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四川布政司。是明朝在成渝地區的一級行政區名,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下轄十三府、六直隸州、十五州、一百十一縣、一宣撫司、一安撫司、十六長官司。
洪武四年(1371)成都路、重慶路、順慶路、夔州路、嘉定路、廣元路分別改置成都府、重慶府、順慶府、夔州府、嘉定府、廣元府; 並置四川行中書省,治成都府,轄成都府、重慶府、順慶府、保寧府、夔州府、嘉定府、廣元府、潼川府、雅州直隸州;
同年末(1372)馬湖路改置馬湖府來屬;
五年(1372)湖廣行省播州宣慰司、貴州宣撫司升為貴州宣慰司來屬;同年置金築長官司;
六年(1373)敘州路改置敘州府來屬,瀘州升瀘州直隸州;
同年末(1374)六番招討司更名天全六番招討司來屬;
七年(1374)永寧路改置永寧長官司來屬;
八年(1375)永寧長官司升永寧宣撫司;
九年(1376)置黎州長官司來屬;同年四川行省改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同年潼川府、嘉定府分別降潼川直隸州、嘉定直隸州,夔州府降為散州;
十年(1377)金築長官司升金築安撫司,夔州升夔州直隸州;
十一年(1378)黎州長官司升黎州安撫司;
十三年(1380)夔州直隸州升夔州府,眉縣升眉州直隸州;
十五年(1382)芒部路、烏蒙路、烏撒路、東川路改置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東川府; 同年播州宣慰司另屬貴州都司;雲南布政司普定府改置普定軍民府來屬;雲南布政司會川府、德昌府、建昌府 來屬;
十六年(1383)雲南布政司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來屬;
十七年(1384)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分別改置芒部軍民府、烏蒙軍民府、烏撒軍民府,置阿都府來屬;雲南 布政司東川府改置東川軍民府來屬;平茶洞長官司、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直屬布政司;
十八年(1385)廢普定軍民府,鎮寧州、安順州、永寧州分別升為鎮寧直隸州、安順直隸州、永寧直隸州;
二十一年(1388)東川軍民府廢;天全六番招討司另屬四川都司;
二十五年(1392)鎮寧直隸州、安順直隸州、永寧直隸州分別降為散州;
二十六年(1393)復置東川軍民府;
二十七年(1394)雲南布政使普安軍民府來屬,貴州都司播州宣慰司復來屬;會川府、德昌府、建昌府廢;
二十九年(1396)金築安撫司另屬貴州衛;
洪武年間阿都府廢;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宣慰司另屬貴州布政司;
十三年末(1416)廢普安軍民府,普安安撫司升為普安直隸州另屬貴州布政司;
宣德七年(1512)龍州改置龍州宣撫司,直屬;
成化十九年(1483)邛縣升為邛州直隸州;
嘉靖五年(1526)芒部軍民府更名鎮雄軍民府;
二十五年(1546)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廢;
四十五年末(1567)龍州宣撫司改置龍安府;
萬曆二十四年(1596)黎州安撫司改置黎州千戶所另屬四川都司;
二十九年(1601)播州宣慰司改置遵義軍民府;
三十七年(1609)鎮雄軍民府改置鎮雄府;
天啟三年(1623)永寧宣撫司廢。
成都府
成都府:元為成都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成都府,屬行省。
成都縣:倚郭[城西偏]。
華陽縣:倚郭[城東偏]。東南有馬軍寨巡司。
雙流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華陽縣,十三年(1380)復置雙流縣,仍屬成都府。
郫 縣。
溫江縣。
新繁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成都縣,十三年(1380)復置新繁縣,仍屬成都府。
新都縣。
彭 縣:元為彭州[無倚郭]。洪武十年(1377)降為彭縣,仍屬成都府。北有白石溝巡司。
崇寧縣:元屬彭州。洪武四年(1371)直屬成都府;十年(1377)省入灌縣,十三年(1380)復置崇寧縣,仍屬成都府。
灌 縣:元為灌州[無倚郭]。洪武十年(1377)之前降為灌縣,仍屬成都府。西有蠶崖關巡司。
金堂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新都縣,十三年(1380)復置金堂縣,仍屬成都府。東南有懷口巡司。
仁壽縣。
井研縣:元省入仁壽縣。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井研縣,來屬成都府;十年(1377)復省入仁壽縣,十三年(1380)復置井研縣,仍屬成都府。
資 縣:元資州省入簡州,明玉珍復置資州[無倚郭]屬成都路。洪武四年(1371)降為資縣,仍屬成都府。東南有銀山鎮巡司。
內江縣:元省入簡州。洪武四年(1371)復置內江縣,來屬成都府。東南有椑木鎮巡司。
安 縣:元為安州[無倚郭]。七年(1374)降為安縣,並自西北徙今治。
蒙陽縣:元屬彭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彭縣。
簡 州:元[無倚郭]。洪武六年(1373)降為簡縣,仍屬成都府,正德八年(1513)復升為簡州,自絳河北徙治絳河南。西北有龍泉鎮巡司。
資陽縣:元省入簡州。洪武六年末(1474)復置資陽縣,來屬成都府;十年(1377)復省入簡縣,成化元年(1465) 復置資陽縣,仍屬成都府,正德八年(1513)改屬簡州。東有資陽鎮巡司,後遷資縣東南蒙溪河。
崇慶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晉原縣入州。西有清溪口巡司。
