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學校歷史,組織結構,辦學理念,志願報名,歷屆志願,學生照片,
學校歷史
維西,作為全國唯一的一個僳僳族自治縣,地處三江併流腹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其保留了極其絢爛的人文資源,卻也因此隔絕了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峽谷腹地的維西縣交通較為封閉,2003年時當地主要經濟收入絕大部分只能依靠農業,基本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狀態,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原四十馱教學點是一個一師一校的教學點,有學前班到2年級29名學生入學,全部走讀。學生民族主要有漢族,僳僳族,彝族和納西族。
2003年6月,曠野俱樂部的一群戶外愛好者確定要建一所公益國小。開始在戶外活動中,用活動餘款募集資金。同時進入考察階段,先後考察了安徽祁門,浙江淳安,雲南等地。
2005年4月,壽姍姍在雲南旅行時考察了四十朵花花國小的前身——四十馱教學點。確定在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建公益國小。壽姍姍奔赴雲南前線做籌備工作。
2005年5月,曠野俱樂部第一次義賣活動,為將在維西建立的國小募集到資金人民幣9392元。同時活動餘款15048元併入啟動資金。
2005年7月,舊校舍拆除。
2005年10月,地基建設完成。
2005年12月,舉辦雲南大理義賣活動,為國小募集到資金人民幣8130元。
2006年2月底,學校建成並通過驗收,同時學校更名為四十朵花花國小(因為國小所在的自然村叫四十馱村)。
2006年3月1日,學校正式開學。設定學前班至四年級,在校生51名,住校生20名,當地老師一名,志願者3名。
2006年3月5日,管理委員會在杭州成立。
2006年5月9日,舉辦杭州第二次義賣會,為國小募集到資金人民幣25743.6元。2006年5月,擴建校舍,為學校設立5年級做準備。
2006年8月,5年級擴建的教室完工。
2006年9月,花花國小設定學前班至5年級,在校學生60名。
2006年8月,北京的愛心小助團體舉辦義賣活動,為國小的每個孩子籌集到買《新華字典》的錢。
2006年9月,學校開設5年級。
2006年10月,四十朵花花國小團隊被評為杭州市第二屆“十大平民英雄”。
2007年1月,四十朵花花國小入選江蘇衛視與中國慈善總會合辦的“感動中國”。村支書封主任和學生代表四十朵花花國小到北京參加晚會。
2007年3月,花花國小三期工程開工(為了滿足學校設定6年級及閱覽室的需要,加蓋一幢二層樓房)。
2007年8月,三期工程完工,並通過驗收。
2007年9月,花花國小設定學前班至6年級,在校學生66名。
2008年5月,花花國小與四保村完小、美光村高小、菊香村高小合併計畫開始啟動。
2008年5月10日,杭州舉行的花花國小第四屆拍賣會為花花國小的合併募得款項總額168605元人民幣和500歐元。
2008年6月,花花國小高小部基建開始動工。
2008年7月,花花國小6年級參加全縣畢業統考,各科成績名列全鄉第一。
2008年8月,召開花花基金會籌備會。
2008年9月,由於花花國小的教學成績和教學方法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可,同時也被當地教育系統確立為當地國小教育的典範,在他們的推動和支持下,花花國小與上級完小進行合併,臨近的菊鄉和美光村的五,六年級併入花花國小。花花國小成為一所有228名學生就讀,從學前班到6年級的村一級的完全國小。計畫中,新的花花國小將成為西部支教志願者及當地國小教師、村級國小校長的培訓基地。學校分為高小和初小部,原花花國小成為學前班到3年級的初小部,原四保村完小成為花花國小高小部。
2009年1月,合併後的完小順利過渡第一學期,基本完成第一學期的教學目標。學校開展8人小組的評審制,4位當地老師,4位志願者老師,在學期評審中,當地葉逢君和和麗松老師名列前茅,得到專項基金分配的獎金。
2010年9月,在國家拆點並校的大方針下,根據"鄉辦國小,縣辦中學,州辦高中"的具體規劃下,花花國小的五六年級的學生完全併入拖之完小就讀。鄉里開設五六年級的完小集中到拖之和鄉中心完小兩所。經過調整,原花花國小初小和原高小,同時開設學前到四年級。原初小就讀的是四保村的100名學生,由志願者老師教學。原高小就讀的是美光菊鄉的170名學生,由當地老師教學為主。
2012年6月2日,花花第八屆義賣會,為花花募集資金總計:438981元。
2013年11月9日,花花成功舉辦第九屆義賣會,義拍部分募集資金總計:356900元 ,義賣區總共募集的資金為:23745元 ,現場捐款總計:人民幣37080.32元 。義賣義拍會總共募集的資金總計為:417725.32元。
