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自貢市城東約10公里處的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面積8.7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古生物化石產地。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是1.6億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在己發掘的2800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龍及魚類、堅頭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個種,20個種為新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貢市
  • 占地面積:面積8.7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自貢恐龍博物館
地質公園概況,科研價值,主要看點,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動物群,乘車線路,

地質公園概況

 在恐龍化石中有體長達20米的食植物性長頸晰腳龍、有保存完整的短頸晰肢龍、有兇猛的食肉恐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原始劍龍及與其伴生的中國在侏羅紀地層中首次發現的翼龍,有生活在河湖中的鴕頸龍等。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科研價值

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特別是恐龍化石的分布、埋藏狀況、埋藏環境、化石種類、特徵、產出地層時代等大量資料推斷,在自貢的地質發展歷史進程中,這裡曾是恐龍的“極樂世界”,也是埋藏恐龍的“大公墓”。地質公園所在地自貢市有悠久的井鹽生產歷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獨特的民間藝術,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是國家級文化名城,極具特色。

主要看點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動物群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是1.6億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在已發掘的2800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龍及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個種,20個種為新種。在恐龍化石中有長達20米的食植物性長頸蜥腳龍、有保存完整的短頸蜥角龍,有兇猛的食肉恐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原始性劍龍及其伴生的我國首次在侏羅紀地層中發現的翼龍,有生活在河湖中的蛇頸龍等。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動物群”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 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四川自貢恐龍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
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稱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乘車線路

可乘坐36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