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區簡介,地理概況,歷史沿革,區位交通,轄區簡介,現任領導,經濟發展,經濟概況,工業情況,招商情況,城區建設,對外開放,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旅遊資源,
四方區簡介
四方區始建於1951年,系沿用原
四方村之名。1897年德國占領時期上述區域又分別劃歸四滄區、
浮山區、
李村區管轄。1949年6月12日青島解放時,建立青島市浮山區人民政府,1949年12月浮山區人民政府改稱浮山區人民政府,1951年7月青島市人民政府撤消浮山區,建立四方區。
1994年6月青島市進行區劃調整後,四方區面積由22.4平方公里,增加到34.55平方公里。全區現轄13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湖島、興隆路、平安路、杭州路、瑞昌路、嘉興路、阜新路、鞍山路、海倫路、水清溝、開平路、洛陽路、河西13個街道辦事處,共設有243個居(家)委會。其中家委會148個,居委會95個。
1998年總人口數34.72萬人。出生率為5.84‰,死亡率為6.44‰,自然增長率為-0.6‰,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5年出現負增長。
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常住人口46.25萬人。
地理概況
地質
四方區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以
斷裂構造為主。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出露廣泛。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
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
嶗山式花崗岩為主。
地勢
地勢起伏不平,東高西低,南北趨向平緩,西部臨海,海岸線長5.83公里。區內有壇頂山、
雙山、孤山、大山、水清溝東山、水清溝東南山、嘉定山、北嶺山等8個山頭,皆為南北走向。 最高峰是
北嶺山,海拔116.32米;其次是嘉定山,海拔110.4米。
氣候
本區屬
溫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3℃,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25℃,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3℃。
潮流
膠洲灣四方海岸線一帶的潮流屬於規則半日潮流,運動形式以往複流為主,最大潮流方向平行於海岸。漲潮流速大於落潮流速,平均漲潮流速為72cm/s,平均落潮流速為60cm/s。
水資源
區內有
水清溝河、杭州路河、鄭州路河、小村莊河、
海泊河、
李村河和張村河等9條河流,區內河道總流程42公里,均為季節性河流。其中張村河、李村河、海泊河為主要河流,均流入
膠州灣。區內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嶗山水庫;市區井群、
大沽河、
棘洪灘水庫等
土壤
主要有3種土類,棕壤,潮土和鹽土。棕壤主要分布在原東部村莊,潮土和鹽土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岸。
自然資源
土地總面積3458.46公頃,其中居住用地630.21公頃,工業用地874.88公頃。西海岸灘有較豐富的貝類海產。東部山丘與北嶺山、嘉定山等有自然林與人造林。
歷史沿革
四方區建於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600多年前,四方地區隸屬萊州府即墨縣管轄。相傳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即有雲南等地移民陸續遷徙來此定居,逐漸形成了錯埠嶺、洪山坡、徐家坡、徐家村、吳家村、湖島村、小村莊、四方村等村落,歷代均屬即墨縣管轄。
1897年11月前屬即墨縣,德國侵占青島後,先後為德、日占膠澳租借地。1922年北洋軍閥政府收回青島主權後,屬青島轄區。後與原
滄口區合併為四滄區。1935年5月,首次單獨設立四方區;同年9月,四方、滄口兩區再次合併為四滄區。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仍設四滄區。1951年8月正式設立四方區。1954年7月錯埠嶺劃歸四方區;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四方區面積由22.48平方公里增加至34.55平方公里。
1994年區劃調整前,全區轄有阜新路、錯埠嶺、吳家村、鞍山路、小白幹路、嘉興路、瑞昌路、杭州路、平安路、興隆路、湖島11個街道辦事處。
區劃調整後,共有阜新路、鞍山路、小白幹路、嘉興路、瑞昌路、杭州路、平安路、興隆路、湖島、水清溝、洛陽路、雙山、河西、鄭州路、開平路、鹽灘16個街道辦事處。
後經區政府採取合署辦公形式,對16個街道辦事處多次進行過內部調整:1994年7月,調整為15個,其中鹽灘與開平路合署為開平路街道辦事處;1995年12月,調整為14個,其中雙山與河西合署為河西街道辦事處;1997年4月,調整為13個,其中鄭州路與洛陽路合署為洛陽路街道辦事處;1998年4月,小白幹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海倫路街道辦事處;1999年,又調整為12個,其中湖島與興隆路合署為興隆路街道辦事處;2001年4月,調整為7個,其中平安路與興隆路合署為興隆路街道辦事處,杭州路與嘉興路合署為嘉興路街道辦事處,瑞昌路與海倫路合署為海倫路街道辦事處,鞍山路與阜新路合署為阜新路街道辦事處,開平路與洛陽路合署為洛陽路街道辦事處。
至2002年底,全區共轄阜新路、海倫路、嘉興路、興隆路、
水清溝、洛陽路、河西等7個街道辦事處,117個社區居委會。
