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建鄉農建地處米倉山南麓,北緯32度平均海拔872米,東西寬6公里,南北長7公里,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屬於旺蒼南部低山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坡度平緩,山多,溝壑交錯。境內華蓋山,海拔1179米,山勢雄偉秀麗,林產資源豐富,滿山蒼松成片,翠柏成林,天台寺位居其頂,各方佛信者常慕名尋蹤探緣。官亭拔地而起,鶴立群山,入境恍然映入眼帘,古柏猶存,獨領風騷。漏米寨山頭高徒,條石築寨,據其山寨,可扼進出要衝,現古蹟明眸,可觀覓舊貌。老林坪生於腹地,方圓4500餘畝,鬱鬱蔥蔥,綠樹成蔭,花香鳥語,鶯鶯成趣,景色宜人。農建常年氣候溫和,雨水調勻,無霜期長,主要生產小麥、水稻、玉米、紅苕、油菜、茶葉、杜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農建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人口:7300餘人
- 方言:四川話
歷史沿革,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社會文教,資源優勢,
歷史沿革
農建鄉(古北水口),1952年建鄉,取農民建設鄉村之意。1958年分農建、北水兩個耕作區,隸屬東凡公社。1961年設公社管委會,1984年恢復鄉的建制。1992年撤鄉併入木門鎮,1995年重新恢復並提升為科局建置,轄農建、青坪、楊嶺、河東、聯盟、騎龍6村54社,7300餘人。九年來,農建鄉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黨委、政府一班人,繼往開來,組織和帶領全鄉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如今農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正邁步跨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征程中。
基礎設施
經濟要發展,基礎得跟上。緊緊圍繞這個思路,農建鄉把加強基礎建設始終作為工作的重心。通過多年的努力,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鄉現有塘110口,庫2座,堰10條,蓄水池340口,人工井590眼,基本上解決了人畜飲水的問題,農業用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現鹽農路已經完成了11KM山重三級路基建設,全鄉六村基本實現了村道標美化,社道泥結碎石化。農網改造順利完成,使電燈變亮了,電價變低了,民眾高興了。有線電視主線路5.2公里,終端用戶500戶。光纖電話現已開通。場鎮建設方興未艾,以小集鎮建設為突破口,努力轉移農村勞動力,創造優惠條件,鼓勵農民在集鎮投資建設,現已有20戶在場鎮落戶,從事商業活動,繁榮場鎮經濟。
經濟發展
如今,茶葉、糧食、生豬、外出勞務已成為農建經濟的支撐。二00二年統計結果顯示,農建國內生產總值達1761
農建鄉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39元。二00三年躍入廣元市綜合經濟五十強鄉鎮之一。農建由過去國家扶貧地區進入建設小康社會行列。但農建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傳統生產方式和傳統發展觀念是行不通的,特別是經不起入世和周邊優勢鄉鎮的衝擊。實踐證明:堅持絕不放鬆糧食生產為前提,強力調整產業結構,扭住茶葉支柱產業不放鬆,走茶葉產業化發展的特色之 路,樹經濟成長的亮點。農建具有得天獨厚的茶業優勢,茶葉基地鄉建設已初具規模,現有茶園3000畝,其中800畝茶園已投產,生產的騎龍毛峰頗受市場青睞。縣委政府擬將農建作為萬畝茶葉草畜生態示範園區建設的主要基地,一個富民強鄉的朝陽產業即將興起,將對農建經濟發展起著示範帶動性作用。農建的明天會更美好。
社會文教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宣傳教育,人民文化知識水平逐漸提高,廟會、迷信活動得到根除,燒煙、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得到根治,衛生事業不斷推進,人民的體質切實增強,人民崇尚社會主義新風尚,爭做“四有”新人。“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全鄉掀起尊師重教,勤奮好學,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熱浪,一年賽過一年。學校舉辦各類知識競賽、體育活動,團委、婦聯、文化部門積極組織山區農民活動會,開辦農校講授農業科技知識。全鄉人民德才兼備,體魄健全。教育硬體設施得到有效改善,所教知識的廣度、深度逐步加強,給高年級學校不斷輸送大量優秀合格的學生。
資源優勢
農建遠離塵囂,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純農業鄉鎮,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文化氛圍濃厚,是全國文化先進縣--旺蒼縣的文化重點鄉鎮。國有老林坪,山上古木參天,林內花香鳥語,每到夏季,氣候涼爽,景色秀麗,可避暑觀景,讓人流連忘返。華蓋山天台寺,每年三月三玄祖會,遠近客商、鄉民前來燒香許願,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