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四聲杜鵑額暗灰沾棕,眼先淡灰色,頭頂至枕暗灰色,頭側灰色顯褐。後頸、背、腰、翅上
覆羽和次級、三級飛羽濃褐色。
初級飛羽淺黑褐色,內側具白色橫斑;翼緣白色,中央尾羽棕褐色,具寬闊的黑色近端斑,先端微具棕白色羽緣。沿羽乾及兩側具棕白色斑塊,
羽緣微具棕色。其餘尾羽褐色具黃白色橫斑;羽乾及兩側尾端和羽緣白色,沿羽乾斑塊較中央尾羽大而顯著。頦、喉、前頸和上胸淡灰色。胸和頸基兩側淺灰色,羽端濃褐色並具棕褐色斑點,形成不明顯的棕褐色半圓形胸環。下胸、兩脅和腹白色,具寬的黑褐色橫斑,橫斑間的間距也較大。下腹至尾下覆羽污白色,羽乾兩側具黑褐色斑塊。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100-146克,雌性90-138克,體長雄性312-335毫米,雌性300-330毫米;嘴峰雄性23-28毫米,雌性23-26毫米;翅雄性180-215毫米,雌性183-216毫米;尾雄性146-182毫米,雌性148-170毫米;
跗跖雄性18-29毫米,雌性19-26毫米。
棲身環境
四聲杜鵑棲息于山地森林和山麓平原地帶的森林中,尤以混交林、闊葉林和林緣疏林地帶活動較多。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地邊樹上。
生活習性
四聲杜鵑遊動性較大,無固定的居留地。性機警,受驚後迅速起飛。飛行速度較快,每次飛行距離也較遠,出沒於平原以至高山的大森林中,非常隱蔽,往往只聽到其從樹叢中發出的鳴叫聲而看不見鳥。鳴聲宏亮,四聲一度,每度反覆相隔2-3秒鐘,常從早到晚經久不息,尤以天亮時為甚。叫聲似“gue-gue-gue-guo”象漢語四個字音,故人們選過不少的四字語句來給此杜鵑命名。其鳴叫的高潮期直延至7月。主要以昆蟲為食,特別是毛蟲,這種食性在其他鳥類中很少見。尤其喜吃鱗翅目幼蟲,如松毛蟲,樹粉蝶幼蟲、蛾類等,兼有金龜蟲甲、虎蟲甲,有時也吃植物種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繁殖方式
四聲杜鵑的繁殖期為5-7月。自己不營巢,通常將卵產於大葦鶯、
灰喜鵲、
黑卷尾、黑喉石鵑等鳥巢中,由義親代孵代育。四聲杜鵑在中國是
夏候鳥。海南島為
留鳥。4-5月遷到繁殖地,8-9月開始離開繁殖地往越冬地遷徙。
四聲杜鵑4月份在華南及長江流域可聽知它的到達;5-6月為產卵期,卵寄孵於雀形目鳥類巢中,其寄主中國已記錄有
大葦鶯、灰喜鵲、黑卷尾等。在香港、澳門一帶,四聲杜鵑以黑卷尾作寄主,四聲杜鵑輸卵是淡粉紅色而接近白色,鈍端有銹紅色雲狀斑,大小與大杜鵑卵相仿。在長江流域灰喜鵲是這種杜鵑的常見寄主,常見灰喜鵲的幼雛被這種杜鵑的幼雛排擠出而摔死的情況。至於寄主對四聲杜鵑置入的卵並不是一一接受的,在澳門附近一林中常見樹下地面被黑卷尾推出巢外而摔碎的、新鮮杜鵑卵,亦曾見黑卷尾群起衝擊飛來之四聲杜鵑。
四聲杜鵑大都在9月末、10月初離開中國大陸,偶有遲至11月初的。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四聲杜鵑印尼亞種 | Cuculus micropterus concretus | S. Müller, 1845 |
---|
2 | | Cucul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 | Gould, 1838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