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

通知,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保障措施,

通知

四川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6〕44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畫的通知》(川府發〔2015〕53號)、《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川委發〔2016〕18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府發〔2016〕17號)精神,更好發揮品牌對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引領作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重要意義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品牌化等消費特點。但是四川產品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比較突出,品牌現狀與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品牌需求有較大差距。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有利於引領消費,創造新需求,提振自主品牌消費信心,挖掘消費潛力,更好發揮需求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有利於促進企業誠實守信,強化企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實現更加和諧、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總體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有效路徑和方法,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為切入,建立完善“市場決定、企業主體、政府推動、社會參與”機制,進一步最佳化法規政策環境,切實提高企業競爭力,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大力實施質量對標提升行動和品牌創建提升行動,推動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含金量高、知名度高的“四川品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擴大省內消費需求,引導省外境外消費回流,推動供需總量和結構相互適應,加快推動供給結構最佳化升級,適應引領需求結構最佳化升級,為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提供持續動力。

主要目標


   到2020年,我省品牌發展的環境明顯最佳化,質量基礎有力夯實,市場環境得到淨化;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主體作用得到發揮、產品品種不斷豐富、產品品質全面提升,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四川品牌”脫穎而出;品牌發展社會氛圍更加濃厚,行業協會作用明顯,消費者本土品牌情感深化,消費信心大幅提振。全省註冊商標達到60萬件以上,馬德里國際註冊達到600件,地理標誌商標註冊達到260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達到290個以上,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達到80個以上,評選四川名牌達到1600個以上,新增中國質量獎企業和個人6個以上,農業“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數量達到1000個,新創建國家級生態原產地保護示範區8個以上、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10個以上、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或生態旅遊示範區5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5個以上,培育和壯大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品牌集群。
四重點工作
  