新津縣。
永康縣:元省入晉原縣,明玉珍復置永康縣屬崇慶州。洪武初年復省入崇慶州。
江源縣:元江原肥省入晉原縣,明玉珍置江源縣屬崇慶州。洪武初年復省入崇慶州。
漢 州:元[無倚郭],明玉珍復置雒縣為倚郭。洪武四年(1371)復省縣入州。東南有三水關巡司。
什邡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綿竹縣,十三年(1380)復置什邡縣,仍屬漢州。
綿竹縣。
德陽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漢州,十三年(1380)復置德陽縣,仍屬漢州。南有白馬關巡司。
綿 州:元[無倚郭]屬潼川府。洪武四年(1371)改屬成都府。十年(1377)降為綿縣,仍屬成都府,十三年(1380) 復升為綿州。東北有魏城巡司。
羅江縣:洪武六年末(1374)省入綿州,十三年(1380)復置羅江縣,仍屬綿州。西有白馬關巡司。
彰明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綿縣,十三年(1380)復置彰明縣,仍屬綿州。
茂 州:元為直隸州,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降為散州,改屬成都府,並省倚郭汶山縣入州;十六年(1383)復置汶山縣,仍為倚郭,後復省縣入州。南偏西有雞宗關巡司,東有積水關巡司,西北有魏磨關巡司。
汶川縣:宣德三年(1371)自保子岡河東徙治寒水驛。西有寒水關巡司。
威 州:元為直隸州[無倚郭],屬吐蕃宣慰司,明玉珍復置保寧縣為倚郭。洪武四年(1371)改屬成都府,二十五年(1387)復省縣入州。宣德三年(1428)自鳳坪里徙治保子岡河西,十年(1435)徙治保子岡河東千戶所城(原汶川縣城)。
保 縣:洪武六年(1373)析保寧縣置保縣,來屬威州。
通化縣:洪武四年(1371)省入保寧縣。
保寧府
保寧府:元屬廣元路。洪武四年(1371)屬行省。
閬中縣:倚郭。明玉珍自縣東白沙壩徙治府城。
蒼溪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閬中縣,十三年(1380)復置蒼溪縣,仍屬保寧府。北有八字堡巡司。
南部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閬中縣,十三年(1380)復置南部縣,仍屬保寧府。
廣元縣:元為廣元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廣元府,屬行省;九年(1376)降為廣元州,改屬保寧府,並省倚郭綿谷縣入州;十三年(1380)復置綿谷縣,仍為倚郭;二十二年(1389)復省綿谷縣入州,並降州為廣元縣,仍屬保寧府。
昭化縣:元屬廣元路。洪武十年(1377)省入廣元州,十三年(1380)復置昭化縣,直屬保寧府。
劍 州:元屬廣元路。洪武六年(1373)改屬保寧府,並省倚郭普安縣入州;九年(1376)省,十三年(1380)復置劍州,仍屬保寧府。
梓潼縣:洪武九年(1376)直屬保寧府,十三年(1380)復改屬劍州。
巴 州:元屬廣元路。洪武九年(1376)省倚郭化城縣入州,並降州為巴縣,改屬保寧府;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 巴州。北有米倉關巡司駐小巴山巔,後遷大巴山下,又廢。
通江縣:元末置通江縣屬巴州。洪武九年(1576)改屬保寧府,洪武年間自趙口坪徙今治,正德九年(1514)復改屬巴州。北有蒙壩、羊圈山巡司。
南江縣:元為難江縣省入化城縣。正德十一年(1516)置南江縣,來屬巴州。東北有大壩巡司。
曾口縣:元末廢。
順慶府
順慶府:元為順慶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順慶路,屬行省。
南充縣:倚郭。洪武年間自縣北之北津渡徙治府城。北有北津渡巡司。
西充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南充縣,十三年(1380)復置西充縣,仍屬順慶府。
蓬 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相如縣入州。
營山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蓬州,十三年(1380)復置西充縣,仍屬蓬州。
儀隴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蓬州,十三年(1380)復置儀隴縣,仍屬蓬州。
廣安州:元為廣安府。洪武四年(1371)降為廣安州,仍屬順慶府;十年(1377)省倚郭渠江縣入州。
岳池縣。
渠 縣:元為渠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流江縣入州②;九年(1376)降為渠縣,改屬廣安州。
鄰水縣:元省入大竹縣。成化元年(1465)復置大竹縣,來屬廣安州。
大竹縣:元屬渠州。洪武九年(1376)改屬廣安州。
夔州府
夔州府:元為夔州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夔州府,屬行省;九年(1376)降為夔州,改屬重慶府,十年(1377)升為
直隸州,十三年(1380)復升為夔州府。
奉節縣:倚郭。洪武九年(1376)省入夔州,十三年(1380)復置奉節縣,仍為倚郭。南有尖山巡司,縣境有金子山巡司。
巫山縣:
大昌縣:元省入大寧州。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大昌縣,來屬夔州府。縣境有當陽鎮巡司。
大寧縣:元為大寧州[無倚郭]。洪武九年(1376)降為大寧縣,仍屬夔州。東北有袁溪巡司。
雲陽縣:元為雲陽州[無倚郭]。洪武六年末(1374)降為雲陽縣,仍屬夔州府。西北有五溪巡司,北有鐵檠巡司。
萬 縣:元為萬州[無倚郭]。洪武六年末(1374)降為萬縣,仍屬夔州府。西南有武寧、銅鑼關巡司。
開 縣:元為開州[無倚郭]。洪武六年(1373)降為開縣,仍屬夔州府。
