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是郭華、李後建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6月。

該書著力於探索出適合四川貧困地區的農村金融服務模式,對資金互助社的組織、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該書將實證性和套用性相結合,用數據和分析結果來說明問題,較為系統地、清晰地描述了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運行和管理模式,呈現出農戶對於加入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後社區變化等的直接評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
  • 作者:郭華、李後建
  • 首版時間:2018年6月
  • 字數:205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在對已有農村信用合作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和發展分析框架構建的基礎上,首先梳理和比較了德國、美國和日本三個主要已開發國家及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和變遷,然後從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發展現狀、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歷程及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績效,以及其面臨的風險等幾個方面對四川省貧困村資金互助社進行研究和探討,並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1 緒論
2 概念界定及理論分析
3 我國農村信用合作制度的變遷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對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發展的探討
1.2.2 關於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績效的研究
1.2.3 農村信用合作組織的風險防範和監管
1.2.4 文獻評述
1.3 研究的創新點
1.4 技術路線
2.1 概念界定
2.1.1 農村信用合作組織
2.1.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
2.1.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績效
2.1.4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風險
2.2 理論基礎及框架構建
2.2.1 理論基礎
2.2.2 分析框架
3.1 農村信用合作制度的國際比較及經驗借鑑
3.1.1 主要國家的農村信用合作制度演進
3.1.2 主要國家農村信用合作體系的發展模式和特徵
3.1.3 主要國家農村信用合作制度比較
3.1.4 主要國家農村信用合作的經驗借鑑
3.2 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的變遷及存在的問題
3.2.1 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的變遷
3.2.2 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3 本章小結
4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現狀
5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可持續性研究
4.1 四川省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發展過程
4.2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運行和治理現狀
4.2.1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運行和管理
4.2.2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治理結構
4.2.3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監管制度
4.3 本章小結
5.1 數據來源
5.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補貼依賴指數
5.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相關因素分析
5.3.1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資金占用費率
5.3.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借款回收率
5.3.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運營成本
5.4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5.4.1 模型建立
5.4.2 變數選取與定義
5.4.3 計量結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結
6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益貧效果研究
7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風險防範及監管創新研究
6.1 數據來源
6.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益貧效果的橫向比較
6.2.1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覆蓋面分析
6.2.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財政資金補貼情況分析
6.2.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借款貧困戶與非貧困戶情況的比較
6.2.4.簡單討論
6.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益貧效果的縱向比較
6.3.1 益貧效果的縱向比較
6.3.2 簡單討論
6.4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益貧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6.4.1 變數的選取與定義
6.4.2 實證分析與討論
6.5 本章小結
7.1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面臨的風險
7.1.1 外部風險
7.1.2 內部風險
7.2 存在問題
7.3 風險防範及監管創新
7.4 本章小結
8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
9 結論及政策建議
8.1 早期試點地區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基本情況
8.2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8.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探索與創新
8.3.1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擴大資金來源渠道的創新
8.3.2 保障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資金安全的探索
8.3.3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創新
8.3.4 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組織合作機制的創新
8.4 本章小結
9.1 結論
9.2 政策建議
9.2.1 建立和適時調整相關政策和規章制度,創新發展制度
9.2.2 拓寬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融資渠道,壯大資金實力
9.2.3 適當提高資金占用費率
9.2.4 加強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管理
9.2.5 建立健全人才機制

創作背景

四川是中國農村資金互助最早的試點省份之一,因此,探索出適合四川貧困地區的有效的農村信用合作的服務模式迫在眉睫。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組織、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對進一步深化、豐富和完善信用合作理論、反貧困及貧困治理理論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研究、完善和創新四川金融扶貧制度,關係到全省扶貧工作的穩步推進,關係到扶貧目標的全面完成,對進一步創新金融扶貧方式,最佳化競爭性財政資金分配,有著重要意義。基於此,《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1)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實踐,其本質是現實發展過程中問題的逐步顯現,矛盾不斷凸顯的結果。隨著農村經濟金融大環境的變化和各項新的惠農政策的出台,農戶可以通過更多的融資渠道獲得借款,借貸選擇更加多樣且方便,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小額借款已經漸漸不足以滿足農戶的借貸意願,互助社的發展受到較大挑戰。針對這一問題,四川省在擴大資金來源渠道方面進行了創新,比如嘗試向外部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和在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內部進行資金融通。當然,四川省貧困村資金互助社也在發展過程中對其他方面進行了探索,比如保障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資金安全方面,創新地將互助金與小額保險機制結合,建立省級風險資金;考核、獎勵機制方面的創新;組織合作機制方面,進行了貧困村資金互助社與專業合作社合作的機制創新,生產、供銷與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組織合作機制創新等。
(2)貧困村資金互助社在益貧性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使命漂移”問題仍然存在。其益貧性的良好表現不僅體現在能有效緩解農戶生產發展與小額資金短缺的矛盾,還體現在提高農戶收入、增強理財意識和提高組織化程度等多個方面。從覆蓋水平及借款情況來看,在借款的數額等方面,非貧困戶遠遠大於貧困戶。就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益貧效果的影響因素來說,農戶是否從互助社借款受家庭勞動力數量、是否為貧困戶、是否外出務工、是否參加培訓四個方面的影響。農戶使用互助資金盈利金額的大小主要受戶主年齡、家庭勞動力數量、戶主受教育年限、累計借款金額、是否有經營性活動、是否加入生產合作社六個因素的影響。而是否是貧困戶、收成情況、資金用途、生產性收入、是否務工、是否參加培訓對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益貧效果的影響不顯著。
(3)貧困村資金互助社風險總體可控,外部風險的影響明顯弱於內部風險。貧困村資金互助社是封閉性的社區金融服務組織,其自身的風險特徵明顯,雖然信用風險相對較小,但借款逾期的情況仍然存在,政策性風險突出,操作風險問題指向明確。由於借款產品設計的合理性和規範性不夠完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設計欠缺,不能夠有效地防禦信用風險,部分村仍然存在較嚴重的逾期借款情況。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專業素質偏低,在被本地農戶投票選舉通過後,僅僅通過簡單培訓就上崗,缺乏系統的金融知識體系和相應的從業技能,風險意識淡薄,並且由於管理人員與社員之間具有很強的地緣關係,彼此熟悉,部分管理者甚至與社員有親緣血緣關係,業務操作更容易受“熟人文化”影響。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四川貧困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
2018年6月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978-7-5504-3193-5

作者簡介

李後建,男,1983年生,湖南常德人,漢族,博士,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民合作組織行為、網際網路經濟與企業創新、金融風險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