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儀 出自菩薩善戒經, 謂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調攝其心,成就道業。雖久於行坐,亦當忍其勞苦,非時不住,非時不臥。設或住臥之時,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於此四法,動合規矩,不失律儀,是為四威儀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威儀
- 類別:經法
- 教派:佛教
- 用途:防病健身
四威儀 出自菩薩善戒經, 謂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調攝其心,成就道業。雖久於行坐,亦當忍其勞苦,非時不住,非時不臥。設或住臥之時,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於此四法,動合規矩,不失律儀,是為四威儀也。
四威儀 出自菩薩善戒經, 謂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調攝其心,成就道業。雖久於行坐,亦當忍其勞苦,非時不住,非時不臥。設或住臥之時,常存...
行立坐臥四威儀是指佛門日常舉止所應遵循的儀則,典故出自《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舍利目連因緣品》。...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即三千威儀與八萬細行之並稱。謂細分威儀,則成三千種威儀、八萬種細行。指有關比丘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所應注意的細行。
威儀,指威嚴的態度。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即習稱之行、住、坐、臥四威儀。一個修道者的風姿,在舉止言談中皆可表露無遺,走路時,要如風一樣迅速無聲,...
佛教中威儀是指通過人的行、住、坐、臥四個方面來規範佛教信眾的行為規範,簡稱四威儀。古人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執身次序的偈語曰:“舉佛音聲慢水流...
戒律謂,出家人的一舉一動都要合乎規定,不能草率、任意,稱為“四威儀”。佛家還認為,誠意修行的人,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用功,都要攝心不亂,念佛不輟。不過...
第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第四、正視良藥,為療形枯。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進食時,要保持良好威儀,此外,還應注意飲食的禮儀:...
繁興就是繁雜多起的意思,永處猶言常在,那伽義譯為龍。吾人在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雖歷淨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龍之靜潛深淵,能現大變而不失定力,...
四者作願門。所謂專心。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國中後。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故名作願門。...
平常心,指行、住、坐、臥等四威儀之起居動作,而此四威儀乃為真實之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舉江西大寂道一禪師之示眾語(大五一·四四○上):“道不用修,...
Kayanupassana iriyapathapabbam ﹝身隨觀—四威儀﹞再者,諸比丘!正在去的比丘,他詳知︰『我去』;或正在站著,他詳知︰『我站著』;或正在坐著,他詳知︰『...
佛教禮儀,是指佛教的禮節和威儀,按照地域劃分有三類:漢傳佛教禮儀、南傳佛教禮儀和藏傳佛教禮儀。...
【山中四威儀】山中行。草鞋跟斷腳頭輕。縱間情。眼裡風光耳里聲。悠然心跡既雙清。步步無非是證明。山中住。間蹤只似孤雲寓。門前路。草沒苔荒渾不顧。客...
寶帳,漢語詞語,拼音是bǎo zhàng,釋義是佛家的帷帳,出自《觀佛三味海經·觀四威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