2004年結合第八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將117個社區調整為91個社區。至2007年8月,區內社區居委會達92個。
2012年12月2日,國務院作出《關於同意山東省調整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省政府發出《關於調整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決定對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按照國務院的批覆,撤銷青島市市北區、四方區,組建新的市北區,以原市北區、四方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市北區的行政區域。市北區人民政府駐敦化路街道延吉路80號。
至此,四方區成為歷史,青島再無四方。
區位交通
由老城區、新經濟區和西海岸經濟開發帶三部分組成交通樞紐區、加工工業區、民俗民情旅遊區,在全市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區內交通發達,是公路、鐵路、航空、海港的門戶和必經之地,距海港 2 公里,距機場10公里,鐵路縱貫全區,區內的四方火車站和沙嶺莊火車站兩處客貨混合三等中間站――
青島長途汽車站(四方總站)坐落於區內,年旅客送量 180萬人次/年。
區內現有道路128條,道路長度為106.69公里,道路面積1.96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為5.66%。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四方區適時提出了東西抓開發,老區抓改造,“兩翼齊飛,優勢互補”的總體思路和“三產興區”方針,東部新經濟區毗鄰老市區和高科園雙向經濟輻射的特殊地理位置,設有工業園一處,占地28.67公頃;西部的西海岸工業園,占地20.1公頃,該園南靠
青島港八號碼頭、瑞昌路跨鐵路立交橋以
膠州灣跨海大橋,西鄰膠州灣高速公路和正在籌建中的西海岸貨櫃碼頭,北靠青島鐵路貨場和沙嶺莊火車站,同時還毗鄰四方區湖島保稅庫,可發展鄰海加工、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飲料工業、商業等。按照規劃,四方區今後的發展將立足乾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和交通優勢,重點最佳化完善區域功能和產配置,逐步形成中部第三產業發達,東部新興工業商業集聚繁榮,西部港口,倉儲、臨港工業發達,三大區域全力並進的發展格局,成為極具投資價值的區域,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越、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區。
轄區簡介
阜新路街道
阜新路街道位於四方區西南部,轄區面積1.93平方公里,轄16個社區居委會居民28862戶,人口81041人,街道辦事處地址在鞍山一路33號。2006年,街道共引進市外內資1500萬元,其中引進金曉投資有限公司1000萬元;引進潔神洗滌技改項目600萬元;協調海至達船務公司追加投資500萬元;引進外資380萬美元;完成區級財政收入2565.82萬元,增長14.7%。轄區工業園確立了大規劃,大公司,科技化的整體建設思路,共入住企業21家,註冊資金9056萬元;園內維峰纖維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引進外資3700萬元,投資達到5000萬元。通過“讀書節”、“鄰居節”、“市民活動月”等活動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建設;舉辦的“迎新春,奔小康”社區居民蒸饅頭大賽,有50多個家庭參加比賽,做出百餘種作品,青島各大新聞媒體都對此次活動予以報導;舉辦“手拉手、心連心,新老市民同樂會”等系列活動,打造了“鄰里之家”活動品牌,中央電視台進行了報導。妥善解決了山路高架橋拆遷、撫順路19號甲變電站改造,溫州兩側改造、山東路182號地下通道等難點問題,保證了市重點工程的順利進行。“平安街道”創建工作取得實效,通過“情系未來,健康相伴”海慈健康直通車進校園、“四個遠離”等活動,打造了“情系未來”工作品牌,保證了轄區社會穩定。
黨工委書記麻興仁,辦事處主任張臨娟。
嘉興路街道
嘉興路街道位於四方區南部,面積2.26平方公里,轄17個社區居委會,居民32787戶,人口84949人,街道辦事處地址在嘉興路32號。2006年,街道引進項目4個,引進資金2544萬元;不斷完善工業園建設,成功引進青島和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5家高附加值企業;改善投資環境,對青島市燈具市場等5家專業市場進行了整治,保證了24萬餘元的稅收足額入庫;走訪轄區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投資40餘萬元對6個社區10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進行了改(擴)建,配備了微機、電視等設施,推進和諧社區創建向縱深發展。