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一般指本詞條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Sichu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於四川省德陽市,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辦全日制職業本科高校,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C檔)、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源於1959年在德陽重型機器製造學校基礎上創辦的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2001年,四川省機械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德陽教育學院併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12月通過國家示範性高職高專院校驗收。2024年1月,教育部同意設立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同時撤銷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制。

截至2024年2月,學校占地1200餘畝,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7550.25萬元,紙質圖書數116.91萬冊,電子圖書數124.16萬冊;設有15個教學系部,開設有43個專科專業,5個職業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2600餘人,有教職員工1400餘人。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學校前身,升格成立,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國內合作,國際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 四川省工程技術學校
1958年,中央決定在四川德陽新建國營西南重型機器廠、德陽水力發電設備廠等大型機械工業企業,並設立了德陽工區。為了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一機部決定在德陽這一新興的機械工業中心建立配套的從培養技術工人到中級和高級技術人才的院校—德陽重型機器製造學校。是年11月,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一部分教師被調至德陽重型機廠籌備處,參與籌建德陽重型機器製造學校。1959年8月,招收了第一批新生400名,9月20日,舉行了首屆開學典禮。學校直屬部教育局領導,具體工作委託第二重型機器廠代管,校址設在縣城區鄉工農大隊境內。
1960~1962年,為配合第二重型機器製造廠等國有大型企業建設需要,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西南重型機電學院”,培養大學本科學生。
1962年,第一機械工業部撤銷西南重型機電學院,恢復中專建制,學校改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德陽機器製造學校”。
1965年,第一機械工業部將學校移交給第二重型機器廠,與廠辦的半工半讀技工學校合併,學校定名為“第二重型機器廠半工半讀中級技術學校”。“文革”開始後停止招生。
1973年,學校更名為“德陽機器製造學校”,隸屬四川省機械工業廳。
1977年,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德陽機器製造學校”。
1982年,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
1994年8月,國家教委正式確定學校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1999年,學校增掛“四川省工程技術學校”校牌,四川省機械職工大學遷入四川省工程技術學校。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歷史沿革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機械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省工程技術學校合併建立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於原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機械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省工程技術學校、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同時撤銷。
2006年,德陽教育學院整體併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由此,原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德陽市人民政府對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實行“省市共建”。
2006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立為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職學院。
2014年10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德陽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共建協定,三方共建德陽中科先進制造創新育成中心。
2015年6月,學校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
2017年1月,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單位。12月,學校入選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
2019年,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確立為全國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之一,併入選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2020年7月,學校入選“中國-東協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
2021年9月,學校入選四川省“雙高”立項單位公示名單。10月,學校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三批試點單位驗收。
2023年11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

升格成立

2024年1月,教育部發文同意設立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同時撤銷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制。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設有15個教學系部,開設有43個專科專業,5個職業本科專業。
職業本科專業
專業名稱
學制
智慧型製造工程技術
4年
數控技術
4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年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
4年
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
4年
專科專業
系部
專業名稱
車輛工程系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整形技術
材料工程系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冶金技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理化測試及質檢技術
電氣信息工程系
軟體技術、物聯網(網路工程)、物聯網(運營與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數維)、電子信息(智慧型電子)、電子信息(電力電子)、工業機器人技術
建築工程系
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監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
經濟管理系
會計、市場行銷、物流管理、經濟信息管理、電子商務
旅遊系
涉外旅遊、景區開發與管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外語系
套用英語、旅遊英語、商務英語
藝術系
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音樂舞蹈)、學前教育(美術教育)、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數字藝術設計)、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1400餘人,其中正高95名、副高258名,擁有“國家萬人計畫”“國家級教學名師”“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四有好老師”等6名、“全國技術能手”2名,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2個。聘有數十名中國國內外教授、專家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餘人的“企業兼職教師人才庫”。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82人、副高職稱241人、中級職稱317人、初級職稱79人,高級職稱專任教師比例為44.31%,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比為10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476人,占比65.29%。
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武友德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高鳳林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
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工業機器人與套用維護
四川省技術能手:曾穎峰、任彥等
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武友德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武友德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司徒渝