梁山縣:元為梁山州倚郭。洪武六年末(1374)梁山州廢,縣直屬夔州府;十年(1377)改屬重慶府忠州,十三年(1380)復改屬夔州府。
新寧縣:元屬達州。洪武四年(1371)改屬重慶府,十年(1377)省入梁山縣,十三年(1380)復置新寧縣,改屬夔州府。
建始縣:元屬施州。洪武四年(1371)直屬夔州府,十四年(1381)復改屬施州,二十三年(1390)復直屬夔州府。
武寧縣:元屬萬州。洪武四年(1371)省入萬州,設武寧巡司。
達 州:洪武九年(1376)省倚郭通川縣入州,並降州為達縣,仍屬夔州;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達州。土副巡檢司駐南昌灘。
東鄉縣:元省入通川縣。成化元年(1465)復置東鄉縣,來屬夔州府,正德九年(1514)改屬達州。
太平縣:正德十年(1515)析東鄉縣置太平縣,來屬達州。東南有明通巡司。
石砫宣慰司:元石砫軍民宣撫司,明玉珍降為石砫安撫司。洪武八年(1375)升為石砫宣撫司,同年自水車壩徙治獅子壩,改屬重慶衛;嘉靖四十二年(1563)改屬夔州府,天啟六年(1621)升為石砫宣慰司。
重慶府
重慶府:元為重慶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重慶府,屬行省。
巴 縣:倚郭。東北有大紅江巡司。
江津縣:南偏東有清平巡司。
壁山縣:元省入巴縣。成化十九年(1483)析巴縣復置壁山縣,來屬重慶府。北有壁山巡司。
永川縣:元省入銅梁縣。洪武六年末(1374)析巴縣復置永川縣,來屬重慶府。
榮昌縣:元昌元縣省入銅梁縣,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置昌寧縣,來屬重慶路。洪武六年末(1374)改置榮昌縣。
大足縣:元省入銅梁縣,明玉珍復置大足縣,來屬合州。洪武四年(1371)直屬重慶府。
安居縣:成化十七年(1481)析銅梁、遂寧二縣置安居縣,來屬重慶府。
綦江縣:元為南平綦江蠻夷軍民長官司屬播州宣撫司,明玉珍改置綦江縣。洪武四年(1371)改屬重慶府。南有東溪巡司,後遷縣南偏東趕水鎮。
南川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綦江縣,十三年(1380)復置南川縣,仍屬重慶府。
長壽縣:元為樂溫縣省入涪州。至正二十三年(1663)明玉珍於舊治西南置長壽縣,屬涪州。洪武六年(1373)直屬重慶府。
黔江縣:元屬紹慶直隸府。洪武五年末(1373)省入彭水縣,十四年(1381)復置黔江縣,改屬重慶府。
合 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省倚郭石照縣入州。
銅梁縣:
定遠縣:嘉靖三十年(1551)自女菁平徙治廟兒壩(貓兒壩)。
忠 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臨江縣入州。西有臨江巡司。
酆都縣:元為豐都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涪州,十三年(1380)置酆都縣,仍屬忠州。縣境有沙子關巡司。
墊江縣:元省入豐都縣,明玉珍復置墊江縣,來屬忠州。
南賓縣:洪武十四年(1381)省入豐都縣、石砫宣撫司。
涪 州:元[無倚郭]。
武隆縣:元為武龍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彭水縣,十三年(1380)置武隆縣,仍屬涪州。
彭水縣:元為紹慶直隸府倚郭。洪武四年(1371)紹慶府廢,改屬重慶府;洪武十年(1377)改屬涪州。
遵義軍民府
遵義軍民府:元為播州宣慰司。洪武五年(1572)屬行省,十五年(1382)改屬貴州都司,二十七年(1394)復改屬布政司;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置遵義軍民府,並徙治宣慰司西白田壩。
遵義縣:倚郭。元為播川縣。洪武五年(1572)改置播州長官司,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置遵義縣,隨府徙治白田壩,為倚郭。
桐梓縣:萬曆二十九年(1601)於故夜郎縣望草地置桐梓縣,來屬遵義府。
真安州:元珍州思寧蠻夷軍民長官司,明玉珍改置真州。洪武十七年(1384)改置真州長官司,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置真安州。
綏陽縣:萬曆二十九年(1601)於故綏陽縣地置綏陽縣,來屬真安州。
仁懷縣:萬曆二十九年(1601)於故懷陽縣地置仁懷縣,來屬真安州。
敘州府
敘州府:元為敘州路。洪武六年(1373)改置敘州府,屬行省。
宜賓縣:倚郭。西北有宣化巡司,西南有橫江鎮巡司。
南溪縣:
慶符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宜賓縣,十三年(1380)復置慶符縣,仍屬敘州府。
富順縣:元為富順州[無倚郭]。六年(1373)降為富順縣,仍屬敘州府。東南有趙化鎮巡司。
長寧縣:元為長寧州[無倚郭]屬馬湖路。洪武五年(1372)降為長寧縣,改屬敘州府。東偏南有梅洞堡巡司。
興文縣:元為戎州[無倚郭]屬馬湖路。洪武四年(1371)降為戎縣土縣,改屬敘州府;萬曆二年(1574)改置興文縣。東北有板橋巡司,後遷縣境兩河口,仍名板橋巡司。
隆昌縣:隆慶元年(1567)析富順、榮昌二縣及瀘州於富順縣隆橋馬驛置隆昌縣,來屬敘州府。
宣化縣:洪武四年(1371)省入宜賓縣,設宣化巡司。
高 州:元為高州[無倚郭],屬敘南宣撫司。洪武五年(1372)降為高縣,改屬敘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復升為高州,自懷遠寨徙治中壩。南有江口巡司。
筠連縣:元為筠連州屬永寧路。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騰川縣入州,並降州為筠連縣,改屬敘州府;十年(1377) 省入高縣,十三年(1380)復置筠連縣,仍屬敘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改屬高州。東南有三岔巡司。