鞏固省級“平安示範街道”成果,推出“警企校民聯動防控”機制,形成由線到點、由點到面、點面結合的巡訪網路、防控體系,獲得山東省“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推廣四機社區十五年“零發案”的經驗,開展“零案社區”創建活動,13個社區實現了零發案,《文匯報》、《齊魯晚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全年拆除違章建築30000平方米,硬化道路、綠化場地60000平方米,完成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10000餘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市、區重點項目拆遷改造戶的搬遷工作,確保了市、區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了“為民服務代理點”,對居民民眾需要辦理的有關事項實行服務代理,有效解決居民實際困難,中央電視台、《青島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開展“奉獻愛心,扶貧幫困”救助行動,成立“陽光救助站”和“愛心捐助接收站”,對1戶失大火的家庭和20餘戶弱勢群體及困難家庭進行了救助;新辦特困戶27戶、最低生活保障2902人,救助困難民眾28戶、發放救助款460萬元,辦理困難家庭慈善醫療救助270戶;辦理殘疾人補貼612戶,安置就業或自謀職業44人;繼“愛心敲門”被評為市志願者優秀服務品牌後,又推出“求助門鈴”活動,首批為管區內22名孤寡老人安裝了求助門鈴。
黨工委書記郭文,辦事處主任王明世。
興隆路街道
興隆路街道位於四方區西南部,面積8.97平方公里,轄14個社區居委會,居民24307戶,人口57690人,辦事處地址在興隆路47號。2006年,引進市內資金3050萬元,市區外資金4100萬元,外資246萬美元;美青工業園新入園企業達5家,實現稅收895.5萬元,投入比和產出比顯著增加,分別達524.12萬元/萬平方米和124.50萬元/萬平方米。加大對各社區的資金投入,加強和諧社區的建設,已有5個社區爭創了市級和諧社區,6個社區爭創了區級和諧社區;推廣了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零家庭暴力示範社區”-永樂社區的成功經驗,“家事不用暴力”已成為各社區反家庭暴力的品牌。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拆除違章建築1.3萬平方米左右,對8處居民樓院實施了綜合整治,完成4600戶居民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街道建立了各類民眾文藝隊伍75支,組織開展“鄰居節”、“文化藝術節”、“百姓論壇”、“市民月”等活動,豐富了轄區居民文化生活。
黨工委書記張平,辦事處主任龐明剛。
海倫路街道
海倫路街道位於四方區東南部,面積2.84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居委會,居民25627戶,人口68503人,辦事處地址在海倫路68號。2006年,引進內資20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60萬美元。注重招商質量,引進的南京大旺食品有限公司、青島泓林電子公司新增稅收500餘萬元。街道2個工業園區共入駐企業36家,其中年內新引進入園企業6戶,園區註冊資金3800萬元,上繳稅收300餘萬元,工業園建設全年考核名列全區第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快,街道連續兩年被四方區推薦為青島市發展民營企業先進單位。再就業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績,勞動保障中心被評為市城鄉統籌就業先進集體。各社區開展“鄰居節”活動30多場次,參與人數6千多人次;海倫、海寧、海順社區分別舉辦了3場“社區百姓論壇”,讓百姓參政議政,受到了居民民眾的好評和新聞媒體的關注;在海倫廣場舉辦了“知榮辱,促和諧,共建溫馨家園——暑期青少年社區體驗行動”;社區湧現出了拾金不昧的好司機徐雪林,見義勇為的好市民孫文科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海倫家園 溫馨無限”被評為四方區服務品牌;街道代表市、區先後迎接了全國科普示範區檢查驗收、創建全國社區紅十字服務示範區檢查、創建全國學習型家庭示範城市現場會、中殘聯盲人定向行走現場觀摩會、全國社區志願者集中行動日現場會;街道團工委、海倫社區與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共同建立了“心靈綠洲?情系未來”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年內,市長夏耕來街道考察了社區衛生工作和供暖情況,西藏日喀則市、深圳寶安區等10多個兄弟市、區分別來街道考察社區建設工作。2006年,街道獲得全國社區服務示範街道、全國平安家庭示範區、全省工會工作先進街道、青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優秀單位、青島市社區教育示範街道、青島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服務基層文化先進集體、青島市創建“平安家庭”活動先進協調單位等榮譽稱號。
黨工委書記劉作山,辦事處主任朱世偉。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位於四方區東部,轄7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81平方公里,居民4412戶,人口11530人,流動人口31803人,辦事處地址在台柳路291號。2006年,實際利用市內資金指標2000萬元,利用市外資金68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96.6萬美元。儲備項目21個,預計投資39200萬元。引進的聯邦快遞青島分公司和錦湖汽車租賃青島有限公司這2個世界五百強項目,在一年內相繼建成運營;汽車貿易大道建設進入收益成長期,2006年實現稅收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有6家企業進入轄區重點納稅企業前20位,多數企業已進入高速成長期。黎馬敦包裝有限公司擴建項目擴建用地的出讓手續已辦理完成,土地預審、規劃選址、規劃設計手續辦理完畢,場地清理和場地圍擋套建以及該地塊的地質勘探也已結束,12月底開工建設。大山(澳其敦)國際寵物市場項目的流浪寵物收容中心和一期網點的主體建設基本完成,招商已達100餘家,12月底前開始試營業。全面推進社區計畫生育信息化建設,街道轄7個社區在全區率先實現了區、街、居計生三級聯網,8月份全區計畫生育信息化建設觀摩會在大山社區召開。改善轄區環境,全年共拆除違法建築55000餘平方米。街道成立了公益性崗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組織、安排公益性崗位工作,加強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並在大山社區開展了4045人員管理試點工作;青島市第一家社區勞動就業培訓基地——青島市四方區就業訓練中心河西培訓基地在華清社區成立,為轄區失業、待業居民提供了掌握勞動技能、儘快走上勞動崗位的培訓機會。2006年,街道獲得青島市計畫生育先進集體、青島市“十五”殘疾人工作先進街道、青島市先進街道婦聯組織等榮譽稱號。
