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樂,亦稱“四裔樂”,簡稱“裔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夷樂
- 所屬學科:舞蹈學
古代宮廷樂舞中的邊疆少數民族樂舞。始於周代。《周禮·春官·鞮鞻氏》:“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鄭玄註:“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離,北方曰禁。”《周禮·春官·韎師》:“韎師掌教韎樂,祭祀,則帥其屬而舞之。”《周禮·春官·旄人》:“旄人掌教舞散樂,舞夷樂。”後世習慣上將少數民族樂舞統稱作四夷樂,象徵聖帝德澤遠被四方。
四夷樂,亦稱“四裔樂”,簡稱“裔樂”。
四夷樂,亦稱“四裔樂”,簡稱“裔樂”。古代宮廷樂舞中的邊疆少數民族樂舞。始於周代。《周禮·春官·鞮鞻氏》:“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鄭玄註:“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離,北方曰禁。”《周禮·春官·韎師》...
《天寶法曲與胡部合奏》出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原之外的地區和國家的音樂,前世自然與中原有別而稱之為“四夷樂”。自從唐天寶十三載(754),始詔令以法曲與胡部樂合奏,從此朝廷的音樂演奏便完全失去了古代的法度,而將上古先王留傳的樂曲稱為雅樂,後世新創作的樂曲稱為清樂,與胡部樂合奏的樂曲稱為...
唐代掌管胡樂的機構。亦指胡樂。胡樂從西涼一帶傳入﹐含有西涼樂等成分﹐當時稱"胡部新聲"。出處 《新唐書·禮樂志十二》:“開元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王昌齡 《殿前曲》詩:“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子弟和《涼州》。”宋·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外國之聲,前世自別為四夷樂。自唐天寳十三...
此外以朝鮮三國為首的四夷樂也開始湧入宮廷,到了隋初就已經形成了宮廷七部伎。當時日本的倭國伎也已雜入其中。煬帝大業年間又增加了康國和疏勒樂達到了九部伎。到了唐太宗時去掉了文康樂,增加了燕樂和高昌伎,完成了大唐十部伎樂的宏偉規劃。從隋到初唐,宮廷的雅、俗、胡三樂的鼎立狀態逐漸趨於融和。在音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