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擬張山蟲(新屬、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范店鄉張山的早寒武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擬張山蟲(新屬、新種)
- 外文名:Parazhangshania sichuanensis Li et Zhang gen. et sp. nov.
- 形成時代:早寒武世
- 產地: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范店鄉張山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背殼橢圓形。頭蓋寬度略大於寬度,呈亞梯形。頭鞍平緩凸起,逐漸向前收縮,前端圓潤呈錐形。頭鞍溝3對,但都較微弱,均橫越頭鞍中部,第一對鞍溝水平延伸,第二和第三對鞍溝在頭鞍中部略向後拱曲。頸溝淺且寬,水平延伸。頸環中部向後拱曲,較兩側寬,具一小瘤。固定頰平坦或平緩凸起,約有頭鞍基部寬度的1/2。後側溝較寬而深。後側翼不大,縱向較窄,約有頭鞍長度的1/4,橫向長度與頭鞍基部寬度略相等。後邊緣平緩凸起,內段窄,向外漸變寬。眼葉和眼脊連線凸出於固定頰之上,相對位於頭鞍中後部,較大,中等寬度,向外彎曲,末端離背溝的間距約有頭鞍基部寬度的1/3。眼脊較眼葉短,從頭鞍前側端向後斜伸,與頭鞍中軸的交角約45°~50°。內邊緣極狹,外邊緣凸起,較內邊緣寬,前緣向前微拱曲。面線前支由眼葉向前並向外35°~40°角度延伸,至前邊緣溝處向里圓滑地收縮;面線後支由眼葉後端向外斜伸。胸部由14節組成,中軸凸起,與肋部的寬度略相等(除肋刺),每一軸環節具一中瘤,關節半環較明顯。肋節呈距形,末端平切,向後延伸長肋刺。肋溝寬且深,間肋溝狹。尾部除去尾刺略呈次方形,中軸寬而高凸,向後微微擴大,末端鈍圓,分節較微弱,可辯別出前3~4節,後2~3節在有的標本中隱約見到或不清楚。軸環節寬度均勻,軸溝狹且淺。肋部小,凹陷或平坦,不分節,作三角形,兩側向後延伸一對大刺。
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