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殿

四大天王殿

內蒙古準格爾召旅遊區四大天王殿,是主廟區的第一重大殿,恢復建設於2013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大天王殿
  • 地理位置:準格爾召旅遊區
  • 開放時間:08:00-18:00
內蒙古準格爾召旅遊區四大天王殿,是主廟區的第一重大殿,恢復建設於2013年。
中央供奉的是高2.5米的彌勒錫青銅塑像。彌勒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釋迦牟尼預言,56.7億年後彌勒將繼承自己的佛位,所以彌勒也被稱為未來佛,彌勒成佛之前被稱為彌勒菩薩。四大天王殿這尊彌勒佛塑像是我國民間有很大影響的“大肚彌勒佛”,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說的就是他了。在正統佛法中他不是彌勒真身,傳說是彌勒的化身。在我國歷史上確有其人,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布袋和尚契此。
兩側供奉高5米的四大天王錫青銅塑像,銅板厚約8mm,表面採用部分彩繪部分貼金處理。佛像的彩繪是極彩畫法,極彩是敦煌畫法和古彩相結合的一種彩繪。
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是佛教王國里名氣最大的護法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調雨順”四大天王。手持寶劍的是“風”,因為寶劍的“鋒”和“風”諧音。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身藍色,穿甲冑,手握寶劍,“增長”是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手持寶劍,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也象徵智慧能斷一切愚痴與邪惡。 “調”就是手持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身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門。主守東方,能護持國土,故稱東方持國天王。 “雨”,對應的就是持傘的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黃色,穿甲冑,右手持寶傘,左手持神鼠——銀鼠(又名“吐寶獸”,能口吐寶珠),“多聞”比喻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北方多聞天王在印度神話中又是財富之神,故其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 “順”就是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紅色,穿甲冑,左手托佛塔,右手纏紫金龍,“廣目”意為能以清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大家看過《封神榜》都知道,四大天王也就是所謂的魔家四將,分別是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西方廣目天王魔禮獸和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在中國的寺廟裡,四大天王不僅形象被徹底漢化,且都是中國古代武將打扮,並被賦予獨特的寓意---風調雨順,寓意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願望。從人的工作上來看,東方持國天王寓意著事業和責任,而南方增長天王則代表著一種願望,就是事業需要上升和提高。那么,實現這種願望的途徑是什麼呢?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告訴了我們,就是要多聽多看。
和彌勒背對供奉的是韋陀菩薩,高3.2米。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在釋迦佛入涅時,邪魔把佛的遺骨搶走,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韋陀菩薩共有三種姿勢,每種姿勢都有特殊的含義。過去,有雲遊的僧人來到寺院,他們會觀察韋陀菩薩,如果韋陀手持降魔杵指天,代表這座寺院是大型寺院,對於僧人來說就是免費管吃住三天;如果降魔杵平置於胸前,代表這座寺院是中型寺院,那便是免費吃住一天。降魔杵指地,代表的是小型寺院,對於僧人來說就是不管住不管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