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樓(江蘇省興化市四牌樓)

四牌樓(江蘇省興化市四牌樓)

興化四牌樓在明代稱做“四攢坊”,清代以後叫四牌樓。關於它的建成時間,興化所有的 方誌中都沒有確切的記載。現存最早的興化地方志為胡志,成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 通篇無四攢坊或四牌樓的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牌樓
  • 別名:四攢坊
  • 地點興化
  • 時間:明朝萬曆十九年
歷史,慘遭毀壞,位置變遷,四牌樓的版額,現代復原,博物館,

歷史

最早以文字記載的是成於明朝萬曆十九年(1591)的歐志,記為:“太平橋有四攢坊,曰國朝省閣,曰淮海人文,曰極品封君,曰狀元宰相。”此後,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張志鹹豐元年(1851)的梁志及1943年的李志都分別作有記述。由 此可以推斷,興化四牌樓建於明代嘉靖三十八年後、萬曆十九年以前,即1559年至1591年約 30年間。如果我們再從最初出現的“狀元宰相”和“極品封君”兩塊匾額來分析,四牌樓的 建成時間又當在李春芳升任首輔、李鏜被蔭封少師之後,那么,最早也只能是明代隆慶二年(1568)。如其再早,李春芳雖已入閣,但不能稱“宰相”,只能與高谷同入“國朝省閣”, 李鏜也封不了少師,稱不上“極品”。因此,可以認為,興化四牌樓的建成時間應當在1568 年至1591年約20年間,距今約有430年。

慘遭毀壞

430年間,四牌樓曾兩次被毀。第一次被毀事載於梁志,云:嘉慶元年為公元1796年, 毀前只有過一次修理記錄,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縣張可立重修,至被毀已相隔112年 。一百多年來,尤其是乾隆一朝,大興文字獄,興化連出兩起大案,誰還膽敢倡修這前明的遺物﹖於是年久失修,就這么自然圮廢了,所幸僅隔二年也就重複舊觀。第二次被毀是距離 第一次被毀170年的1966年,“文化革命”破“四舊”,立“四新”,四牌樓在劫難逃。那 時它身負兩重罪名;一是“封資修”的黑貨,屬於應被掃蕩之列的“四舊”;二是它曾是屠 殺革命先烈的刑場,懸掛過革命烈士的頭顱?經查,這一條罪名無憑無據 。於是兩罪並罰, 主體建築被拆除,大部分匾額被肢解,那砸不爛的幾根石柱至今仍深埋在小南門補鍋塘的舊 河沿下。自24年後,直至1990年,興化人民政府順應民意,全市人民積極捐資,四牌樓才得 以重見天日。
興化四牌樓興化四牌樓

位置變遷

關於四牌樓的位置,歐志記為“太平橋”,即縣橋,1958年廢圮,張志記為“縣前”,梁志記為“縣橋北”,其實都指同一位置,即舊縣衙以南與舊城內東西大橋交叉點的正中央,四柱四門,四向皆通。它與北去的舊縣衙、曼園、柳園海子池、拱極台,南去的縣橋、益 恭坊、中正門、小南門成一軸直線。東去可達八字橋,西去直通西城樓,成為舊城中心的標 志性建築。1990年恢復重建時,考慮到舊城改造等諸因素,略作挪動,建原址之東北,與博物館渾然成一體。
興化四牌樓興化四牌樓

四牌樓的版額

四牌樓的匾額,1943年的李志記有47塊,1966年拆毀前正應其數。根據記載,累計應為49 塊。除我們今天所見的47塊外,尚有明代初建時懸掛的“國朝省閣”和“淮海人文”。這兩 兩塊匾額在康熙二十三年重修時仍然存在,根據推測,嘉慶三年(1853)重建時被撤。“國朝 ”一詞,意同“當朝”,“國朝省閣”本為明代“國朝”閣相高谷等人專立。進入清代,“ 國朝”一詞已不合時宜,於是換成了“省閣名公”。“淮海人文”泛指興化有史以來的歷代 名望英傑,它與四牌樓其它匾額都明確為誰人專立而不諧,因而將其撤去應該說是很有見地 的。
47塊匾額旌章興化籍歷史人物75人81人次,上自南宋?開科第一 ,下迄民初?仁壽之徵 , 跨越五個朝代。但立匾的時間卻不以歷史先後為順序。根據記載,明代初建時只有4塊,後 加“東海賢人”和“中原才子”不過6塊,基本上都是為當時?明代 的人物所立。康熙二十 三年以後才逐步增加,出現了宋元時期人物的匾額。嘉慶三年才形成“上下四旁皆立匾,可以覘文物之華焉”。47塊匾額,絕大多數為地方官府或士紳名流發起公立。其中御賜之“性靜情逸”以及民初大總統徐世昌特頒之“仁壽之徵”也只是地方上複製或仿製。因而,家大 勢大者盡點上風,一些在歷史上很有地位的如成元竹、胡獻、陸西星、宗元鼎禹之鼎等卻 無人問津,更不要說張士誠施耐庵之輩了。至於武士、閨閣、藝匠、方外本受歧視,當然 一概摒之。因此,四牌樓的匾額可以反映興化部分歷史,但不能以偏概全。
舊匾的題字書家,除“詩畫名家”為鄭板橋所題、“性靜情逸”摹鹹豐御書外,其餘皆不 詳。舊時習俗,書家為專人立匾題書時,從不署書家名號,這既是表示書家的謙遜,更是為 了避免喧賓奪主,相沿成俗。今日重建之四牌樓,47塊匾額,除1塊舊匾、6塊仿舊外,其餘 40塊分別由我國當代40位大書法家題書,使興化四牌樓不僅成為歷史文物,而且成了當代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

現代復原

上世紀80年代,興化市重修四牌樓,基本按原貌建設,占地面積比歷史上擴大了近一倍,也從民間收集到樓中原匾7塊,但原來的字跡均已模糊得無法辨認,所幸的是最具象徵意義的樓頂部的“五嶽朝天”仍然是舊時的飾物。

博物館

興化博物館的高春麗曾為10萬名參觀者講解過四牌樓,她說,原來這樣的建築全國有兩座,但重建的僅此一座,其建築風格和陳列特色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