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倉庫紀念館

四行倉庫紀念館

在“8·15”日本投降日這天,一座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著名歷史建築——“四行倉庫”再次受到世人的關注。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四行倉庫紀念館目前已開展全面的改造工程,預計將於明年完工。

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而得名。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在此與日軍展開了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奉命據守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某團中校團副謝晉元帶領第1營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勇殺敵,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餘名,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行倉庫紀念館
  • 門牌號:上海閘北區光復路1號
  • 建築結構: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
  • 著名事件: 1937年淞滬會戰
新華社上海8月16日電(記者陳杰、吳霞)在“8·15”日本投降日這天,一座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著名歷史建築——“四行倉庫”再次受到世人的關注。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四行倉庫紀念館目前已開展全面的改造工程,將於2015年8月13日正式開放。
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而得名。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在此與日軍展開了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奉命據守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某團中校團副謝晉元帶領第1營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勇殺敵,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餘名,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謝晉元將軍當時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一共有800個壯士參加了保衛戰,但是實際上一共只有452名戰士,說‘八百壯士’是謝將軍為了迷惑敵人而放出的煙幕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室講解員嵇潤珺對前來參觀的公眾逐一進行講解。
目前的四行倉庫陳列館占地面積120平方米,是四行倉庫所屬的百聯集團河岸管理有限公司於1995年自募資金建立的小型紀念館,展品也是企業員工四處募集而來。建館以來,熱心員工組成的志願講解隊,在每周五下午3個小時的開放時間內,義務為參觀者講解。
記者了解到,改建後的四行倉庫紀念館初步位置在四行倉庫西部,設計方案包含,一個紀念館,一堵牆即西山牆,一個廣場,一座群雕。改建、布展等工作將於2015年完工。擴建後的紀念館將增加更多的珍貴歷史資料。
百聯集團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國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四行倉庫西山牆上原來是彈痕累累,還有一些槍炮打穿的洞,在高處的炮洞被糊了起來,低處有的被開成窗戶。新的紀念館到時都將恢復原貌。”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朱蔭貴表示,四行倉庫作為上海重要的抗日戰爭遺址被保留下來,這既見證了當時海陸空三軍抗擊日本侵略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是教育後人銘記這段歷史的鮮活教材。
現有陳列館的籌建者、管理者呂傳良說:“四行倉庫意義重大,它彰顯了上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特殊價值。”
記者還獲悉,為迎接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上海目前已啟動並完成了“上海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大課題調研,一批抗戰舊址與紀念館將實施改造和擴建,其中包含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金山衛城日軍登入地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