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建設
中心已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軌道焊接技術平台、新型焊接方法與設備技術平台、焊接結構檢測及評價技術平台、先進表面工程技術與裝備技術平台、焊接材料等五個技術研發平台。同時形成五個公用試驗技術服務平台:軌道焊接試驗技術平台,焊接設備綜合實驗平台,先進表面工程技術與裝備試驗平台,焊接材料試驗平台,焊接結構綜合性能評價平台,面向全省,全國開放。
這五個技術研究平台和試驗技術平台,不僅直接服務軌道交通國民經濟重大需求,還可以滿足四川省和成都市、甚至西部片區的焊接及表面工程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帶動一大批焊接及表面工程裝備、焊接及表面工程材料、工程套用單位的技術創新及發展。可全面滿足西南交通大學焊接教學、科研、學科發展要求;可形成西南交通大學焊接專業的教學龍頭地位,帶動四川地區的兄弟高校及職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級焊接專用技術人才,滿足企業需求等方面。
構建成鐵道部、四川省的焊接及表面工程產學研園區,重大推出以鋼軌焊接裝備、高速重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修復及先進制造等核心技術為龍頭的一批產業項目,在此平台上爭取培育出1-2個年產值上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
交流合作
中心與二重、東電集團、南車眉山廠、資陽廠、簡陽空分廠、大西洋焊材、新大洋、大中華等川內主要焊接材料生產企業、成都焊研威達、焊研科技、熊谷、華遠、寶瑪、三方電氣、成焊所等川內主要焊接裝備生產企業,成都大光熱噴塗材料、自貢硬質合金廠、420、5701,5719等表面工程單位,四川省石油焊接培訓中心、德陽工程職業技術聯合共建實驗室,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針對這些企業的特殊技術需求進行技術服務,開展產學研工作,提高企業研發的速度和品質。並聯合進行人才培養,充分、合理地利用三方的資源,建立起集技工、技師、工程師、研究型人才於一體的人才培養基地、科研基地。
中心擬設立開放基金,對社會公開申請。中心的設備擬實行開放式管理,在創新人才培養中可以開設自主設計的個性化實驗。校內外的所有科研工作者均可按照中心開放管理規則方便地利用設備進行科研、教學、社會服務等工作。培養自主創新型新型產業群體。
中心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努力實現國內相關重點實驗室的資源共享,並互派人員進行學術交流。
帶動作用
中心將有力支持國內的軌道交通事業和四川省經濟建設的大發展,對於推動中國高速鐵路焊接工程、四川省的重大裝備製造、核電等新能源領域焊接工程、水力水電焊接工程等領域產學研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1)提高鐵路和四川省焊接及表面工程技術研發的集群化;
(2)縮小軌道交通焊接及表面工程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3)促進軌道交通和其它相關行業相關技術的進步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