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概念
傳統火爐
火爐城市是中國對夏季天氣酷熱的城市的誇張稱呼。最早出現“火爐”城市這一說法是在
民國時期。那時媒體有“三大火爐”之說,即重慶、武漢和南京,都是長江沿線的著名大城市,分別居於長江的上、中、下游,因夏季氣溫
炎熱,被媒體誇張地稱為“火爐”。新中國成立後,又有了“四大火爐”之說,這有幾種城市組合,多指長江流域的幾個城市。第一種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南昌;第二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長沙。上述兩種組合認可的人比較多,人教版教材採用第一種組合。此外新推出還有“七大火爐”的說法,指南昌、重慶、福州、天津、長沙、杭州、上海七大夏季氣候炎熱的大城市被傳稱為“七大火爐” 。
新火爐
2017年7月,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
重慶、
福州、
杭州、
南昌、
長沙、
武漢、
西安、
南京、
合肥、
南寧。其中,排在前列的
重慶、
福州、
杭州、
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武漢退出前四,位居第六。
據了解,這是氣象部門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對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張存傑研究員認為,“火爐”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
據了解,此次對“炎熱城市”的分析研究中,考慮的因素包括炎熱指數(一種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綜合影響的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多種要素。
從近31年來中國平均高溫日數分布來看,高溫日數最多的主要有兩個區域,一是新疆東部吐魯番盆地附近,另一個就是包括杭州、南昌、長沙、福州等城市在內的江南華南一帶。
根據這份研究結果,公眾以往熟知的武漢、南京等傳統上的“火爐”城市雖然還在名單里,但是排名已經退出“四強”。張存傑介紹,這和中國氣候的年代際變化有關。“氣象研究表明,中國南北方氣候變化有20至30年左右的振盪周期。從整個30年的時間尺度來看,長江流域城市的溫度增長速度沒有其他城市快,特別是慢於中國北方許多城市。”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夏季炎熱程度總體呈增強趨勢,“火爐”名單也越來越長。氣象資料顯示,中國自1951年到2010年,全國平均溫度上升了1.38度,每10年增加0.23度,和全球變暖情況基本一致,極端高溫事件和高溫日數範圍擴大、頻次增加。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
福州、杭州、
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評判標準
新定標準
2010年公布的新四大火爐,對“炎熱城市”的分析研究,考慮的因素包括炎熱指數(一種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綜合影響的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科學上用出現35℃以上高溫日的多少,以及極限高溫數值和相對濕度綜合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炎熱程度,一年中最高氣溫超過35℃的日子達20天以上,而且出現過40℃以上的高溫天氣,大家把這樣的城市稱為“火爐”。
不同於極端最高氣溫或高溫天氣(日最高溫度35℃)日數等指標,炎熱指數綜合考慮了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的影響,有著獨有的計算公式,通常認為,炎熱指數值越大,人體感覺會越不舒適。因為在高溫條件下,如果空氣乾燥,可以通過出汗和汗液的蒸發來散熱,但如果空氣濕度太大,人的散熱系統的效率就下降了,汗液無法蒸發散去,就會感到很不舒服。
南京、重慶、武漢、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溫日的確居於榜前。按照資料統計,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溫天氣平均每年4.5天;夜間28℃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氣溫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滿城無風”的悶熱,難怪擁有了“火爐”之名。
2013年7月,
中國氣象局公布“新四大火爐”後,有業內人士質疑,僅用高溫天數代表“火爐”城市欠妥,溫度、濕度、風速、高溫時長、夜間溫度等因素都要考慮,尤其是“體感溫度”是老百姓最能體會到的,與其說是“火爐”,不妨用“炎熱指數”來替代。
直觀感受
“火爐”城市的說法源於民間,原先並沒有氣象統計學上的依據。“火爐”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例如,北方城市高溫天數較多,但相對濕度不大,人體舒適度要好很多;有的城市極端最高氣溫很高,但是持續時間不長,炎熱程度總體不一定就是最高的;有的城市夏季相對濕度很高,但最高氣溫不是很高,雖然人體感覺悶熱,但炎熱強度不強。當然,人體對炎熱的感受與人員的身體條件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有關係。