黨工委書記邵新華,辦事處主任李華亮。
洛陽路街道
洛陽路街道位於四方區最北端,面積7.29平方公里,轄13個社區居委會,居民20771戶,人口75331人,辦事處地址在商水路16號。2006年,實際利用市內內資16831萬元,利用市外內資13449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30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完成7830萬元。年內引進了青島泰能集團、泰能天然氣有限公司、青島泰能科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科大方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等4個內資項目,引進資金29070萬元,科大方泰項目和泰能科技實業項目已開工生產。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利群海琴購物廣場作為市區重點工程引進後,於11月5日建成開業,對區街稅收、就業和消費起到了拉動作用。重點做好科大、前哨科技園的協調服務工作,科大科技園已完成一期啟動地塊東孵化區的規劃設計和專家評審,西孵化區正在進行資源的整合;前哨科技園3000平方米新廠房200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部分舊廠房進行了調整改造,已進入招商階段。海琴社區已創建省級和諧社區,新園等6個社區正在創建市級和諧社區;在13個社區中建立了“雙擁”工作站,開展了創建“綠色消費”社區活動,全部建立了“綠色消費”檔案。全面推進轄區低保工作,全年共為637戶家庭審辦特困救濟金,發放救濟金252萬餘元;為9戶家庭辦理了大病救助,為239戶252人發放了教育獎金。穩步推進社區老齡工作,已有45名老年人、9名護理員開展了居家養老工作。發展轄區慈善事業,全年籌集各類捐款18萬餘元,捐贈冬衣冬被1100袋、4000多件。2006年,街道獲得全國社區服務示範街道、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山東省先進基層黨校、山東省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先進單位、青島市“平安青島”建設先進集體、青島市“創城”工作優秀單位、青島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單位、青島市社區教育示範街道、青島市文化先進街道、青島市先進基層黨校、青島市先進黨員活動室、青島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青島市“十五”殘疾人工作先進街道等榮譽稱號。
黨工委書記趙六國,辦事處主任趙六國。
水清溝街道
水清溝街道位於四方區中部,轄13個社區居委會,面積5.51平方公里,居民25700戶,人口55221人,辦事處地址在永豐路8號。2006年,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稅源建設、工業園建設。完成招商引資8985萬元,其中市外資金6205萬元,區外市內資金2780萬元;利用外資120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完成財政收入2794萬元。完成了青島天豐造紙有限公司、青島鴻金城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異地納稅糾正工作,增加了區級財政收入。推動都市工業園走精品化之路,金海製藥工業園入園企業達到16家,註冊資金5820萬元,年內完成稅收205.56萬元。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青島葡萄酒廠改造完畢,“青島葡萄酒”上市銷售。全面完成了6處社區文化中心的改擴建任務,改擴建後的辦公活動用房和服務設施面積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在13個社區建立了“兩中心一協會”的社區工作模式,成立了為民服務代理站,推行了為民服務代理制,建立了互助養老、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相結合養老服務模式。集中清理衛生死角25處,清運各種垃圾620餘噸;完成了40個樓院和20條小街小巷的整治,面積達12萬平方米;清理違法建築2.3萬平方米;完成了1760戶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實施樓長、信息員、調解員、法制宣傳員的“一長三員”糾紛負責制,在社區設立了民情室,落實了社區信訪代理、陽光辦信等制度,暢通了社情民意訴求渠道,各類矛盾糾紛實現了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調處率和調處成功率分別達到100%和98%以上,沒有發生民轉刑案件。