珙 縣:元為下羅計長官司屬敘南宣撫司,明玉珍改置珙州[無倚郭]。洪武四年(1371)降為珙縣,改屬敘州府;
十年(1377)省入高縣,十三年(1380)復置珙縣,仍屬敘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改屬高州。南有鹽水壩巡司,後遷縣境歇馬堡,仍名鹽水壩巡司。
永寧宣撫司:元為永寧路。洪武七年(1374)改置永寧長官司,屬行省;八年(1375)升為永寧宣撫司,十五年(1382)
自納溪水西徙治納溪水東,天啟三年(1623)廢入敘州府,設敘永同知。
太平長官司:元為大壩軍民府。洪武年間廢,成化四年(1468)置太平長官司,來屬永寧宣撫司。
龍安府
龍安府:元為龍州[無倚郭]屬廣元路,明玉珍改置龍州宣慰司。洪武六年自雍村徙治青川所城,同年末(1374)復改
置龍州,仍屬廣元府,九年(1376)改屬保寧府,十四年(1381)改置松潘安撫司,二十年(1387)復改置龍州;
二十二年(1389)改置龍州軍民千戶所,徙治盤龍壩箭樓山麓,二十八年(1395)改置龍州軍民衛,後復改置
龍州,仍屬保寧府;宣德七年(1432)改置龍州宣撫司,屬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末(1567)改置龍安府。
平武縣:倚郭。萬曆十八年(1590)置寧武縣為倚郭,後更名平武縣。東北有明月關巡司。
江油縣:元省入龍州,明玉珍復置江油縣,來屬保寧府。洪武十年(1377)省江油縣入梓潼縣,十三年(1380)復
置江油縣,改屬保寧府劍州,嘉靖四十五年末(1567)改屬龍安府。
石泉縣:元屬成都路安州。洪武七年(1374)直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末(1567)改屬龍安府。東有馬坪口巡司。
馬湖府
馬湖府:元為馬湖路。洪武四年末(1372)改置馬湖土府,弘治八年(1495)改置馬湖府。
屏山縣:倚郭。萬曆十七年(1589)置屏山縣,為倚郭。東有悔泥溪巡司。
泥溪長官司:元泥溪為倚郭。洪武四年末(1372)內附,萬曆十七年(1589)徙治屏山縣西。
平夷長官司:洪武四年末(1372)內附,萬曆年間徙治金沙江北。
蠻夷長官司:洪武四年末(1372)內附,南有戎寧巡司。
沐川長官司:洪武四年末(1372)改置沐川州,尋復改置沐川長官司。
雷波長官司:洪武四年末(1372)內附,二十六年(1393)廢。
鎮雄府/鎮雄軍民府
鎮雄府:元為芒部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芒部府,屬雲南布政司,同年徙治納沖南七里;十六年(1383)改屬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置芒部軍民府,成化年間徙治納沖,嘉靖五年(1526)更名鎮雄軍民府,萬曆三十七年(1609)改置鎮雄府。
本 轄:
強 州:元[無倚郭]。洪武十七年(1384)之後廢。
白水江簸酬長官司:正德十六年(1521)置白水江簸酬長官司。
懷德長官司:嘉靖五年(1526)升卻佐寨置懷德長官司。
威信長官司:嘉靖五年(1526)升母響寨置威信長官司。
歸化長官司:元為益良州[無倚郭]。洪武十七年(1384)之後廢;嘉靖五年(1526)升夷良寨置歸化長官司。
安靜長官司:嘉靖五年(1526)升卻落角置安靜長官司。
烏蒙軍民府
烏蒙軍民府:元為烏蒙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烏蒙府,屬雲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屬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置烏蒙軍民府。
本 轄:
歸化州:洪武十五年(1382)置歸化州,尋廢。
烏撒軍民府
烏撒軍民府:元為烏撒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烏撒府,屬雲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屬布政司,十七年(1384)
改置烏撒軍民府。
本 轄:西有可渡河、趙班巡司,府境有阿赫關、鄔撒巡司。
阿都府:元為阿頭部屬烏撒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屬芒部府,十七年(1384)置阿都府,後廢入烏撒軍民府。
東川軍民府
東川軍民府:元為東川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東川府,屬雲南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置東川軍民府,改屬布政司;二十一年(1388)廢,二十六年(1393)復置東川軍民府,尋自府西南馬鞍山徙治萬額山南。
潼川州
潼川州:元為潼川直隸府。洪武九年(1376)降為潼川直隸州,並省倚郭郪縣入州。
射洪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鹽亭縣,十三年(1383)復置射洪縣,仍屬潼川州。
中江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潼川州,十三年(1383)復置中江縣,仍屬潼川州。
鹽亭縣。
遂寧縣:元為遂寧州,明玉珍省倚郭小溪縣入州。洪武九年(1376)降為遂寧縣,仍屬潼川州。
蓬溪縣:元屬遂寧州,洪武九年(1376)直屬潼川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遂寧縣,十三年(1383)復置蓬溪縣, 自縣東北故城徙今治,仍屬潼川州。
安岳縣:元省入小溪縣,明玉珍復置安岳縣,來屬潼川府。洪武四年(1371)置普州,為倚郭;九年(1376)普州廢,縣直屬潼川州。
樂至縣:元省入小溪縣,明玉珍其地改屬安岳縣。成化元年(1465)復置樂至縣,來屬潼川州,正德九年(1514)屬成都府簡州,嘉靖元年(1522)復改屬潼川州。