典型城市
福州杭州
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杭州躋身炎熱城市前列,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1980-2011年來福州的夏季高溫日數(
溫度超過35℃)平均為26天,僅次於重慶,而炎熱指數大於90的天數則有23.27天,排名榜首;杭州在夏季高溫日數指標上緊隨重慶和福州之後,同時炎熱指數大於90的天數和氣溫高於38攝氏度的平均天數都較多,在10個城市中均排名第二。
南昌
南昌深居內陸,南昌西面有
井岡山,東臨
武夷山,南挨
南嶺,江西省處於群山包圍之中,季風難以進入,潮濕的空氣聚集中部,與周圍省份不同,浙江、上海屬臨海城市,颱風及海洋性氣候使它們夏季溫度並不極端。並且南昌由於城市擴建的
熱島效應的不斷加劇,當夏天溫度升高,南昌就會出現持續高溫、悶熱、無風、潮濕的
極端氣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極為難忍。每年夏季最熱的時候,午夜12點室內溫度可以達到33-35度,直到凌晨3點後溫度才會下降。正午室外溫度更達到40度左右,地表溫度達到60-70度,人們即使在屋內或樹下避暑,仍然汗如雨下。這座
英雄城南昌,真可謂是除吐魯番之外的名副其實的大火爐。
重慶
無論哪個版本的“四大火爐”,重慶似乎一直都“榜上有名”。從1981年至2010年裡,重慶市夏季高溫日數高居10個城市的首位,為28.5天。其中連續大於35℃的高溫日數平均值為11天,高於38℃的天數平均為6.5天,這兩項指標也都名列榜首。
爐魁長沙
湖南地理位置特殊,呈東西走向的南嶺山脈橫亘在湖南和兩廣的邊界上,它的存在對湖南氣候有著重要影響,夏季盛行的偏南風在翻越南嶺山脈時產生的
焚風效應,對湖南夏季的炎熱高溫有著加強作用。再加上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建築群密集、汽車尾氣排放量增加等因素,使得長沙城區內部儲存了較多的熱量,導致氣溫升高。
武漢南京
根據2010年的研究結果,公眾以往熟知的武漢、南京等傳統的“火爐”城市雖然還在名單里,但是排名已經退出“四強”。武漢、南京排名不那么靠前和中國氣候的年代變化有很大的關係。氣象研究表明,中國南北方氣候變化有20至30年左右的振盪周期。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降水偏多,洪澇災害較重,因此溫度就比較低,高溫天數就比較少。從整個30年的時間尺度來看,由於受20世紀90年代的影響,長江流域城市的溫度增長速度沒有其他城市快,特別是慢於中國北方許多城市。
形成原因
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江中下游城市在夏季常常如火爐般悶熱,主要是由於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維持較長時間的高溫高濕天氣。特別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熱帶高壓一般維持在長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使得這些地區悶熱難耐。
重慶之熱源於地形,“渝爐”堪稱老山煉丹,是全國有名的盛夏高溫區。而專家認為山城夏季多雨是工業化的結果,工業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塵等)的增加影響到太陽輻射,導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溫日相對減少。這樣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環境污染的“意外收穫”。
江城武漢可稱“一代爐魁”。此地江河湖泊眾多,水汽大量蒸發,團團熱氣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減慢了地面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汗出如漿,悶熱難耐。1934年某日武漢41.3℃的紀錄為江城奪得“爐魁”之稱。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離手,出汗如出浴。寧滬兩地高溫堪稱伯仲,不過上海臨海地形讓南京自嘆不如,因為海陸間氣壓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涼爽很多,雖然兩地日最高溫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溫度上海就比較低。
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規模的燃燒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車的降價、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購車代步;加上空調的普及,這些都在向大氣排放大量熱氣。城市裡的人口、高樓、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陽輻射升溫快,散熱慢,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城市的溫度在逐步升高,越來越多的“火爐”城市湧現出來,這也是人類無節制活動加劇地球環境急劇變化升溫的現實例證。
