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六崗

四水六崗

四水六崗是一個地理名詞,“四水”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六崗”指擦瓦崗、芒康崗、麻則崗、木雅繞崗、色莫崗、澤貢崗,“四水六崗”是古代藏文典籍中對康巴藏族地區的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水六崗
  • 性質:地理名詞
  • 四水: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
  • 六崗:擦瓦崗、芒康崗、麻則崗等
“四水六崗”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四川藏區、雲南藏區、青海玉樹藏區和西藏昌都地區。西藏和平解放後,盤踞在這一地區的“藏獨”分子於1958年糾集3000人,成立了“四水六崗衛教軍”,發動武裝叛亂。
1958年6月16日,恩珠-貢布扎西等在山南地區的竹古塘,正式宣布“四水六崗衛教志願軍”成立,並設司令部於此。衛教軍的軍旗底色為黃,代表黃教之意;上繪雙刀交叉,一把上繪火焰圈的,表示神力,代表雪域一神的紅與黑護法神,一把刀未繪火焰圈的,代表民間的武裝力量;刀的上方中央,繪一個太陽,象徵法王達賴喇嘛的領導;旗幟四角繪四個鬼頭,表示要降伏一切鬼魔。由二十二人組成軍事委員會,其中恩珠-貢布扎西任衛教軍總司令,加馬倉-桑丕任第一副總司令,加圭倉-朗傑多吉任第二副總司令,哈吉上佐任總參謀長,津巴加措任安多人首領,洛桑扎西任前敵參謀,江潘群則任政治工作總長,安殊喇嘛及直貢-索朗巴卓任後方勤務總長。四水六崗衛教志願軍總部中,有各縣區代表一百多人,組成政略與戰略的智囊團。首次集中的自備槍馬的戰士約共八百多人,按以本鄉本土為單位,編制為十八個馬吉,每個馬吉的人員多少,沒有固定限制。十八個馬吉分為左右兩翼,右翼指揮官是同為康區理塘人的拉珠-阿旺,左翼總指揮為恰成人雍沛次成。以後在竹古塘陸續集中有約一千五百餘人。
1959年3月,叛亂武裝被人民解放軍剿滅,殘部隨達賴喇嘛逃往印度。上世紀60年代初,達賴的二哥嘉樂頓珠、四水六崗叛軍前司令貢布扎西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推動下,決定在離西藏最近的尼泊爾北部山區木斯塘地區重建反攻西藏的四水六崗衛教軍。中情局向其提供武器、裝備、經費、教官,並參與指揮。這些叛軍中有數百人曾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島和美國科羅拉多州接受中情局的秘密訓練。
1973年底,尼泊爾政府向叛軍下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必須在1個月內投降。為了讓叛軍能理解,政府將最後通牒翻譯成藏文,在木斯塘縣四處張貼,後來又將時限後延了15天。但一直沒有叛軍投降的訊息。1973年底,比蘭德拉國王下令展開軍事行動。鑒於木斯塘四水六崗叛軍一直得到美國的支持,擁有數千名裝備先進的精銳士兵,所以尼泊爾政府極為重視。國防部下令駐紮在博克拉市的第三旅出動約3500名士兵,另外動用了2000多名警察。不過尼軍將領仍然沒有什麼信心打勝仗,因為尼軍一般都在平原地區活動,幾乎沒有山地作戰經驗,而四水六崗叛軍則善於山地作戰。1974年初,比蘭德拉國王接見了從四水六崗叛軍中分裂出來,並已率部投降的前叛軍司令巴巴益西和他的侄子,要求他的部隊提供幫助,條件是打完仗後給他的手下土地、安家費,所有人還可以得到尼泊爾國籍。巴巴益西同意出300名士兵幫助政府軍展開清剿。
出於人道考慮,尼泊爾政府將所有投降或俘獲的叛軍及其家屬進行了安置。政府在4個縣市設立了4個定居點,共有700餘家、2000餘人分配到土地。2005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決定將5000餘名在尼藏人送往美國“重新安置”,優先考慮的就是旺堆的部下,因為尼泊爾政府沒有給他們發放身份證。但尼泊爾政府已經重申支持中方立場,不允許這些人前往美國,防止他們成為美國反華的新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