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半個多世紀以來,我校高分子學科蓬勃發展。20世紀50年代,先後創建了皮革毛皮及鞣皮劑工學、塑膠工學、化學纖維、合成橡膠四個本科專業,並於1957年開始在國內率先招收研究生。1964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高分子研究所(1984年經國家教育部審定)。1961年組建了國內第一個高分子化工系(1979年更名為高分子材料系)。1981年在全國首批獲得高分子材料學科碩、博士學位授予權。
隨著我校高分子學科的不斷發展,1986年原高分子材料系分解重組並構成了四系一所(高分子材料系、塑膠工程系、化學纖維繫、皮革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的宏大學科體系。1991年建立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998年,塑膠工程系和高分子材料系合併成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1年7月學校決定以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主體,歸併原紡織工程學院的化學纖維專業方向和原化學工程學院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教研室,組建成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科學系、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塑膠工程及機械研究所)、醫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系、化學纖維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室等教學科研機構。
學院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水平卓然。現有在崗教職工1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骨幹教師計畫人選8人,教授、研究員32人,博士生導師2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56人,教師中有55人具有博士學位、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學院辦學體系健全,教學經驗豐富,現為教育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本科現設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專業,並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辦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設有材料學(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複合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個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5個學科點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五十年來為國家培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門人才近10000人,為國內其它高校培訓師資100多人。2005年秋統計有在校學生1693人,其中:
本科生1249人、
碩士生312人、
博士生94人、工程碩士生38人。
學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為主體的學科群,研究領域覆蓋了聚合物結構與性能、合成與改性、製備與成型(工藝、設備、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開發與套用。研究的材料種類包括:通用塑膠、工程塑膠、特種工程塑膠、複合材料、化學纖維、精細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天然高分子、醫用高分子材料、組織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農業、建築、航空、航天、汽車、微電子、交通運輸、輕工、紡織、醫療、環保、軍工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院科學研究成績斐然,2001-2005年,承擔國家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863"項目、"973"項目)和省部級項目87項,國際合作項目12項 ,軍工和企業委託協作項目208項,進校科研經費達6278.5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1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錄280篇、EI收錄221篇),獲準授權發明專利97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學院十分重視學術交流與合作,同國內外許多著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在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前沿領域進行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
進入新世紀,學院將抓住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契機,為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而努力奮鬥。
四川大學高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建於
四川大學(成都科技大學),是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建設的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並被認定為其中7個試點實驗室之一。1995年4月通過國家驗收,1996年2月正式批准向國內外開放。實驗室的創始人和學術帶頭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僖教授,建有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實驗室結合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高分子材料學科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高分子材料的成型理論和技術、高分子材料生產與套用中的工程技術問題,面向國內、國際,套用新技術開發新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對外開放和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