眉州
眉 州:元[無倚郭]屬嘉定路。洪武九年(1376)降為眉縣,仍屬嘉定州;十三年(1380)復升為眉州直隸州,屬布政司。東南有魚耶鎮巡司。
彭山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眉縣,十三年(1383)復置彭山縣,仍屬眉州。
丹稜縣:元省入眉州。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丹稜縣,來屬嘉定府;洪武九年(1376)直屬嘉定州,十年(1377) 省入眉縣,十三年(1380)復置丹稜縣,改屬眉州。
青神縣:洪武九年(1376)直屬嘉定州,十年(1377)省入嘉定州,十三年(1380)復置青神縣,復改屬眉州。東有犁頭灣巡司。
邛州
邛 州:元[無倚郭]屬嘉定路。洪武九年(1376)降為邛縣,仍屬嘉定州;成化十九年(1483)復升為邛州直隸州,屬布政司。西南有夾門關巡司;西偏北有火井壩巡司,後遷州南二十五里。
大邑縣:洪武九年(1376)直屬嘉定州,十年(1377)省入邛縣,十三年(1380)復置大邑縣,仍屬嘉定州;成化十九年(1483)復改屬邛州。
蒲江縣:元省入邛州。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蒲江縣,來屬嘉定府;成化十九年(1483)改屬邛州。西有雙路巡司。
嘉定州
嘉定州:元為嘉定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嘉定府,屬行省;九年(1376)降為嘉定直隸州,並省倚郭龍游縣入州。東南有金石井巡司,後廢。
峨眉縣:西南有中鎮巡司,後遷縣境大圍山。
夾江縣。
洪雅縣:元省入夾江縣。成化十八年(1482)復置洪雅縣,來屬嘉定州。西有竹箐山巡司。
犍為縣:洪武年間自玉津鎮徙治懲非鎮。縣境有四望溪口巡司,北有石馬關巡司。
榮 縣:元為榮州省入龍游縣。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榮州,來屬嘉定府,九年(1376)降為榮縣。
威遠縣:元省入龍游縣。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威遠縣,來屬嘉定府;十年(1377)省入榮縣,十三年(1380)復置威遠縣,仍屬嘉定府。
瀘州
瀘 州:元[無倚郭]屬重慶路。洪武六年(1373)升為直隸州,屬行省;洪武年間自州東茜草壩徙今治。西南有石棚鎮巡司,北偏西有李市鎮巡司。
納溪縣:縣境有納溪口巡司。
江安縣:南有板橋巡司。
合江縣:洪武初年自神臂山南徙治安樂山麓。
九姓長官司:元為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所。洪武六年末(1374)改置九姓長官司,八年(1375)改屬永寧宣撫司;天啟六年(1626)改屬瀘州。
雅州
雅 州:元為直隸州[無倚郭],屬朵甘思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屬行省,並省倚郭嚴道縣入州。
名山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雅州,十三年(1383)復置名山縣,仍屬雅州。
滎經縣:明玉珍省入嚴道縣。洪武初年復置滎經縣,仍屬雅州。
蘆山縣:元為盧山縣省。洪武六年末(1474)置蘆山縣,來屬雅州。西北有臨關巡司。
百丈縣:洪武四年(1371)省入名山縣。
平茶洞長官司:元為溶江芝子平茶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洪武八年(1375)分置平茶洞長官司,改屬酉陽宣撫司;十七年(1384)直屬布政司。
客寨副長官司:洪武初年置客寨副長官司。
黎州安撫司
元為黎州直隸州,屬朵甘思宣慰司。洪武五年(1372)省倚郭漢源縣入州,永樂年間廢。洪武八年(1375)於黎州西南置黎州長官司,屬行省,十一年(1378)升為黎州安撫司,萬曆二十四年(1596)改置黎州守御軍民千戶所,改屬都司。
永寧宣撫司
元至正中改永寧路置。明初改為安撫司,洪武八年(1375年)復為宣撫司。治今四川省敘永縣永寧河東。天啟三年(1623年)省入敘州府。
天全六番招討司
元為六番招討司。洪武六年末(1374)更名天全六番招討司,屬四川行省,二十一年(1388)改屬都司;正德十五年(1520)析蘆山縣婁關和太平山來屬。
松潘衛
元為松州,屬吐蕃宣慰司松潘疊宕威茂州宣撫司。洪武二十年(1387)廢。洪武十一年(1378)置松州衛,十三年(1380)廢,尋復置松州衛,二十年(1387)松州廢,改置松潘等處軍民衛;嘉靖二十四年(1563)改置松潘衛。
八朗安撫司:永樂十四年(1416)置。
麻兒匝安撫司:宣德二年(1427)置。
阿角寨安撫司:正統五年(1440)置。
芒兒者安撫司:正統五年(1440)置。
思囊曰安撫司:正統十一年(1446)置。
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1435)置。
潘乾寨長官司:正統五年(1440)置。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蠟匝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白馬路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山洞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阿昔洞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北定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於北定關置。
