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選

四選

四選,漢語詞語,讀音sì xuǎn,意思是古代對四種人的選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選
  • 拼音:sì xuǎn
  • 注音:ㄙˋ ㄒㄨㄢˇ
解釋,出處,

解釋

古代對四種人的選拔;宋代銓選官員的制度。元豐前以審官東院、審官西院、流內銓、三班院四個官署分掌銓選,故稱四選。元豐改革官制,更名隸屬吏部。

出處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時,時三月;王有四選,選三臣……聖人為一選,君子為一選,善人為一選,正人為一選,由此以下者,不足選也。
《宋史·選舉志四》:“元豐 定製而後,銓注之法,悉歸選部:以審官東院為尚書左選,流內銓為侍郎左選,審官西院為尚書右選,三班院為侍郎右選,於是吏部有四選之法。
宋 蘇轍 《論堂除太寬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與四選稍異,亦旌勸之義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損文書》:“以此知四選蠹積,蓋不可勝算,司衡綜者,可不謹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