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鎮(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

中都鎮(四川宜賓|中都鎮)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都鎮位於屏山縣西北部,中都鎮地處向家壩電站水庫的非淹沒區,距電站僅88公里,駐地新場,距縣城64公里,東鄰沐川縣,南接太平鄉;西、北分別與新市鎮馬邊縣交界。是屏山縣第3大鎮。總面積142.83平方千米,轄24行政村,1社區,173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4194人(2017);耕地25143畝;境內海拔400米へ1400米,森林覆蓋率18.5%。主要河流中都河。

2019年8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宜賓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撤銷太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中都鎮管轄,中都鎮人民政府駐新街28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都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四川屏山縣
  • 政府駐地:中都鎮新街28號
  • 面積:142.83平方千米 
  • 人口:24194人(2017) 
  • 車牌代碼:川Q
地圖信息,
中都唐宋時名夷都。元及明初在此置沐川長官司,領有今中都、太平、安全、馬邊、沐川地。萬曆十七年(1589年)改名中都。清代建中都鄉,轄今中都鎮、太平鄉、安全鄉。1952年在中都建第六區,1956年撤消併入新市區,1960年又恢復為中都區,1992年撤區並鄉,建制調整,將白塔、中都兩鄉合併設立中都鎮。2006年6月屏山縣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原安全鄉併入中都鎮。
中都鎮有厚重的人文歷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宏安村北華山建於明弘治初的北方寺、附近太平溝弘治七年的摩崖造像觀音、龍神二龕、比鄰有兩米金剛坐像及釋迦佛、觀音、雷祖等神像二十尊的蛟龍寺;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的楞嚴寺;明中葉所建文廟(也名文武宮、文昌祠);清嘉慶二十五年所建之明朝顧將軍墓風水塔;建於清同治二年的回頭山字型檔、嘉慶四年的高峰村字型檔;神秘的紅寶子崖墓;碑刻題記有明嘉慶七年的海來溪丹霞洞、迎恩橋題記;古民居方面有安家村大莊園、王家老房子等。中都歷史上有許多著名人物。其代表之一的李宗煌(1899—1949),字仲華,又名字華,化名華正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川南地區組織創始人之一,民革川南負責人。1944年在成都創辦《大義周刊》,1947年當選為屏山縣“國大代表”。參加過第一次總統選舉。1949年11月29日被殺害,時年49歲。1983年7月1日,民政部為其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書。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委(馬新路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