麥匝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者多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牟力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班班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祈命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勒都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包藏先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
阿思簇長官司:宣德十年(1435)置。
疊溪軍民千戶所
疊溪軍民千戶所:洪武十一年(1378)置疊溪右千戶所於古翼州,屬茂州衛;二十五年(1392)更名疊溪守御軍民千戶所,直屬都司。
疊溪長官司:永樂四年(1407)於疊溪千戶所城置疊溪長官司。
郁即長官司:永樂四年(1407)於疊溪千戶所西北置郁即長官司。
四川都司:洪武四年(1371)置四川都衛,治成都府,八年(1375)改置四川都指揮使司。
成都中衛:倚郭。洪武八年(1375)置成都中衛於成都府。
成都左衛:倚郭。洪武四年(1371)置成都左衛於成都府,後廢。
成都右衛:倚郭。洪武四年(1371)置成都右衛於成都府。
灌縣千戶所:景泰六年(1455)置灌縣守御千戶所於灌縣。
成都前衛:倚郭。洪武四年(1371)置成都前衛於成都府。
成都後衛:倚郭。洪武四年(1371)置成都後衛於成都府。
寧川衛:洪武十一年(1378)置寧川衛於成都府。
重慶衛:洪武六年(1373)置重慶衛於重慶府。
黔江千戶所:洪武十一年(1384)置黔江守御千戶所於黔江縣。
酉陽宣慰司:元為酉陽州[無倚郭]屬懷德府。洪武五年(1372)廢。洪武五年(1372)於酉陽州置酉陽宣慰司,八年(1375)降為酉陽宣撫司,屬都司,永樂十六年(1418)改屬重慶衛,天啟元年(1621)復升為宣慰司。司境有寧俊江巡司。
石耶洞長官司:元為石耶洞軍民府屬懷德府。洪武八年(1375)改置石耶洞長官司,屬酉陽宣撫司。
地壩副長官司:永樂年間析石耶洞長官司置地壩副長官司。
邑梅洞長官司:元為佛鄉洞長官司屬懷德府,明玉珍改置邑梅沿邊溪洞軍民府。洪武八年(1375)改置邑梅洞長官司,屬酉陽宣撫司;十年(1377)自阿魯徙治凱堡,建文元年(1399)復徙治阿魯,永樂初年徙治邑梅。
俊倍洞副長官司:永樂年間改俊倍洞千戶置俊倍洞副長官司。
麻兔洞長官司:洪武八年(1375)置麻兔洞長官司,後廢。
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元為溶江芝子平茶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洪武八年(1375)分置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改屬思南宣慰司;十七年(1384)直屬布政司,嘉靖二十五年(1546)徙治酉陽宣撫司上濟里,尋省入酉陽宣撫司。
利州衛: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利州衛於廣元縣。
茂州衛:洪武十一年(1378)置茂州衛於茂州。
威州千戶所:洪武十八年(1385)置威州守御千戶所於威州。
隴木頭長官司:洪武七年(1374)置隴木頭長官司於茂州東北。
靜州長官司:洪武七年(1374)置靜州長官司於茂州東北。
岳希蓬長官司:洪武七年(1374)置岳希蓬長官司於茂州西。
松潘衛:元為松州屬吐蕃宣慰司松潘疊宕威茂州宣撫司。洪武二十年(1387)廢。洪武十一年(1378)置松州衛,十三年(1380)廢,尋復置松州衛,二十年(1387)松州廢,改置松潘等處軍民衛;嘉靖二十四年(1563)改置松潘衛。
小河千戶所:宣德四年(1429)置小河守御千戶所於涪水北。
八朗安撫司:永樂十四年(1416)置八郎安撫司。
麻兒匝安撫司:宣德二年(1427)置麻兒匝安撫司。
阿角寨安撫司:正統五年(1440)置阿角寨安撫司。
芒兒者安撫司:正統五年(1440)置芒兒者安撫司。
思囊曰安撫司:正統十一年(1446)置思囊曰安撫司。
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1435)置阿用簇長官司。
潘乾寨長官司:正統五年(1440)置潘乾寨長官司。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占藏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白馬路簇長官司。
山洞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阿昔洞簇長官司。
北定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於北定關置北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牟力結簇長官司。
班班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祈命簇長官司。
勒都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勒都簇長官司。
包藏先結簇長官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包藏簇長官司。
阿思簇長官司:宣德十年(1435)置阿思簇長官司。
潘州衛:元為潘州屬吐蕃宣慰司松潘疊宕威茂州宣撫司。洪武十一年(1378)置潘州衛,三年(1380)廢,尋復置潘州衛,二十年(1387)省入松州衛。
敘南衛:洪武四年(1371)置敘南千戶所於敘州府,十年(1377)升置敘南衛。
建武千戶所:萬曆元年(1573)置建武守御千戶所於興文縣西南武寧城。
瀘州衛: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瀘州衛於瀘州,成化四年(1468)徙治瀘州西南渡船鋪。
岩州衛:洪武年間置岩州衛於雅州西,後廢。
