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回毛枝蕨(學名: Leptorumohra quadripinnata (Hayata) H. Ito)是鱗毛蕨科、毛枝蕨屬陸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100厘米或更高。根狀莖長,橫走,葉近生;柄禾稈色,葉片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不變狹,四回羽狀;羽片互生,卵狀披針形,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互生,卵狀長圓形,鈍頭,淺裂至深裂,裂片邊緣有粗鋸齒。第二對羽片披針形,二回羽狀;葉脈在末回小羽片上為羽狀。葉淡綠色,兩面密被灰白色粗毛;孢子囊群小,圓形,囊群蓋圓腎形,膜質,棕色,邊緣有睫毛。
分布於中國雲南、重慶、四川、廣西、台灣、湖南、貴州(道真、納雍、赫章、水城等地);日本也有分布。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300-19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下、溪邊,海拔1000-3000米的山谷林下。
四回毛枝蕨的根狀莖入藥。味苦,性寒。歸肝、小腸經。清熱解毒,涼血,驅蟲。主治風熱感冒,溫毒斑疹,吐血,崩漏,帶下,蛔蟲等腸道寄生蟲病。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生長習性
- 孢子萌發:孢子播種後吸水膨脹,約8天左右萌發。孢子萌發時先從裂縫中開裂,接著長出一綠色細胞。與此同時,綠色細胞地胞底部長出一條幾乎垂直的假根,假根白色透明不具葉綠體。孢子萌發為書帶蕨型。
- 絲狀體:孢子萌發後,原葉體原始細胞經過連續數次橫向分裂,形成2-8細胞的絲狀體,細胞長度與直徑有些幾乎等長,有些細胞長度大於直徑。絲狀體以單細胞居多,偶見雙列絲狀體和多列絲狀體,但都是單條,不分枝,成圓筒狀。細胞內可見大顆粒的葉綠體,未見有油粒。
- 片狀體:播種20天左右,絲狀體頂端細胞不僅橫向分裂而且縱向分裂,開始發育為片狀體。其頂端一側的邊緣產生分生組織,隨後形成廣闊的板狀,片狀體大多為不對稱狀。片狀體頂端細胞上一般都長有毛狀體。分生組織細胞不斷分裂,逐漸使片狀體進入原葉體階段。
- 原葉體:播種30天左右,幼原葉體形成。幼原葉體暫時不對稱,隨著生長,不對稱現象逐漸消失,而成為對稱的心臟形。原葉體發育方式為三叉蕨型。在原葉體的生長點區域,其分生組織產生的邊緣細胞位於邊緣內側,為排列整齊而且緊密的楔型細胞,從前端到外側,體積逐漸增大,形狀仍保持一致,與翼細胞區別明顯。幼原葉體在基部及後部長出幾十條假根,原葉體背腹面及邊緣都長有毛狀體。成熟的原葉體顏色為綠色或深綠色,堅韌挺勁,蝴蝶狀,大小一般為1.5-2.5毫米×3-5毫米,細胞壁厚。葉綠體豐富,靠細胞壁分布。
- 毛狀體:毛狀體一般為單細胞,由營養細胞向外突出產生。毛狀體最早見於片狀體剛形成時的前端外緣,在原葉體階段遍布整個原葉體的背腹面和邊緣。毛狀體幼時長10微米,寬5微米左右;長成後形狀有所變化,成瓶頸狀,基部膨大圓球狀,頂部有球蓋狀附屬結構包被,靠近頂部附屬結構處為細小頸部。毛狀體高約60微米,基部直徑10微米左右,頸部直徑5微米左右。毛狀體內具少量葉綠體,布滿整個原葉體表面,每個原葉體上的毛狀體數量在幾十到一百多不等。
- 假根:最初的假根由孢子在萌發時產生,假根白色透明,無葉綠體。孢子萌發時,一般只產生一條假根。以後隨著發育過程的進行,在絲狀體、片狀體的基腹部不斷有假根長出。到原葉體階段時,原葉體的基腹部長滿假根。大部分假根直立且粗細均勻,呈長管狀,長度多在200 -2000微米之間。
- 性器官:播種50天左右開始產生性器官。頸卵器都出現於原葉體的生長點之下到假根之間,背腹面都有著生,數目不多,通常為4-8個。精子器大部分混生於原葉體基部的假根叢中,數量較多,在十幾個到幾十個之間。精子器呈長圓球形,由三個細胞組成——基細胞、環細胞和蓋細胞,高約50微米,直徑約40微米。精子器成熟時,蓋細胞裂開,精子逸出。成熟的頸卵器頸部高約100微米,直徑約50微米,由4列細胞組成,5個細胞高,常向原葉體基部傾斜,具有由多細胞組成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