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利用四川民族學院人文社科綜合性學院的校內資源整合優勢,在民族地區基層法治的具體研究中引入協同創新機制,整合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學術資源,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優勢加強民族法律、政治問題研究,組建了我校獨具特色的法學研究團隊,同時研究所助力“法治甘孜”建設,引導甘孜州基層法治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
- 主管部門:四川民族學院
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利用四川民族學院人文社科綜合性學院的校內資源整合優勢,在民族地區基層法治的具體研究中引入協同創新機制,整合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學術資源,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優勢加強民族法律、政治問題研究,組建了我校獨具特色的法學研究團隊,同時研究所助力“法治甘孜”建設,引導甘孜州基層法治建設。
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利用四川民族學院人文社科綜合性學院的校內資源整合優勢,在民族地區基層法治的具體研究中引入協同創新機制,整合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學術資源,利用民族區域自治優勢加強民族法律、政治問...
安靜,女,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現為四川民族學院法學院專任教師,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所長,法學教授,律師,甘孜州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四川民族學院教學標兵、學術骨幹。人物經歷 1995年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赴南京師範大學進修。主要從事民法、...
學術研究 學院設有四川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所學術機構,內設法律系、法學實踐教學中心、法律技能訓練中心、創新創業及就業中心4個機構。 學院極為重視教學、科學研究。截止2020年12月,承擔省級大學生實踐基地項目1項、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項目1項、卓越人才培養基地項目1項、套用型示範專業項目1項、一流專業建設項目1項、...
“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論壇於2015年07月11日 ~ 2015年07月14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主題議題 主題: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 議題:1.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創新與社會工作發展; 2.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創新與反貧困; 3.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與社會組織培育; 4.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理論與實踐探索; 5.民族地區...
主要有“政府廉政建設的理論與制度”、“中國西部宗教心理與社會情緒”、“四川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研究”、“明清商業市場管理”、“成都市下崗女工調研”、“川西藏區社會發展大型調查”、“城市中的農民工”、“省級政府提升的對策報告”、“成都市行政審批程式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成都市規範化服務型政府...
《民族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是2010年8月1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小穹。內容簡介 《民族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為“民族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課題內容的基礎部分,旨在對中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理論和實踐中的基本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在民族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反映和對策進行研究,屬於...
2017年11月17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民族發展研究部揭牌儀式暨習近平新時代民族研究學科建設專家座談會在京舉行。參加人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出席活動並講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任毅講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
9.國家自科基金地區合作項目“中國農業生產環節外包供求平衡機制研究”,子課題負責人,主持,已結題。10.四川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川省民族貧困地區農村社區治理“三社聯動”協同機制與模式創新研究”(SC19B085),主持,已結題。11.四川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村社集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現機制與路徑...
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學二級學院。歷史沿革 1951年,學校創立伊始,為服務解放西藏、穩定雲南邊疆和推動四川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和發展,在校內建立“民族研究室”,專門開展西南民族研究。民族學家李安宅、吳澤霖、任乃強等均在此從事過教學科研工作,開設的“民族問題研究班”培養了...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直屬的全額撥款科研事業單位,是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機構和社會科學綜合研究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工作重心是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78年6月,與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合併組建“四川...
實際上,新中國成立17年的民族工作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初探索。當前,總結新中國成立17年民族地區農村社會治理的經驗,並上升為理論,可更好地為民族地區農村社會治理提供借鑑。作者簡介 李飛龍,江蘇東海人,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史研究所教授。先後就讀於江蘇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中共中央黨校,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和法學...
此外,要做好民族地區社會風險的識別和治理,保持民族地區的長治久安,就要構建一套適合民族地區穩定發展的社會風險識別機制和治理機制。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方法 四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章 治理理論與民族地區社會治理 一 治理理論的提出 二 治理理論在中國的發展 三 治理理論在...
《新時代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是2024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新時代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主題,圍繞民族地區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鄉村振興與農村社會治理創新、社區治理與實踐、新型城鎮化發展與治理現代化、人口流動與治理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與治理現代化、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
(二十三)民族地區經濟處。研究提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編制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二十四)行政審批處。負責指導、監督本系統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相關業務工作;承擔本部門行政權力事項的清理和納入電子政務大廳平台工作,推進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二十五...