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2個,國家級骨幹專業5個,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專業7個,國家級生產實訓基地4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4個,全國裝備製造類示範專業點1個,全國機械行業重點(骨幹)專業2個,全國機械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四川省級重點專業3個,四川省高水平專業群專業7個,四川省級精品專業2個,四川省級教改專業1個;參與建設4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成國家級、省級14門、27門,職業教育國家線上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3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8門,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19門。
質量工程建設
類別
名稱
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機械設計製造類“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高端裝備製造“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參與)、智慧型焊接技術(聯合主持)、數控技術(參與)、機電一體化(參與)
國家級生產實訓基地
機械製造生產性實訓基地、工業機器人套用生產性實訓基地、航空材料檢驗檢測生產性實訓基地、酒店服務與管理生產性實訓基地
國家級骨幹專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計算機套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專業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數控技術、智慧型焊接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
國家示範建設專業
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智慧型焊接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
全國裝備製造類示範專業點
數控技術
全國機械行業重點(骨幹)專業
模具設計與製造、新能源汽車技術
全國機械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專業
機電一體化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
四川省級重點專業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
四川省高水平專業群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電子商務、市場行銷、酒店管理與數位化運營、旅遊管理、旅遊英語
四川省級精品專業
軟體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四川省級教改專業
現代物流管理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職業教育國家線上精品課程
焊條電弧焊技術與操作、零件幾何量檢測、機械製圖、幼兒手工與環境創設
國家級精品課程
焊條電弧焊技術與操作、零件幾何量檢測、幼兒手工與環境創設等
四川省級精品課程
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特種焊接技術及套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等
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計算機套用基礎、焊接結構製造工藝及實施、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商務談判、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市場行銷學、經濟法基礎等
2023年,學校14本教材入選教育部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學校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共獲獎勵110項,其中全國性技能競賽獲獎總計50項,含一等獎及以上18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及其他20項;省級技能競賽獲獎總計60項,含一等獎及以上21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17項。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構建產學研育人平台,培養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工匠的探索與實踐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製造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09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產學院合作培養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工匠的探索與實踐
2017年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高職協同創新型熱加工專業群的探索與實踐
2017年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高職電源變換技術與套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17年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中高職銜接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研究與實踐
2017年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個德陽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及德陽(西門子)高端裝備智慧型製造創新中心、德陽中科先進制造創新育成中心、四川省農機創新中心、國家科技匯智平台德陽融合中心等科研平台。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德陽裝備製造業機器人套用創新中心
四川省工程實驗室:四川省裝備製造業機器人套用技術工程實驗室、四川省航空材料檢測與模鍛工藝技術工程實驗室、四川省高溫合金切削工藝技術工程實驗室、四川省衝壓發動機先進制造技術工程實驗室
德陽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3年,學校教師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39篇,其中高水平學術論文24篇,開展橫向科研與技術服務128項,橫向科研與技術服務到款額1925.50萬元;縱向科研項目55項,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136.59萬元;新增授權智慧財產權50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項,技術產權交易收入685.39萬元,專利成果轉化到款額266.81萬元。

學術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數116.91萬冊,電子圖書數124.16萬冊,形成了以機械工程、經濟、電子、計算機等學科為主的的藏書體系。
《裝備製造與教育》是由四川省機械工業協會、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辦,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四川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的內部綜合性學術期刊。《德陽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創刊,2005年更名為《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期刊是四川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是《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同時也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資料庫》來源期刊。

合作交流

國內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建立了“四川省裝備製造業產教聯盟”“全國機械行業高端裝備製造技術職教集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教融合聯盟”等,面向四川大學等院校開展大學生技術技能培訓,面向中航工業、中國航發、中國航天、中國二重、東方電氣、中國航舶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航空航天、燃氣輪機、海洋工程、智慧型裝備等行業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提升培訓項目近20期,與若爾蓋縣人民政府簽訂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合作協定,與四川省德陽市第三中學共建科技特色高中。

國際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開發套用21項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焊條電弧焊技術與操作》等7項國際化教育資源及“弧焊焊接AR實訓系統”等2項國際化教育裝備,與泰國、寮國等國開展雙向訪問交流,與泰國、寮國職業院校合作共建語言文化交流中心與技能技術培訓中心,開展漢語教學、技能培訓等合作項目,獲得中泰合作“中文+職業技能”“合作示範校”稱號,開展新能源汽車泰國師資培訓項目,為來自泰國南邦技術學院等12所院校機構的16名教師及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實訓。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主體部分是“工”字型的矢量圖形,“工”字內部為“S”字母,與“工”字結合成該校的中文簡稱,“工”字外圍為煥發藍色光芒的太陽,代表著該校師生處事的嚴謹和穩重,主體上方為該校校名中文全稱,下方為英文校名簡稱和該校創建時間。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
校徽

精神文化

科學民主,求實創新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登萬
黨委副書記、校長
肖峰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鄭輔春
黨委副書記
倪波
黨委委員、副校長
向楨、向守兵、劉佳
副校長
郭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