集中開展了學校、建築工地、廢品收購點及周邊治安秩序等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平安社區”、“平安學校”等的創建活動,精心打造“情系未來”工作品牌,開展了青少年遠離毒品、遠離網咖、遠離賭場、遠離犯罪“四個遠離”活動,深化了“情系未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程”。在社區成立了“回歸綠洲幫扶中心”和“回歸綠洲-實習基地”,積極探索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一體化工作新機制。2006年,街道獲得全國優秀全民健身活動站、全省殘疾人工作先進街道、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第四屆“四進四出”社區文藝展演(銅獎)、青島市先進基層黨校、青島市“四五”普法先進集體、青島市爭創“平安信訪杯”先進單位、青島市愛國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城市住戶調查先進單位、青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優秀單位”。
黨工委書記王春生,辦事處主任朱元慶。
現任領導
張傑區長
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負責監察、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審計等方面工作。分管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審計局。
高健副區長
負責協助區長處理區政府日常工作。負責發展改革、重大項目協調、城市規劃建設、人民防空、政府法制、國有資產監管、房產管理、信訪等方面的工作;協助區長負責監察、財政、審計工作。分管區發改局(區物價局)、區開發局、區法制辦、區人防辦、區房管處、區規劃編制中心、區城市發展公司、濱海房地產開發公司、四方房地產開發公司、東昊房地產開發公司、新都心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海爾智慧型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協助區長分管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聯繫規劃四方分局、國土四方分局。
焦明偉
負責區政府機關、科技、安全生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防震減災、電子政務、政務公開等方面的工作;協助區長負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分管區政府辦、區科技局、區安監局、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區應急辦、區地震局、橡膠谷(科大都市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工業設計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建築創意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生物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協助區長分管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協管區濱海新區指揮部辦公室。聯繫區電子政務辦公室、區編委辦、駐區科研院所。
蔡全記
負責服務業發展、商貿流通、信息產業、對外開放、外經外貿、統計、招商、對口支援、經濟合作、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走私等方面的工作;協助負責信訪工作;協調公安、交警、消防、邊防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區服務業發展局、區經信局、區司法局、區商務局、區統計局、區招商局、區市場中心、海雲庵開發建設公司、汽車貿易服務園管委會辦公室、現代物流商務園管委會辦公室、青島現代紡織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聯繫區綜治辦、區信訪局、公安四方分局、工商四方分局、四方交警大隊、四方消防大隊、四方邊防大隊、四方菸草專賣局、駐區金融機構。
孫 震
負責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管執法、拆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區城市管理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愛衛辦、區征管辦、區拆遷服務中心、市政總公司、園林總公司、環衛總公司、區重點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聯繫環保四方分局、電業部門。
張丹丹
負責教育、體育、文化、新聞出版、文物、節慶、會展、旅遊、民族、宗教、對台、僑務、檔案、保密等方面工作。分管區教體局、區文化新聞出版局、區旅遊局、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區台辦、區民族宗教事務局。聯繫區保密辦、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科協、各民主黨派、區老幹部局、區檔案局、區工商聯、駐區高校。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2011年生產總值突破192億元,是2007年的1.6倍;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7億元,是2007年的5.6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億元、三產增加值115億元,較2007年分別翻了一番。財政格局實現了由“吃飯型”向“建設型”的歷史性轉變,2011年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69億元,區級財政收入10.97億元,較2007年分別翻了一番。