(一)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1.推行更高質量標準。大力實施質量對標提升行動,圍繞10大類四川主導產業和重點產品,以國際國內先進標準、同行知名品牌為參照,推動企業積極採用國際國內先進標準,提高“四川製造”產品的競爭力。鼓勵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利技術向標準轉化,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加快開展團體標準制定等試點工作,實施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批准發布地方標準400項,打造省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40個,實施省級以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30個,創製一批“四川製造”“四川服務”先進標準,形成對外競爭新優勢。(省質監局牽頭,省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配合)
2.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升在川國家檢驗檢測重點實驗室、27個國檢中心和54個省檢中心檢測能力和水平。推動檢驗檢測機構改革,鼓勵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軍工企業整合,推動質檢、特檢技術機構橫向縱向整合,打造檢驗檢測認證集團。鼓勵民營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檢驗檢測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生產製造企業申請相關資質,面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研究,推動計量檢測機構能力提升,推進先進計量技術和方法在企業的廣泛套用。(省質監局牽頭,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3.搭建質量創新平台。加強質量技術創新,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開展產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支持重點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建立大數據平台,動態分析市場變化,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為開展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支撐。加強產品設計創新,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產品設計創新中心,針對消費趨勢和特點,不斷研發新產品。聯合四川大學成立質量研究院,加強品牌基礎理論、價值評價、發展指數等研究。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制定四川名牌評價地方標準,完善品牌評價相關標準體系。鼓勵發展一批品牌建設中介服務企業,建設一批品牌專業化服務平台,提供設計、行銷、諮詢等方面的專業服務。(科技廳、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4.加強質量人才建設。建立完善質量管理、品牌創建機制,培養引進品牌管理專業人才,實現人才開發、質量提升、產業發展融通互動。實施技能人才培育行動,大力宣傳工匠精神,培育造就一批工藝精湛、技術高超、業績突出的技能人才。每年組織農產品、食品、藥品、工業消費品等行業,生產、流通等領域相關人員培訓,在2000家大中企業中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強化中高級職業技術教育,夯實“四川製造”向“四川創造”轉變的人才基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二)促進供給結構升級。
1.豐富產品和服務品種。支持農產品、食品等龍頭企業提高技術研發和精深加工能力,針對特殊人群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功能食品。鼓勵企業推進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推出一批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建立網際網路大數據平台,強化消費市場運行分析,促進供給有效對接消費要求,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支撐。加快旅遊產品開發,形成以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特色旅遊城鎮和精品旅遊村寨等為支撐的現代旅遊品牌體系,增加旅遊產品供給,豐富旅遊體驗,滿足大眾旅遊需求。(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旅遊發展委配合)
2.促進農產品品牌提升。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實施嚴格的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逐步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級,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和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參照出口農產品種植和生產標準,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種植和生產基地,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中高端需求。大力發展優質特殊農產品,著力包裝策劃推出一批體現四川特色、便於海內外遊客攜帶的旅遊化農副土特商品。支持鄉村創建線上銷售渠道,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銷售範圍,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誌品牌,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農業廳牽頭,省旅遊發展委、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3.促進消費品品牌提升。圍繞《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畫》,大力實施產品強質工程,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提高四川造產品的可靠性、美譽度和競爭力。支持企業開展戰略性新材料研發、生產和套用示範,提高新材料質量,增強自給保障能力,為生產精品提供支撐。優選一批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展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試驗和製造,提高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為打造“四川製造”精品提供可靠性保障。支持重點企業瞄準國際標桿企業,創新產品設計,最佳化工藝流程,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儘快推出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促進制造業升級。(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4.促進服務業品牌提升。實施服務業“三百工程”,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品牌培育計畫,著力培育一批效益好、影響大、競爭力強的服務業重點品牌,不斷提升服務品牌核心價值。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提供高品質養老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城鄉社區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生活服務中心,實施數位化視聽社區工程,提供數位化服務,提供方便可信賴的家政、兒童託管和居家養老等服務。實施“服務標桿”引領和遊客滿意度提升計畫,遴選和公布一批質量領先、管理嚴格、公眾滿意、適宜推廣的服務標桿。(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民政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三)推動需求結構升級。
1.努力提振消費信心。加大農產品、食品和消費品等產品監督抽查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布質量對標提升行動比對結果,全面準確發布產品質量信息,為消費者選購優質產品提供真實可信的依據。深入開展“質量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和“環境保護日”等活動,廣泛開展民眾性質量活動,著力提高消費者質量意識和普及質量知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將正面引領和反面曝光相結合,客觀發布質量問題信息,避免信息誤傳誤導影響企業和產業發展。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誠信管理體系,整合現有信息資源,逐步加大信息開發利用力度。鼓勵中介機構開展企業信用和社會責任評價,發布企業信用報告,督促企業堅守誠信底線,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省旅遊發展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部門配合)
2.推動農村消費升級。加強農村產品質量安全和消費知識宣傳普及,提高農村居民質量安全意識,樹立科學消費觀念,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大力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整治,堅決打擊食品藥品、日用品、農資、建材等假冒偽劣行為,全面清理“三無”產品,不斷拓展農村品牌產品消費的市場空間。加快有條件的鄉村建設光纖網路,支持電商及連鎖商業企業打造城鄉一體的商貿物流體系,保障品牌產品渠道暢通,便捷農村消費品牌產品,讓農村居民共享數位化生活。深入推進“百鎮建設行動”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釋放潛在消費需求。(省委農工委、省質監局牽頭,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3.持續擴大城鎮消費。實施消費品質量升級計畫,鼓勵家電、家具、汽車、電子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適應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鼓勵傳統出版單位、廣播影視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網路視聽等新興文化產業,大力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巴蜀優秀文化,擴大消費群體,增加互動體驗。支持成都、雅安、樂山、涼山、攀枝花等市(州)加快建設康養旅遊基地,提供養老、養生、旅遊、度假等服務,滿足高品質健康休閒消費需求。合理開發利用冰雪、低空空域等資源,發展冰雪體育和航空體育產業,支持冰雪運動營地和航空飛行營地建設,滿足高收入群體消費升級需求。(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質監局牽頭,省旅遊發展委、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配合)
(四)加強品牌宣傳推介。
1.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加大“四川製造”“四川服務”等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樹立四川品牌的良好形象。推動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宣傳四川優質產品,集中包裝宣傳川菜、川茶、川酒等特色品牌。組織省內媒體開辦《品牌四川》宣傳欄目,編印《四川品牌質量故事》,提高本土品牌的影響力、美譽度和認知度。鼓勵各級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平面、網路等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安排質量品牌公益宣傳,積極引入城市廣告牌、高速捷運廣告牌、雙流機場戶外廣告、微博微信、網路社區等廣告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全天候宣傳四川品牌。(省質監局牽頭,省委宣傳部、農業廳、商務廳、省旅遊發展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配合)
2.支持企業拓展市場。組織企業開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辦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四川名牌館”“四川地標館”“四川有機產品館”等專題推介活動。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在重點出入境口岸設定自主品牌產品展銷廳,在重要市場舉辦四川自主品牌巡展推介會,擴大四川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展“網際網路+四川品牌”行動,支持四川跨境電商加快發展,利用四川省和成都市跨境電商平台、天府網交會、淘寶、京東等平台集中展示四川名優產品,不斷提高四川品牌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商務廳牽頭,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各地、各部門和各行業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經濟新常態下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意義,著力構建“政府推進、企業主體、行業參與、社會監督”的品牌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整體合力,狠抓工作落實。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明確工作任務,把握總體目標和時間進度,制定有力政策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力爭儘早取得實效。
(二)加強政策激勵。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按照川府發〔2016〕17號檔案精神,對獲得國家級獎項的單位給予獎勵,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推動“質量和品牌優先待遇”,在項目規劃、融資上市、招商引資、科技研發等活動中,為質量優勢和品牌企業提供“同等條件優先”和“優質優價”的待遇。
(三)加強市場監管。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力度,實現聯合執法常態化,提高執法的有效性。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分子。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業壁壘,有效預防和制止各類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暢通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增強公眾的質量維權意識。
(四)營造良好環境。強化品牌創建要素保障,充分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統籌整合金融、財稅、科技、人才等社會發展資源,營造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制定產品質量促進條例,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大幅度提高失信成本。清理、廢除制約自主品牌產品消費的各項規定,形成有利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的體制機制。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品牌相關課程,培養品牌創建、推廣、維護等專業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