如秋在水
茶綠
豆沙紅
人漸遠茶漸淡
做個好廚子
序言
一本美食札記,一場口舌與文字的廝磨,其間並無多少精緻美食或是吃法的高難動作。所述多是田園飯菜、村醪醃臘和一些市井小吃,憑食事以寄鄉情,嘆流年,幾篇讀罷忽有所悟:舌頭能丈量人生,味蕾上可演繹萬種風情……於是令人嚮往。
書名《回味》,對味覺的描述尤為出神入化。如果說,尋常飯萊,一飲一啄,皆是自己碗裡的前世今生;那么,味道的厚薄,則常常消融在世情冷暖的領略里。物無定味,適口者珍,具體到食物本身來講,能否做到有味可回,因人而異。口腹之道,更多的是反映在生活方式和地理山水的層面上,就像雪菜冬筍肉絲這樣鮮上加鮮的下飯小菜總是能讓我們長久懷念。追溯已逝的一段年華、一個季節、一片土地、一方風俗……我們尤其珍惜自己的延伸體驗。一如宋人林洪的那本《山家清供》,裡面排滿真君粥、椿根餛飩、梅花湯餅、碧筒酒和廣寒糕,談饌論詩,信手拈來,口味純正,彌足珍貴。人生就是一場經口穿腸的過往,當風華正茂的味蕾搭伴漫談雜說一道上路的時候,再託庇於人文歷史餘韻,便標記出一種成熟閱世的姿態。
唐玉霞不是食神,也不屑使用“大快朵頤”和“食指大動”這樣粗糙的提氣詞。她拒絕同質化,但從來都不會將文字的弓拉得太滿,儘管文脈是那樣豐沛,卻偏愛從小處流淌,心眼獨具,妙手偶得,故而我們能在水火之間讀到許多俏皮與舒泰老到。出於對故土一種由來已久的秉性的尊重,在品味和說味中,把一些爐火炊煙描摹得這般快意恩仇,繚繞而不焦灼。檀板舊夢憶江南,歷史的,社會的,現世的,樓台月影,人生歷練,隨便從書中扯出幾段,都足以讓你五官齊鳴。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為這本書向著一方水土,把我們生命中最親切有味的一部分化作一縷精神的馨香。
好的文字,是可感、可聽、可玩味的,《粽子望故鄉》《糯米怕過年》《茄子心裡苦》《辣椒在尖叫》《燙飯是個小媳婦》……讀著這樣神性的標題,心中自有暗喜,恣意淋漓,想像的翅膀迅速打開,許多卑微的記憶立即復活、生動起來,閱讀的快感油然而生。美貌與心機並重,俠義與柔情同在,灶頭清點,坊間俚說,筆下飄彩不斷,又有許多四兩撥千斤的手段技巧,但是,少了宅心仁厚還真是不行。有了這些自甘藜藿的世俗情懷鋪盤墊碗,何愁齒頰不能留香,心底不起瑤草之思?鮑魚海參不炫其珍,青菜豆腐不慚其廉。世事無常,沒有不變的流水,只有舌尖上感覺永不背叛我們,總是堅定地站在我們卑微人生一邊。
人的一生離不開衣食住行,何況又趕上吃貨盛行的年代,歲月、季節和日子,都會在舌上或黯自銷魂,或神韻飛揚……好在唐玉霞是講述的高手,無論是曾經的艱窘過往,還是眼前的奢華,都能徜徉其中,即使從明油亮芡中穿越出來,也還是花顏不改,亭亭玉立。如果說廚香也是天香,那她,便是一個天香染衣並能殷勤傳香的文學女神的使徒。
書名《回味》,對味覺的描述尤為出神入化。如果說,尋常飯萊,一飲一啄,皆是自己碗裡的前世今生;那么,味道的厚薄,則常常消融在世情冷暖的領略里。物無定味,適口者珍,具體到食物本身來講,能否做到有味可回,因人而異。口腹之道,更多的是反映在生活方式和地理山水的層面上,就像雪菜冬筍肉絲這樣鮮上加鮮的下飯小菜總是能讓我們長久懷念。追溯已逝的一段年華、一個季節、一片土地、一方風俗……我們尤其珍惜自己的延伸體驗。一如宋人林洪的那本《山家清供》,裡面排滿真君粥、椿根餛飩、梅花湯餅、碧筒酒和廣寒糕,談饌論詩,信手拈來,口味純正,彌足珍貴。人生就是一場經口穿腸的過往,當風華正茂的味蕾搭伴漫談雜說一道上路的時候,再託庇於人文歷史餘韻,便標記出一種成熟閱世的姿態。
唐玉霞不是食神,也不屑使用“大快朵頤”和“食指大動”這樣粗糙的提氣詞。她拒絕同質化,但從來都不會將文字的弓拉得太滿,儘管文脈是那樣豐沛,卻偏愛從小處流淌,心眼獨具,妙手偶得,故而我們能在水火之間讀到許多俏皮與舒泰老到。出於對故土一種由來已久的秉性的尊重,在品味和說味中,把一些爐火炊煙描摹得這般快意恩仇,繚繞而不焦灼。檀板舊夢憶江南,歷史的,社會的,現世的,樓台月影,人生歷練,隨便從書中扯出幾段,都足以讓你五官齊鳴。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為這本書向著一方水土,把我們生命中最親切有味的一部分化作一縷精神的馨香。
好的文字,是可感、可聽、可玩味的,《粽子望故鄉》《糯米怕過年》《茄子心裡苦》《辣椒在尖叫》《燙飯是個小媳婦》……讀著這樣神性的標題,心中自有暗喜,恣意淋漓,想像的翅膀迅速打開,許多卑微的記憶立即復活、生動起來,閱讀的快感油然而生。美貌與心機並重,俠義與柔情同在,灶頭清點,坊間俚說,筆下飄彩不斷,又有許多四兩撥千斤的手段技巧,但是,少了宅心仁厚還真是不行。有了這些自甘藜藿的世俗情懷鋪盤墊碗,何愁齒頰不能留香,心底不起瑤草之思?鮑魚海參不炫其珍,青菜豆腐不慚其廉。世事無常,沒有不變的流水,只有舌尖上感覺永不背叛我們,總是堅定地站在我們卑微人生一邊。
人的一生離不開衣食住行,何況又趕上吃貨盛行的年代,歲月、季節和日子,都會在舌上或黯自銷魂,或神韻飛揚……好在唐玉霞是講述的高手,無論是曾經的艱窘過往,還是眼前的奢華,都能徜徉其中,即使從明油亮芡中穿越出來,也還是花顏不改,亭亭玉立。如果說廚香也是天香,那她,便是一個天香染衣並能殷勤傳香的文學女神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