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

2022年12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四川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文物局聯合編制出台了《四川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
  • 發布單位: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文物局
發布意義,主要內容,

發布意義

《規劃》對於講好新時代四川黃河故事,保護傳承弘揚河源文化,推進四川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內容

《規劃》創新研究提出了河源文化。
四川位於黃河上游,雪山冰川發源黃河,草原濕地孕育黃河,眾多支流構成了黃河上游的綠色生態源頭、多彩民族文化源流和紅色長征精神源泉,形成了四川獨特的河源文化。
《規劃》明確了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四川省十二次黨代會部署要求,講好新時代四川黃河故事,保護傳承好四川黃河文化,充分發揮黃河文化在促進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進四川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四川力量。
《規劃》確定了三個發展定位。
黃河上游生態文明示範區。依託四川黃河流域的生態多樣性,重點建設以若爾蓋國家公園、國際重要濕地(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生態旅遊區(蓮寶葉則)等為代表的生態旅遊區。建設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的生態文明高地。切實擔負起築牢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政治責任,確保黃河出川一河清水向前流。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深挖生態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等河源文化價值,依託唐蕃古道、茶馬古道、藏蒙走廊、藏羌彝走廊,打造黃河流域文化線路遺產,打造特色城鎮、特色村寨、非遺傳承基地等民族文化展示基地,推動河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充分展現四川黃河河源文化的時代價值,增強區域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建設各民族同根共源的精神家園。
長征豐碑紅色文化先行區。依託川西北長徵文化資源,打造長征專題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展覽館,建設長徵文化主題旅遊村鎮、景區景點,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提升長徵文物和文化資源輻射帶動效應,樹立雪山草地紅色文化品牌,建設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先行示範。
《規劃》提出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
到2025年,四川黃河河源文化的價值充分彰顯,大草原文旅品牌基本形成,“黃河天路”國家旅遊風景道基本建成,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產品體系基本形成,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質量和四川黃河流域文旅產業經濟智慧化平台基本建成,效益顯著提升。
到2035年,四川黃河河源文化的引領作用突出,黃河文化融入川西北經濟區的發展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質增效,黃河河源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黃河文化的歷史價值、時代價值在民族聚居地區得到充分展示,黃河文化的品牌得到廣泛認可,成為黃河上游的生態文明高地、民族團結進步高地、紅色文化傳播高地及四川黃河國際旅遊目的地。
到2050年,四川黃河河源文化價值全面體現,四川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
《規劃》構建了“一廊三區”空間格局。
依據四川黃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格局,以生態為本底,文化為靈魂,產業為支撐,項目為載體,建設“黃河天路”國家旅遊風景道和黃河大草原文化旅遊區、大唐松州文化旅遊區、石渠唐蕃古道石刻文化旅遊區,構建“一廊三區”空間格局。
《規劃》部署了五項重點任務。
一是深入挖掘四川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保護傳承四川黃河河源文化,弘揚四川黃河文化時代價值。二是推進四川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開展黃河文化研究闡釋和資源普查,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三是創新黃河文化傳承利用。實施黃河文化遺產活化工程、黃河文化產業融合工程、黃河文化惠民工程。四是推動四川黃河流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和國家公園,推出四川黃河旅遊品牌和主題線路,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完善旅遊服務設施。五是講好新時代黃河四川故事。打造四川黃河文藝精品,大力弘揚四川黃河文化,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
《規劃》明確了兩項實施保障舉措。
一是加強組織實施。建立協調機制、區域合作機制、評估考核機制。二是完善政策支撐。最佳化資金投入,促進金融合作,強化用地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