產生影響
爭議
火爐城市的定義分為創紀錄高溫、人體適應度和持續高溫時間,論氣溫,誰也比不過“火州”
吐魯番(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積溫5300℃以上、平均氣溫35度以上),但是在潮濕的南方,特別是
長江中下游城市,濕熱的天氣更讓人難以忍受,其中,以山城重慶、
江城武漢、石頭城南京、星城長沙、英雄城南昌最甚。
在歷史上,重慶、武漢、南京的前三把“火爐”交椅坐得穩當,“第四火爐”歸屬則一直存在爭議,南昌、濟南、上海等地都曾榜上有名,而在2003年,南昌成功勝出。這年夏天,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9.7℃,地面最高氣溫超過60℃。市民們紛紛跳進
贛江消暑,江上每天呈現千人共泳的壯觀場面。同年11月已是深秋時分,南昌某日最高氣溫竟達31.2℃。眼下“火爐城市”紛紛要求摘帽,只有南昌至今尚未提出申請。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根據1981年到2011年這31年的氣象觀測資料,綜合分析我國主要城市的炎熱指數、極端最高氣溫、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要素,得出的結論是,近31年全國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
南寧。其中,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炎熱城市最多。
隨著全球變暖和城市化的進程加速,濟南近年以來也經常突破歷史記錄,在火爐城市中排名卻有所下降。有觀點認為,“氣象觀測站從無影山搬到龜山後,觀測點在山頂測得的數據要比市區低個一兩度,這也能影響到濟南的整體排名。”
影響
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張鋒認為:“摘掉‘火爐’帽子,能夠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得分。”“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包括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社會等的可持續發展。它取決於資源、環境的諸多支撐條件,更取決於城市人力資源的質量、經濟結構的合理性、經濟的增長速度、經濟效益的優劣、對外開放程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項指標。”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博導吳亦明說,“火爐”本來是箇中性詞,但如今在很多城市管理者看來,這肯定是個貶義詞。為何這個詞的敏感度這么高,恐怕和政府更加重視“人”、重視“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有關。
演變
氣象專家表示,南京酷暑年集中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實,早在2005年6月,南京市就宣布告別“火爐”。而從近十年的氣象資料分析,過去幾大傳統火爐中,只有南京能夠“摘帽”。
如今,南京的高溫非但在全國排不上號,在江蘇省,高溫中心早就移至
蘇南。不過,南京摘帽歸摘帽,市民們的體感仍是“火爐”一個。
根據宋英傑的版本,南京並沒有進入前十位,作為曾經的“四大火爐”,這次“落選”並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鳳凰衛視著名氣象節目“鳳凰氣象站”就評出了中國新的“火爐”城市,南京也是連前10名都沒排上。
江蘇的高溫中心轉向蘇南
南京大學氣象學專家
余志豪表示,對於火爐,氣象學上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相關資料顯示,南京、重慶、武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並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後來在流傳中,人們就淡化了“長江流域”,南京似乎成為了全國最熱的城市。實際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曾有氣象學家通過“橫向對比”,在長江流域,南昌、長沙等城市的夏季高溫日數就均超過“三大火爐”,而這三個城市知名度比較高,才使這一說法廣為流傳。
從全國範圍來看,夏季高溫的最中心並不在南京,而是在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地,他們的最高溫度都要比南京來得高。以往的長三角高溫中心,正在由南京逐漸轉向上海、浙江兩地,甚至
蘇南地區也被卷了進去。江蘇省氣象台老專家周曾奎研究員比較了2009年處同一緯度上,同受副高控制的南京、上海和杭州三市的高溫情況:2009年夏天,南京高於35℃的天數的有15天,最高溫度極值為37.0℃;而上海高溫日有20天,其中最高溫度極值達到40℃;杭州高溫天數高達35天,高溫極值39.7℃。