成都左護衛:明初置成都左護衛(屬王府)。
成都右護衛:明初置成都右護衛(屬王府),後更名龍虎左衛,為在京衛。
成都中護衛:明初置成都中護衛(屬王府),後更名豹韜左衛,為在京衛。
蜀府儀衛司:
壽府儀衛司:後廢。
壽府群牧所:後廢。
保寧千戶所:洪武四年(1371)置保寧守御千戶所於保寧府。
青川千戶所:洪武七年(1374)置青川守御千戶所於故青川縣。
廣安千戶所:洪武年間置廣安守御千戶所於廣安州,後廢;宣德八年(1433)復置廣安守御千戶所。
雅州千戶所:洪武四年(1371)置雅州守御千戶所於雅州。
黎州軍民千戶所:元為黎州直隸州,屬朵甘思宣慰司。洪武五年(1372)省倚郭漢源縣入州,永樂年間廢。洪武八年(1375)於黎州西南置黎州長官司,屬行省,十一年(1378)升為黎州安撫司,萬曆二十四年(1596)改置黎州守御軍民千戶所,改屬都司。
黎州土千戶所:萬曆二十四年(1596)置黎州土千戶所於大田壩。
疊溪軍民千戶所:洪武十一年(1378)置疊溪右千戶所於古翼州,屬茂州衛;二十五年(1392)更名疊溪守御軍民千戶所,直屬都司。
疊溪長官司:永樂四年(1407)於疊溪千戶所城置疊溪長官司。
郁即長官司:永樂四年(1407)於疊溪千戶所西北置郁即長官司。
大渡河千戶所:洪武十五年(1382)置大渡河守御千戶所於大渡河,後徙治黎州安撫司。
浦江關軍民千戶所:[建制不詳],明置浦江關軍民千戶所,後廢。
天全六番招討司:元為六番招討司。洪武六年末(1374)更名天全六番招討司,屬四川行省,二十一年(1388)改屬都司;正德十五年(1520)析蘆山縣婁關和太平山來屬。
安寧宣撫司:成化十三年(1477)置安寧宣撫司。
懷遠長官司:成化十三年(1477)置懷遠長官司。
宣化長官司:成化十三年(1477)置宣化長官司。
四川行都司:元屬雲南行省。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治建昌衛。
建昌軍民衛:元為建昌路,倚郭建安州[無倚郭]、永寧州[無倚郭]。洪武十五年(1382)路改置建昌府,同年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五年(1392)府廢,二十七年(1394)建安州、永安州俱廢入建昌衛。洪武十五年(1382)置建昌衛,屬雲南都司,同年改屬四川都司,二十五年(1392)改置建昌軍民衛,二十七年(1394)改屬行都司。北有瀘湖巡司,南有麻剌巡司;又西南有打沖河巡司,後廢;東南有白水巡司,後廢;東有龍溪巡司,後廢。
禮州中中千戶所:元為禮州[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廢入禮州中中千戶所。洪武十五年(1382)置禮州守御中中千戶所。
禮州後千戶所:洪武十五年(1382)置禮州守御後千戶所。
打沖河中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打沖河守御中前千戶所於打沖河東。
德昌千戶所:元為德州[無倚郭]屬德昌路。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入德昌千戶所。洪武十五年(1382)置德昌守御千戶所。
昌州長官司:元為昌州[無倚郭],為德昌路倚郭。洪武十五年(1382)路改置德昌府,同年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七年(1394)府廢,州改置昌州長官司,改屬建昌衛。
威龍長官司:元為威龍州[無倚郭]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1382)更名威隆州,二十七年(1394)改置威龍長官司, 改屬建昌衛。
普濟長官司:元為普濟州[無倚郭]屬德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普濟長官司,改屬建昌衛。
建昌土衛:洪武十五年(1382)置建昌土衛,萬曆年間廢。
里 州:元[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廢入建昌衛。
闊 州:元[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廢入建昌衛。
瀘 州:元[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廢入建昌衛。
隆 州:元[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1382)廢。
碧舍縣:元為北社縣屬永寧州。洪武十五年(1382)更名碧舍縣,二十七年(1394)省入建昌衛。
瀘沽縣:元屬禮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省入禮州中中千戶所,後設瀘沽巡司。
建昌前衛: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前衛於建昌衛城,屬四川都司,同年改屬行都司,萬曆三年(1575)廢。
寧番軍民衛:元為蘇州[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蘇州衛,屬四川都司,二十五年(1392)蘇州廢,改置蘇州軍民衛;二十六年(1393)更名寧番軍民衛,二十七年(1394)改屬行都司。
冕山橋後千戶所:正統六年(1441)置冕山橋守御後千戶所于冕山堡。
中 縣:元直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屬永寧州,十七年(1384)改屬蘇州,二十七年(1394)廢入寧番衛。
越巂軍民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越巂軍民衛於邛部州西南,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1394)改屬行都司。
鎮西後千戶所:弘治年間置鎮西守御後千戶所于越巂衛北。