工業情況
園區建設全面推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依託轄區科研院所推進十大產業園區建設,為轉型發展搭建起有效載體。“橡膠谷”建設上升為市級戰略,引進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一批研發機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及其分支機構相繼入駐,國際橡膠交易中心(一期)建成運營,中化國際等一批知名橡膠企業落戶園區;建築創意產業園引進青島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多家規劃設計機構,青島地理信息大廈、中景設計創意中心建成啟用,工業設計產業園等園區順利推進。紮實推進企業搬遷,36家企業列入全市搬遷計畫,15家企業已完成搬遷,為轉型發展騰出新的空間。穩步實施企業改制,累計完成區屬企業改制12家。加快企業上市步伐,3家企業列入市重點上市企業名錄。加強節能減排,2011年萬元GDP能耗比2007年下降24%。區現有四方機四車輛廠、海爾集團、青島發電廠等國家部委、省、市直屬企業大中型企業。
招商情況
2008年至2011年累計引進過億元內資項目33個,實際利用內資123億元;引進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9個,到賬外資2.63億美元。全球第三大零售企業投資的TESCO購物中心建成開業,創維區域銷售中心等總部項目簽約落地,眾城產業投資中心等一批註冊資本過億元的投資擔保項目相繼進駐,朗訊軟體服務外包等高端產業項目紛紛落戶。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建立實施了指揮部、園區管委會、職能部門和街道各負其責、協調聯動的項目推進機制,2008年以來共確定重點(前期)項目250個,130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或完成註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連續29個月全市第一。健全依法徵稅、協稅護稅、綜合治稅工作機制,建成財源建設信息平台,完善稅控網路體系,規範整頓稅收秩序,財政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
城區建設
城區建設全面鋪開。堅持以“統一規劃、捆綁開發”加快老城區開發,萬科、保利、中海等知名房地產商雲集四方,四方逐漸成為開發建設的熱土。2008年以來,累計開工面積69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73萬平方米,開發規模創歷史之最。濱海新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引進了青島數字文化體驗中心等33個項目,中小企業總部樓宇海信環灣大廈、城市綜合體頤和廣場開工建設,青島漢纜區域銷售中心、青啤集團四方銷售公司註冊落戶,歡樂濱海城啟動片區部分樓座主體封頂。新都心片區開發紮實推進,引進了總投資50億元的6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全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尼斯酒店、第一個商業綜合體青建太陽島開工建設,萬科城等高端樓盤迅速崛起。始終把“兩改”作為政府的重要責任抓實抓好,2007年以來共承擔20個“兩改”項目,其中10個項目已完成回遷或部分回遷。
對外開放
四方區初步形成了以老城區為依託,以新經濟區西海岸為兩翼的發展格局,新經濟區是一處極具開發價值的黃金寶地,已有來自韓、美、澳等國的13個處資項目被列入“青島市百項工程”,一期工種投資1.3億元,可建成包括集裝霜、倉儲和臨港工業、保護業務等在內的多個功能區,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老城區地理位置優越,配套設施完善,原有工商企業數量多、行業廣,吸引著眾多外商在此舉辦合資、合作項目。截止目前,全區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沙特、澳大利亞、荷蘭、巴西、義大利以及港澳台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商,共批准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和外商獨資企業130餘家,契約利用外資1.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00萬美元。1998年,全區對外貿易出口交貨值達2280萬美元,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另外,由青島海關批准,四方區已在新經濟區和西海岸經濟開發帶設立了保稅倉庫兩個。1994年與韓國大邱市達西區締結為經濟協作區。
社會事業
教育
四方區現有幼稚園、國小34所,其中國辦國小29所,企業辦國小5所,職業中專1所。在校學生2.8萬人,教職工1628人,教職工有40%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全區幼兒教育、基礎教育設施配套齊全,已形成了教育教學管理法制化、教育科研先導化、教育評價科學化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多項教育改革措施及整體管理水平保持青島市先進水平。全區62%的國小成為省、市、區各級規範化學校、特色學校或素質教育示範學校;30%的幼稚園達到省、市級示範幼稚園標準;職業中專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規範,是青島市同類黨校中千人大校。自1996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區和青島市素質教育示範區之後,1998年又被山東省教育委員會授予了“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區”的光榮稱號。
