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街道

北站街道

北站街道位於上海市靜安區“一軸三帶”發展戰略的蘇州河兩岸人文休閒創業集聚帶,東靠河南北路、羅浮路,西沿南北高架路與天目西路街道為鄰,南至蘇州河,北以鐵路為界與芷江西路、寶山路街道接壤。轄區面積1.99平方公里(含水域),下設19個居委會。北站地處蘇河灣核心區域,在2300米蘇州河岸線區域內有8座橋與黃浦區相連,東側離外灘中央商務區1000米,南側離南京路僅800米。區域內有海寧路、天目路、河南北路、西藏北路、浙江北路、天潼路等主次幹道,三條軌道交通(8、10、12號線)經過,在建的北橫通道沿海寧路至天目路轉盤可上南北高架。

轄區內的上海大悅城、七浦路服飾商業街區是滬上知名的商業地標。北站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區域內有10餘座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建築,其中既有歐式金融老倉庫,也有海派石庫門。比較著名的有上海總商會、吳昌碩故居、會審公廨、四行倉庫、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被譽為當時滬上的“清明上河圖”。為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新建成的四行倉庫紀念館與晉元紀念廣場成為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轄區內現有7個市級文明小區和16個區級文明小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站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上海市靜安區
  • 下轄地區:19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國慶路43號
  • 面積:1.99平方公里
  • 人口:77968人(2010年) 
  • 地理位置:閘北區東南部
街道概況,行政區劃,交通環境,經濟發展,文明街道,綜合治理,社區文化,文物古蹟,社區教育,地理位置,地圖信息,

街道概況

北站街道位於靜安區中南部,東靠河南北路、武進路、羅浮路、虬江路與虹口區乍浦路街道相連,西沿共和新路、南北高架路與天目西路街道為鄰,南隔蘇州河同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相望,北以鐵路為界與芷江西路、寶山路街道接壤。面積1.99平方公里。境內大多為老式石庫門房屋。改革開放以來,新梅大廈、政法大樓、凱旋門大廈、華東大樓、海文大樓、藍寶石大樓、海聯大樓、南星大樓、河濱豪園、華祺苑、永盛苑等高層樓宇拔地而起,老城區面貌大為改變。
上海老北站上海老北站
1991年9月,原北站街道和山西北路街道合併為北站街道;開封路街道和新疆路街道合併為西藏北路街道。
1996年10月,北站街道由西藏北路街道和原北站街道撤併而成。街道辦事處地址:國慶路43號。

行政區劃

北站街道轄區內有頤福里、來安里、圖南里、均益里、657弄、東德安里、老泰安里、新泰安里、799弄、南唐家弄、北唐家弄、順慶里、寶慶里、長春里、文昌里、南高壽里、北高壽里、衛星里、華安坊、曲阜路、甘肅路、龍吉里、開封里、天保里、南林里、長康里、北市場、南星、三生里、永順、長春坊、蒙古路、國慶等33個居委會。
經舊區改造,2007年10月,轄區現有新泰安(657弄、東德安里、新泰安里)、老泰安里、南唐家弄(799弄、南唐家弄)、北唐家弄、順慶(順慶里、寶慶里、長春里、文昌里)、南高壽里、北高壽里、均益里、頤福里、來安里、圖南里、華安坊、蒙古路、衛星里、長康(曲阜路、長康里)、甘肅路、龍吉里、開封里、天保里、南林里、北市場、南星、三生里、永順、長春坊、國慶等26個居委會。

交通環境

北站街道轄區內交通四通八達,有海寧路、西藏北路、天目路、河南北路、浙江北路、天潼路、寶山路等大、中、小道路42條,通13、14、15、18、19、41、46、58、63、66、108、210、213、510、518、537、844、916、922、930、隧道三線等幾十條公交線路及軌道8號線、12號線等。
轄區內有上海鐵路局、市抽紗進出口公司、市蔬菜公司二分公司、四行創意園區、靜安公安分局、靜安區檢察院、北方集團等單位;有市工業品批發市場、跳蚤市場、七浦路服飾市場街區、保健品市場、甘肅路燈飾市場等商業;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業。有市屬企事業單位140多家,區屬企事業單位260多個。