邛部長官司:元為邛部州[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1394)升為邛部軍民府,後仍降為邛部州,改屬越巂軍民衛,永樂元年(1403)改置邛部長官司。
鹽井軍民衛:元為柏興直隸府。洪武十五年(1382)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降為柏興直隸州,並省倚郭閏鹽縣入州;二十六年(1393)州廢。
並置鹽井軍民衛於故州城東,改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1394)改屬行都司。
打沖河中左千戶所:洪武三十年(1397)置打沖河守御中左千戶所於打沖河所城。
馬剌長官司:永樂五年(1407)置馬剌長官司。
金 縣:洪武十七年(1384)廢入柏興州。
會川軍民衛:元為會川路,倚郭武安州[無倚郭]。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會川府,同年改屬四川布政司,並降州為武安縣,二十四年(1391)復升縣為武安州;二十六年(1393)府廢;二十七年(1394)復置會川府,同年復廢,並廢武安州入會川衛。洪武十五年(1382)置會川守御千戶所於會川府北,屬建昌衛;二十五年(1392)改置會川守御軍民千戶所,同年升為會川軍民衛,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1394)改屬行都司。南有搭甲渡巡司。
迷易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末(1393)置迷易守御千戶所於撒連街。
永昌州:元[無倚郭]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1382)降為永昌縣,二十四年(1391)復升為永昌州,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黎溪州:元[無倚郭]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1382)降為永昌縣,二十四年(1391)復升為黎溪州,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姜 州:元[無倚郭]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1381)改屬東川府,二十一年(1388)改屬會川府,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會理州:元[無倚郭]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1381)改屬東川府,二十一年(1388)復改屬會川府,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麻龍州:元[無倚郭]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1381)改屬東川府,二十一年(1388)復改屬會川府,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通安州:元[無倚郭]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1381)改屬東川府,二十一年(1388)復改屬會川府,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麻龍縣:元屬會川路。洪武十七年(1383)改屬麻龍州,二十七年(1394)廢入會川衛。
明代部分地名考:
潘州衛:今若爾蓋肥求吉鄉境; 岩州衛:今瀘定縣安嵐;
小河所:今平武縣小河鄉; 疊溪所/疊溪長官司:今茂縣疊溪鎮疊溪古城;
青川所:今青川縣青溪鎮; 禮州中中所/禮州後所:今西昌市禮州鎮;
德昌所:今德昌縣; 打沖河中前所/打沖河中左所:今西昌市西南境;
冕山橋後所:今喜德縣冕山鎮; 鎮西後所:今甘洛縣海棠鎮;
迷易所:今米易縣;
八朗安撫司:[不詳]; 麻兒匝安撫司:今馬爾康縣;
阿角寨安撫司:[不詳]; 芒兒者安撫司:今松潘縣上八寨鄉;
思囊曰安撫司:今平武縣西北境;
泥溪長官司(泥溪):今屏山縣泥溪鎮; 平夷長官司:今屏山縣新安鎮;
蠻夷長官司:今屏山縣新市鎮; 沐川長官司:今沐川縣;
雷波長官司:今雷波縣; 白水江簸酬長官司:
懷德長官司:今彝良縣奎香鄉; 威信長官司:今彝良縣;
歸化長官司:今鎮雄縣母享鎮; 安靜長官司:今彝良縣舊城鎮;
九姓長官司:今敘永縣西北同心村; 太平長官司:今敘永縣大壩鎮;
平茶洞長官司:今秀山縣境內高秀; 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
石耶洞長官司:今秀山縣石耶鎮; 邑梅洞長官司(阿魯):今秀山縣鐘靈鄉;
邑梅洞長官司(凱堡): 邑梅洞長官司(邑梅):今秀山縣梅江鎮;
麻兔洞長官司:
隴木頭長官司:今茂縣石鼓鄉隴木頭; 靜州長官司:今茂縣鳳儀鎮靜州村;
岳希蓬長官司:今茂縣石鼓鄉大宋渠; 阿用簇長官司:[不詳];
潘乾寨長官司:[不詳];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今迭部縣東南卓藏;
蠟匝簇長官司:今舟曲縣西北立即簇; 白馬路簇長官司:今九寨溝縣南境;
山洞簇長官司:[不詳]; 阿昔洞簇長官司:今若爾蓋縣阿西鄉;
北定簇長官司:今松潘縣東南北定; 麥匝簇長官司:今黑水縣麥扎鄉;
者多簇長官司:[不詳]; 牟力結簇長官司:今松潘縣牟尼鄉;
班班簇長官司:[不詳]; 祈命簇長官司:今松潘縣北祈命;
勒都簇長官司:[不詳]; 包藏先結簇長官司:[不詳];
阿思簇長官司:今松潘縣北阿思;
郁即長官司:今茂縣疊溪鎮西北15里;
昌州長官司:今德昌縣王所鄉昌州村; 威龍長官司:今米易縣掛榜鎮威龍村;
普濟長官司:今米易縣普威鎮; 邛部長官司:今越西縣東北邛部;
馬喇長官司:今攀枝花市仁和區同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