區內大學
科技
四方區現有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7個,科研人員3618人。1997年以來,全區有10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有140項科技項目獲國家專利,有3人榮獲國家科技工作先進個人。97年被評為國家科技工作先進城區。
文化
四方區現擁有二級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10萬冊。文化館1個,文化活動站13個。檔案館1個,館藏7070卷。影劇院、文化宮、少兒活動中心、俱樂部共8處,各類文化活動場所共518個。每年一次的民間民俗傳統廟會――海雲糖球會,1991年被列為全國百項節慶之一。由四方區發起的“少年兒童自繪文化衫大賽”,已先後與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地聯合舉辦6屆,專題片《青島流行文化衫》分別在山東衛視台、中央電視台播出。1996年,由四方華星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
滑板夢之隊》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三等獎和中國電影“童牛獎”。1993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區。
衛生
全區有各類衛生機構18處,其中醫院16個。醫院床位2328張。平均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床位7張。衛生專業人員3723人,衛生技術人員2750人,高級職稱人員396人,中級職稱806人。區衛生防疫站先後獲山東省科普先進單位、青島市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先進單位、計免第三個85%達標先進單位。婦幼保健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4名,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8人,擁有多部專業醫療保健設備,通過了部頻標準“一甲”驗收。
旅遊資源
海雲庵又名大土庵,始建於明朝,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文革時遭破壞。1982年十二月該庵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弘揚民族文化,四方區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將海雲庵由原來的112平方米擴建為162平方米。於1990年7月動工,1991年9月竣工,1994年9月正式成為宗教活動場所。海雲庵之名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500多年前的一天,海中漂來一根巨大的圓木,上面載著一家老少。人們把他們救上岸後,始知他們的漁船在海里出了事,多虧漂來這根圓木,才使全家幸免於難。當地百姓認為這是神的庇佑,遂用這根圓木建起了一座廟宇。因為廟宇附近是大鶴鳥群居棲息的地方,又長年雲霧繚繞,就根據"海為龍天地,雲是鶴家鄉"之意,命廟名為"海雲庵",廟前一條街為"海雲街"。每年第一個大潮日,也就是大圓木漂來的那一天--正月十六,為開廟逢會日。
這天,鄰近村民就前來進香許願,祭掃神靈,祈求豐收和海上平安。各地藝人趕來獻藝,商販設攤叫賣,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由於廟宇附近盛產山楂,商販們多用它做成糖球在廟會上叫賣,久而久之,
海雲庵廟會便被民眾稱為"海雲庵糖球會"。
海雲庵是四方民俗旅遊區的重要景點,為青島著名的明代建築,占地800平方米。一進院落,外以灰垣相圍,內有大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和鐘樓、鼓樓。庵內一株高大的古銀杏枝繁葉茂,環境十分清靜。庵內大殿供奉觀音大士,左右配殿分別供奉龍王、關公、比干、老君、魯班等。1923年重修時,增建鐘、鼓樓各一座,又在庵前闢建廣場,是青島市區唯一一座開展宗教活動的道教廟庵。海雲庵自建成以來,香火一直旺盛,尤其每年正月十六廟會期間,四鄉八鄰趕廟進香,熱鬧非常。廟會上尤以鄉親們用山楂、紅棗、山藥、桔子製作的各式糖球為最多,遂逐漸形成了以糖球為特色的傳統廟會,人稱"
海雲庵糖球會"。人民政府對海雲庵這一歷史遺蹟加以保護。1982年12月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籌款對廟宇進行了全面修復。同時對糖球會這一深受民眾歡迎的民俗節日加以正確引導,使之集文化、體育、經貿、旅遊於一體,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以民俗活動為主,淡化迷信習俗,會期也從1天延長至3天。
如今,每逢廟會日,四面八方的遊客蜂擁而至。會上,
茂腔、
柳腔、
皮影、雜耍、剪紙、年畫、
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山楂、軟棗、山藥豆、橘子瓣等品種不同、造型各異的糖球令人垂涎;各類手工藝品、風味小吃又讓人應接不暇。每年前來趕會的中外遊客都在百萬人以上。1990年,"海雲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