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文藝學

四川大學文藝學學科現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其歷史悠久,其前身是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光潛先生曾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文藝理論家羅念生先生曾在此從事教學與文藝學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大學文藝學
  • 特點:歷史悠久
  • 性質:國家重點學科
  • 所屬院校:四川大學
學科介紹,研究特色,學術隊伍,學術研究,

學科介紹

著名學者楊明照先生長期致力於《文心雕龍》研究,促進了文藝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自從1981年獲得招收文藝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以來,該學科學術帶頭人楊明照先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藝學研究者。唐正序教授在文藝學研究、教材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20多年來在楊明照、曹順慶馮憲光等學術帶頭人的帶動下,在中外當代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中外比較文論、文化批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創辦的學術刊物《中外文化與文論》已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收錄為CSSCI來源集刊。
四川大學文藝學

研究特色

本學科具有鮮明的研究特色:一是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該研究方向對馬克思美學進行現代性闡釋,對20世紀國馬克思主義文論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尤其是審美意識形態的文本分析,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二是文藝美學研究,此方向主要研究現代中國與西方文藝美學。探討中國文藝美學的獨特建構,挖掘古代文藝美學在當代文學理論與美學建構的重要意義。探討文學感受與現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演變,展開中外文學理論的交流融合與現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獨創性研究,推進中國現當代文藝美學專題研究,引進、接受和運用西方20世紀文藝美學等方面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在巴赫金研究、俄國現實主義與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方面探討中西文藝美學的差異及其內在的關聯。三是文藝與傳媒研究,主要研究文藝學與傳媒的理論,對西方相關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從較高學理層面整合文藝學與傳媒理論,思考中國文學與傳媒的深層次聯繫。深化當前重要文化現象分析,尤其是重視文化與傳媒研究,深化對影視文藝學的理論建設,深化對電視文化現象的闡釋與理論研究。

學術隊伍

該學科具有一支學術實力雄厚、老中青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配置整齊的學術隊伍。教育部長江學者、博士生導師曹順慶教授在中國古代文論、比較詩學領域史論結合,中外融合,獨具特色,居於本門學科最前沿,為國內外同行專家所矚目。學術帶頭人馮憲光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李益蓀教授,在國內中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研究中追蹤前沿問題,有突出成果。中外文論專家、博士生導師趙毅衡教授在中外文藝理論研究及譯介方面成就卓著,博士生導師閻嘉教授、吳興明教授,以及馮川教授、馬睿教授、劉文勇教授、傅其林教授、張怡副教授等著力研究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新傳統,研究並翻譯當代西方文論重要著作,成為目前國內介紹當代國外文論的學術群體。

學術研究

2001年以來,該學科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本體論形態研究”、“馬克思的‘藝術生產’理論和當代中國文學的深層轉型”、“現代中國文學觀念的起源與演變”、“中外文論比較研究”等的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靈驗論研究”、“中國新文學現代性與民族性相互關係研究”等的研究,目前在研國家級項目有“比較研究:詩意論與詩言意義論”、“布迪厄文論研究”等多項,教育部重大項目“當代全球化語境中的中西文藝美學比較”、規劃項目“傳媒對公共情緒的宣導撫慰功能在西部地區的特殊作用”等8項,出版了《審美意識形態的文本分析》、《馬克思美學的現代闡釋》、《多元文化與漢語文學批評新傳統》、《中國古代文論話語》、《中國傳統文論的知識譜系》、《馬克思主義思想新論》、《從經學到美學:中國近代文論知識話語的嬗變》等著作、《文學理論基礎》等教材20餘部,發表論文100餘篇。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3項。“文學概論”等省級精品課多門。
近5年來,該學科培養博士70餘人 ,碩士生 60餘人,學生在讀期間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和《文藝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300餘篇,出版專著12部,許多畢業生在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取得了突出成就。
目前,該學科主要整合各個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注重比較文論、文藝學的基本問題的研究,突出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研究及西方文論研究,為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文藝學研究者,發表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學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