經濟發展

1958年,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勞動服務,年底有生產組67個,服務站、託兒所、食堂66個,生產服務人員2137人。後又依託北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流量集中的優勢,發展打包託運、小件行李寄放、飲食、旅館等行業。為加強管理建立生產、生活聯管組和集體事業組。
1978年起,下鄉知青大批返滬,為安置他們就業,街道陸續興辦生產、生活服務合作社,勞動服務公司等經濟組織。1979年,成立街道工業公司,有工廠23家,生活服務單位45家。街道工業中福北儀表廠青年技術組長李良園研製成功12路72通道無線電搖控機和交通信號燈控制儀,被評為全市地區工業系統中第一個全國勞動模範。東新塑膠廠是全市地區工業中的4家首批“百萬富翁”之一。上海銀光電視機廠始以10餘名青年白手起家,先後研製成12、14、17英寸全頻道黑白電視機,由於質優、價廉,1983年銷售量113907台,創產值3177萬元,利稅707萬元,分別占區集管局當年總產值1/4和1/5。儒林居委會7名知青,借款18元購置打包工具,在車站附近露天開辦儒林打包組,9個月營業額2.8萬元,利潤1.5萬元。三年後,發展到擁有80平方米房屋,一輛四噸卡車,一輛機動三輪車。1982年5月,組長惠燕華出席全國青年勞動就業學術討論會。1984年營業額達384.7萬元,利潤63萬元,稅收35.2萬元。1985年,在鞏固合作社,勞動服務公司、福利工場的基礎上,建立社會勞動服務公司,發展飲食、旅館、打包託運等行業。1985~1987年,稅前利潤287.85萬元,稅收143.5萬元。
1987年底,北火車站西遷,街道經濟大幅度下降,1988年1~4月與1987年同期相比下降54.1%。街道提出“調整、發展”目標。1987年4月,成立北站城市信用社,是全區街道系統的第一家,全市第四家。1988年,信用社創利100萬元,名列同行第一。同時,全街道推行經濟責任承包制,關、停、並、轉13家企業,新辦企業15家。1988年實現利潤206萬元,財政稅收97萬元,與1987年基本持平,制止滑坡,走出低谷,呈現出發展的好勢頭。1989~1991年,實現利潤1939.4萬元,稅收1082.5萬元。
1992年,為適應市場經濟,街道加大改革力度,理順管理體制,完善承包方案,調整經營結構,實行政企分開,建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街道欣博經貿實業公司,增設北站城市信用社證券業務,參與天潼路生產資料一條街商業網點開發建設,發揮街道科室、退管會、里弄“三產”經濟效能。當年完成營業收入1.58億元,利潤1278萬元,稅收448萬元,列全區街道系統第一。1993年,完成營業收入2.7億元,利潤1894萬元,稅收866萬元,處於全市街道系統領先地位,進入“產值超億元,利稅超千萬元”的全國百強街道行列。

文明街道

北火車站周圍的天目東路、寶山路、虬江路、鴻興路通稱“北站一條街”。車輛、人流日夜不息,天目東路交通高峰時,機動車流量1520輛/時,非機動車流量11500輛/時,人流量171616人次/時。1981年春,在全市“文明禮貌月”活動中,北站一條街開展除“髒”、治“亂”、改“差”活動。1982年,被評為市級衛生街。
1984年6月,建立北站一條街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由副區長兼任組長,下設辦公室,成立交通、市容、衛生三支執法隊伍,共有人員200人。採取專業隊伍整治與民眾監督相結合,日常管理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禁堵與疏導相結合,獎勵與處罰相結合的“四結合”管理辦法,使沿街商店做到招牌、櫥窗、店面“三新”。1985~1993年連續7次被評為市級文明一條街,1991年被評為上海市“十佳”文明街。