研究方向之三:西北民族地區社會發展研究 研究特色:該方向的研究注重區域性、民族性、政策性和研究方法的實證性。在西北民族地區公共政策研究、民族地區政府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研究、民族地區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民族地區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和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鮮明,在為...
西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是西南民族大學下屬研究機構。“西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於2007年在西南民族大學掛牌成立,2008年成為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成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致力於推動少數民族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的研究,促進民族學學科的發展、繁榮,是面向民族地區發展需要、...
擔任四川省婚姻家庭與婦女理論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農村發展學會鄉村治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社會保障、人口社會學、人口與健康、老年人口學、民族人口學等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2項、一般項目3項;省軟科學項目2項;市軟科學1...
中心創建的牽頭單位是廣西民族大學,牽頭人是該校校長謝尚果教授。協同單位包括廣西政法各部門、各高等院校法學院(系)等16個成員單位。研究方向跨越法學、政治學、管理學、民族學、社會與信息技術等學科,是一個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法治文化學術研究機構。簡介 民族法與區域治理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是以廣西民族大學為牽頭...
收錄的多篇論文圍繞社會學學科發展與經濟社會變遷、社區治理理論與實踐、文化變遷與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工作、社會問題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較為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主要以民族地區為研究對象,從民間信仰、民間習俗、社會組織等角度來研究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變遷。
在地方層面上,研究所積極開展民族地區農業、林業、牧業、特色文化產業、旅遊業、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特色立法研究,同時在民族地區城鄉規劃與建設、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精準扶貧與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體的基層治理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等方面開展地方法治...
方堃,管理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公共事業管理系主任,武漢大學訪問學者,兼任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目錄信息 第一章 概 論 第一節 研究城市民族事務治理社會化的意義 第二節 城市民族事務治理社會化研究述評 第三節 城市...
對外經濟研究部 研究國際經貿環境,研究國際貿易、跨國投資、經濟合作的趨勢,研究區域及多雙邊經貿合作和全球經濟治理,研究對外開放戰略、政策與開放型經濟體制,研究“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發展合作,研究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等特殊經濟區建設發展與制度創新,提出相應諮詢意見和建議。社會和文化發展研究部 研究我國社會...
實際上,新中國成立17年的民族工作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最初探索。當前,總結新中國成立17年民族地區農村社會治理的經驗,並上升為理論,可更好地為民族地區農村社會治理提供借鑑。作者簡介 李飛龍,江蘇東海人,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史研究所教授。先後就讀於江蘇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中共中央黨校,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和法學...
2008年,該刊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第四屆優秀期刊優秀獎。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民族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理論導向與學術定位,堅持“雙百”方針,提倡學術探索與爭鳴,注重開拓創新,為促進民族研究事業的深入發展、繁榮中國各民族科學文化、增強民族團結、加快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步伐、全面建設...
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學院與其他單位合作建有6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1個廉政教育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1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習基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彭州市寶山村、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貓兒石村、雙桂路街道、鄧小平圖書館、鄧小平故居、建川博物館 廉...
徐傑,1990年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社會政策、社會工作與貧困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主持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青年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獲得2020年四川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徵文活動”...
2017年3月,被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聘請為合作博士生導師(“民族文化與社會治理”博士點項目建設)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村官”腐敗問題治理法治化研究(15BDJ016),主持人,在研。2、國家民委項目“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創新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2014-GM-168),主持人,已結題。3、國家...
甘孜藏族自治州(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arzê), [177]俗稱康巴地區或康區, [178]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自治州, [12]位於四川省西部, [7]東鄰四川省雅安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和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和西藏自治區昌都相鄰,北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
李鋒,畢業於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教授,主要從事基層治理、政治思想、文化振興等方面研究。現為武陵山片區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基層治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四川省科技項目外審專家、重慶市政治學會理事、西南大學中國式現代化政府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涪陵區智庫專家。近年來...
現任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人物履歷 曾任馬邊彝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交通運輸保障中心主任。現任馬邊彝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工作分工 分管宗教事務和社會經濟股、民研所、縣彝學學會,負責宗教事務、民族地區資金項目建設、彝區社會治理(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