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解讀

四書解讀

《中華文化經典導讀叢書:四書解讀》由於建福主編,從教育哲學視角,鉤玄提要,深入淺出,博採眾長,自成體系。身為龍的傳人,理應潛心研讀《四書》,從中感悟聖賢人格,領悟先哲教誨,秉持君子之守,涵養浩然之氣,啟迪人生睿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書解讀
  • 作者:於建福 黃濟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1日
  • 頁數:406 頁
  • 定價:48.00
  • 開本:16 開
  • ISBN:7549909466, 9787549909469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江蘇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經典導讀叢書:四書解讀》不因“禮崩樂壞”而編,亦不求“通篇背下、慢慢反芻”,只求成為一中國人景仰、學習中國文化的必備讀本,隨手翻翻,時時記誦,畢竟這些是傳統文化中極優秀的章節篇目。無所謂教材已選,無所謂市面常見。

圖書目錄

導論
《論語》解讀
引言:《論語》——修己安人之聖教
一、性近習遠學而不厭
性相近習相遠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學而知之
好古敏以求之
學而時習之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無益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入太廟每事問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
學無常師
不好學之六蔽
何莫學夫詩
不學詩猶正牆面而立
誦詩授政達而專對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何可謂好學
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
知之好之而樂之
人歌而善必反之和之
加我數年
下學而上達
二、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有教無類
自行柬惰未嘗無誨
難與言童子見
誨人不倦
為之不厭
子以四教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述而不作
吾無隱無行而不與
鯉無異聞詩禮傳家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三、力不同科 因材施教
力不同科射不主皮
苗而不秀秀而不實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
求退故進之由兼人故退之
區以別矣有始有卒
聽其言而觀其行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少戒色壯戒斗老戒得
已升堂未入於室
四科之材
四、憤啟悱發循循善誘
憤啟悱發舉一反三
言之三愆:躁隱瞽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循循然善誘人
告諸往而知來者
起予者商也
聞一以知十
退而足以發
無所不說非助我者
多問“如之何”
止乃吾止進乃吾往
當仁不讓於師
後生可畏
五、見賢思齊從善改過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修德講學徙義改過
改之為貴
聞過則幸
見其過而內自訟
過而不改是謂過
過則勿憚改
更過則人皆仰之
小人之過也必文
不遷怒不貳過
吾日三省吾身
志道據德依仁遊藝
絕四之弊:意必固我
誨女知之
道聽塗說德之棄也
崇德修慝辨惑
六、修己安人君子人格
君子學以致其道
君子博文約禮
君子有九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質而文
君子有三變
君子貞而不諒
克己復禮為仁
行五者於天下為仁
剛毅木訥近仁
修己以安人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君子喻於義
君子謀道不謀食
士志於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殺身以成仁
匹夫不可奪志
守死善道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巧言令色鮮矣仁
人而不仁如禮樂何
君子道者三
子罕言利
仁者先難後獲
君子懷德
君子不器
何可以為成人
七、為政以德有恥且格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為政以德
君子之德風
政者正也
政者不欲則無竊
其身正不令而行
正其身則正人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先之勞之而無倦
君子之道四:恭敬惠義
尊五美屏四惡
孝悌施於有政
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勝殘去殺
有恥且格
居上必寬為禮必敬
以禮讓為國
君禮臣忠
舉直錯諸枉
赦小過舉賢才
知人舉才遠不仁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名不正則言不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富之教之
民無信不立
安之信之懷之
修文德以來之
八、一以貫之尚中貴和
中庸為至德
不得中行必也狂狷
允執其中
過猶不及
叩其兩端而竭焉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吾道一以貫之
非多學而識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海之內皆兄弟
禮之用和為貴
和而不同
勿欺而犯
可與立未可與權
無逋無莫義之與比
鄉原德之賊
唯仁者能好人惡人
鄉人之善者好之
眾好之必察
學《易》可無大過
言寡尤行寡悔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哭之慟
欲速則不達
大德不踰閑
盡美又盡善
從心所欲不逾矩
吾與點也
……
《孟子》解讀
《大學》解讀
《中庸》解讀
後記

作者簡介

於建福,1961年12月生於山東萊西。1987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並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87—1989年任教於拉薩市師範學校;1992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並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2年至1993年任教於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199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並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今任教於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曾發表《論中國傳統教育哲學更新轉換中的幾個問題》、《從傳統中和哲學到當代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教育哲學探討》、《教育的繼承、借鑑與創新》等論文多篇,合著、專著或主編《中國傳統教育哲學》、《中國教育傳統與教育現代化基本問題研究》、《教育:民族復興的基業》、《素質教育》、《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等著作多部。參與完成“七五”、“八五”省級科研規劃課題3項並分獲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先後參與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和“十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研究,主持一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