綜合治理

1987年,在全區率先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1991年1月,充實調整領導班子,組建有28個單位參加的北站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三防三治”,即:自防自治,地區範圍內企事單位依靠自己力量,搞好單位內部治安;群防群治,廣泛發動民眾,在里弄推行治安承包責任制,39個居委會建立7支治安隊伍,人員6185人,創建市區級安全小區10個;聯防聯治,把北站一條街400多家商店單位組織起來,以車站公安派出所為主,組織工糾隊與聯防隊2支防範隊伍。1990年,街道撥款3萬元,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獎勵基金會,設立“見義勇為”獎和“防矛盾激化一事一獎”。1992年,投資10萬元,開辦“新北綜合服務隊”,建立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勞動基地,安排刑釋、解教人員144人就業,占總數44%,1993年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率下降到2.14%。社會治安明顯好轉,1992年與1991年相比,各類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44.2%,其中大案下降51.4%,成為街道系統中刑事發案率最低地區。1991年及1992~1993年度連續兩次被評為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990年,街道建立聯合調解接待制度,每周五晚,由街道黨政領導帶領公安、法庭、司法、工商、房管、環衛部門負責人及區人民代表,到各居民委員會接待民眾來訪,專門調處疑難矛盾及糾紛,這一做法得到市綜合治理委員會領導充分肯定。1990~1992年,街道調處民事糾紛821起,調解成功率達98%,排摸糾紛苗子791起,調處疑難糾紛54起,防矛盾激化76起,防止惡性案件12起。1990~1992年,人民調解工作被評為市先進單位。

社區文化

1960年起,街道經常組織文娛愛好者,以評彈、越劇、說唱等形式,結合形勢,歌頌先進人物先進事跡。1987年,山西北路街道在塘沽路800號動遷兩戶居民,投資30萬元翻建1座324平方米的文化中心站,設施較為先進,被稱為“賓館的一隻角”。1988年,街道為豐富地區文化生活,讓出西華路35號辦事處禮堂,建百樂歌舞廳。1989年,投資100多萬元,新建河南北路369號1幢面積1262平方米,結構新穎的4層樓房——北站街道文化中心站。開展“江南絲竹”、“京劇茶座”、卡拉OK、少年視聽、桌球、電子遊戲等多種文娛活動。
1984年5月~1993年10月,共舉辦十屆文化藝術節,先後有321個單位參賽演出,35520人次觀看。其中:1992年5月9~23日第九屆藝術節,規模最大,有南洋襯衫廠、上海電子元件研究所、上海鐵路局機關、工商銀行靜安支行、第一中心國小、上海市聾啞學校、上海市業餘土木建築學院、居民委員會等60個單位,1030人參賽,分設京劇、地方戲曲、卡拉OK,幼兒歌舞等8個專場演出,4000人次觀看。1984年8月~1993年12月,先後舉辦“百樂京劇茶座”427期。《中國戲劇文學雜誌》第九期登載盛況,贊稱“北有草堂、南有百樂”。1991年7月,為紀念“百樂京劇茶座”300期,在百樂歌舞廳舉行為期兩個月的“百樂杯業餘京劇清唱大獎賽
”。來自12個區、縣的工廠、農村、部隊、機關、學校、里弄168名京劇業餘愛好者參賽,其中:年齡最大88歲、最小9歲,觀看人次達1.5萬人次。上海京劇院藝術家和著名演員李薔華、夏慧華等擔任輔導兼評審,市、區有關領導觀摩和頒獎。
1990年,街道文化中心站被評為市先進文化站。1992年,被評為特級文化站,圖書館被評為市文明圖書館。
2018年12月,由靜安區北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主辦,街道社聯會、社服中心承辦的社區嘉年華活動——“2018上海頤樂社區節暨北站街道社區公益夥伴風采展示”活動,在上海市靜安大悅城開幕。

文物古蹟

街道轄區擁有上海總商會、中國實業銀行倉庫、吳昌碩故居、公共租界會審公廨、四行倉庫、均益里、山西大戲院等30餘處、近50萬平方米清末民初時期建造的歷史建築,其中10餘處是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社區教育

1988~1989年,先後成立北站、山西北路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1992年,重建北站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由學校、工商企業、居委會分片成立4個分會,居委會和企事業單位建立89個領導小組。同年5月,舉辦小世界英語角、欣博成人業餘英語學校。建立6個德育、考察、實踐基地。有德育講師22人,業餘輔導員31人,英語小輔導員99人,向11所國小提供1.1萬元教育改革啟動基金,4萬元學生勞動競賽教育、實踐、文娛為一體的暑期系列活動經費。由街道牽頭召開社區教育理論研討會,在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居民中開展尊師重教活動。1992年,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被評為市尊師重教先進集體。

地理位置

總面積1.78平方公里,位於閘北區東南部,東起河南北路、羅浮路,西至南北高架路,南臨北蘇州路、光復路,北到鐵路。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政府北站街道辦事處(國慶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