根據氣象定義,如果夏季月平均氣溫超過29℃,高溫日達到20天,最高氣溫超過38℃就可稱為“酷暑年”。自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南京共出現了8個酷暑年,多集中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之後只有兩個酷暑年,為1978年和1994年。2003年,南京的高溫突破近20年的紀錄,達到了少見的40℃。是南京歷史上最熱的年份之一。但是南京夏天的極值高溫又偏低,除了07年南京的高溫上過38.2℃外,南京都沒有超過38℃。
2010年6月以來,長沙已出現3次高溫熱浪天氣,長沙城區最高氣溫連續一個星期達到40.3℃,再創入夏以來的新高。火辣辣的太陽灼烤著大地,市民紛紛躲在室內,不願出門。
湖南省氣候中心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湖南不但夏季時間長,暑熱時間也長。平均氣溫≥28℃的暑熱期,大部分地區一般自6月底或7月初開始,至7月底或8月上中旬結束,個別年份延至9月初,暑熱期可達1.5個月~2個月。湘中的長沙一帶最熱,日平均氣溫≥30℃的
酷熱天,長沙每年平均有28天。日最高氣溫≥35℃的日數,長沙有26天。是當之無愧的爐魁。最熱十大城市前列。
應對措施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夏季炎熱程度總體呈增強趨勢,“火爐”名單也越來越長。氣象資料顯示,中國自1951年到2010年,全國平均溫度上升了1.38℃,每十年增加0.23℃,和全球變暖情況基本一致。1980-2011年情況來看,中國夏季炎熱程度總體呈現加重趨勢,極端高溫事件和高溫日數範圍擴大、頻次增加。
進入21世紀後,中國夏季主要雨帶北移到江淮黃淮一帶,導致南方降水量偏少,溫度持續偏高。從近31年來全國平均高溫日數分布來看,全國高溫日數最多的主要有兩個區域,一是新疆東部吐魯番盆地附近,另一個就是包括杭州、南昌、長沙、福州等城市在內的江南華南一帶。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其中,北方大城市的增溫更加明顯,比如西安、石家莊等城市,近幾年夏季高溫日數超過了20天,出現了超過42℃的極端最高氣溫。此外,城市人口聚集、建築物增多、交通壓力增加、人為熱源增多等城市化進程,也導致了城市熱島效應,進而引起氣溫升高。
國內外專家都在積極探索減少“熱島效應”的辦法。例如,要加強城市規劃,選擇合理的城市結構模式,統籌安排工廠區和居民區;可以在城市建築物表面塗上白色或換上淺顏色的材料,以減少吸收太陽輻射;在路邊、花園和屋頂種花栽樹,特別是城市熱島區要加強綠化,通過植物吸收熱量來改善城市小氣候。 此外,還要將城區分散的熱源集中控制,提高工業熱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熱量散失和釋放,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張存傑表示,對於公眾來說,最重要的是在氣象部門發布高溫預警後,儘量減少戶外活動的機會,並採取相應的防暑降溫措施,避免高溫炎熱天氣可能造成的傷害。
有專家認為:炎熱程度排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各界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採取有效措施減輕高溫對人們健康和生活的危害。比如,增加綠化,減輕熱島效應;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趨勢等。
城市夏天炎熱指數主要是“
熱島效應”引起的,而溫室氣體是熱島效應的“罪魁禍首”。對付溫室氣體,還是要從消除城市熱島效應,多建綠地,多種樹木著手。
長期參與南京城市規劃的南京工業大學規劃系主任蔣伶說,氣溫涉及的是大環境、大氣候,但肯定與小環境密切相關。“南京的盆地地形決定了這裡空氣流動性差,所以,必須注意保留通風廊道,讓城市熱氣散出去,讓外圍的冷空氣流進來。”蔣伶說,南京目前有廊道綠線10多條,分別處在長江沿岸、秦淮河流域及青龍山、紫金山、雲台山及老山一帶。“公布‘火爐’榜單,可以讓老百姓也了解這些知識,人人都做監督員。目前,我們的城市風廊綠線不少正在被一些建築、房地產、開發區侵蝕,正在變窄變短。動到這些廊道,必須進行規劃公示,全民監督。這是南京山水城林宜居環境的精髓,是城市結構、氣候和環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談起南京正在做“氣候與城市空間布局影響”的專題研究,蔣伶說,“組團式發展,有利於團與團之間留有敞開式空間。南京這幾年正朝著‘手掌狀’方向發展,這很好主城是
手掌,副城是手指,中間廊道綠線空隙明朗。如果侵占這些空隙,就會變成‘鴨蹼狀’,變成攤大餅,城市熱島效應就會急劇上升,破壞城市整體環境。”她建議,南京還應該繼續加大“退二進三”力度,將工業企業遷出主城老城。
“不要糾纏是不是‘火爐’。”南大社會學博士嚴先生說,因為“火爐”不僅僅是個天氣問題,還是個發展問題。“杭州本來不是很熱,如果持續熱,肯定影響它的休閒城市的感覺。”他說,空調普及了,更多的建築是節能的恆溫建築。同樣是“火爐”,百姓感受今昔不同,因為城市有了更多的人性化設施。
他認為,比“火爐”排名更重要的是,社會各界都要積極地行動起來,“大環境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們能做的是民生關懷和社會小環境的改善。熱天增多,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政府在環保這方面需要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