2015年, 維西縣政府在離四十朵花花國小不遠的地方投資1000萬興建一所硬體設施更完善的村小教學點,要求四保、菊香、美光村的孩子全部在新校點入學。新校點於2015年下半年全部建成開始使用,2016年3月開始花花和菊香的孩子全部去新教學點上學。至此由花花團隊運營管理的四十朵花花國小和菊香國小完成了歷史使命,不再掛牌。花花助學團隊在2016年1月14日完成最後一學期教學任務後,撤出維西。
組織結構
花花的整個組織由前方誌願者團隊和後方後援團組成。志願者在退役之後,也可以自願進入後援團繼續為花花的發展繼續出力獻策。後援團設立專人負責的財務部,物流及物資採購部,招募培訓部,活動組織部,宣傳部;前方團隊設立教學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總務,物資管理。前後方相關部門互相對接。
後援團組織結構圖
![後援團組織結構圖 後援團組織結構圖](/img/d/387/gYjNzN4EWNzAjNjVTMzUmYmNzM0EGMiVTNmRmM5ITYzYWMwYWZlVT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前後方在每月都要召開月例會,例會紀要會公布到曠野論壇的四十朵花花國小對應版塊。每年的財務收入和支出,包括愛心人士的物資捐贈細目,也都會在曠野論壇發布。
辦學理念
我們的想法和期望——關於四十朵花花國小
團隊
這是一項民間自發的幫助貧困地區發展基礎教育的團隊行為,不是個體行為。其目的為:利用民間資源和力量,在具體踏實的辦好一所國小的基礎上,摸索出在地區經濟、文化、民族等迥異的情況下如何辦學的經驗,為民間公益辦學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模式。
志願者
我們所認為的志願者是廣義的志願者,包括在前方國小支教的志願者老師,後方的後援輔助團隊,提供教學經驗支援幫助的老師們,通過各種渠道捐錢捐物的朋友,通過各種方式關心、出謀劃策、宣傳和監督國小運行情況的朋友們。
“快樂志願者”精神
關心別人,快樂自己”是我們提倡的志願者精神,我們反對把志願者看作是施與者,在尊重當地人文習俗的基礎上,志願者是知識、關愛和快樂的傳播者,同時也是這些美好精神價值的受益者,我們相信國小里的這些孩子們給與我們的和我們能為他們做的一樣多。為了把知識和快樂長久的傳播下去,我們需要到前方支教的師資,需要在後方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的支援,需要更多的資源,需要嚴格的監督。
理念的審視和再梳理
一切為了孩子”是我們面對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 “關心別人,快樂自己”是我們對支教精神的定義。
1, 價值觀和目標:孩子全面的身心健康,健全自信的人格塑造,積極開朗的精神面貌,好奇心和創造性的培養,整個童年時期國小階段的快樂成長,是我們支教工作追求的核心價值和目標。支教老師將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為孩子們建立一個關愛的氛圍,結合自身的條件,特點和優勢,通過美育,遊戲,以及適應當地孩子們的具創造性的全面教學方法,達到上述目標的同時完成國家教學大綱的內容。
2,人格建立和品格推廣:人格的建立可以說是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里,語文課本,思想品德課本中充滿了有關自信,自尊,樂於助人等等精神價值的內容,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天生具有的模仿性使老師們成了他們心中的榜樣,因此老師的言傳身教具有了課本內容所沒有的最具體形象生動的實例的意義,這也是為人師表這個詞的意義所在。我們通過美術音樂等美育課程為孩子們帶來積極美好的情感體驗,通過表演課和日常遊戲以及日常教學等等所有需要社會合作參與性的活動在具體、生動、全身心參與的氛圍中,讓孩子們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慢慢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和樂於助人的精神,培養勇於表達自己和積極樂觀開朗的精神面貌。
3, 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具體的知識教學的工作中,我們更應注重對孩子們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建立糾正和培養。同時,老師們也要根據少兒的心理特點善於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方式,比如形象化的方法以及遊戲過程中進行概念的建立,知識的傳授。
4,教學成績和考試成績: 前述目標的追求和達成,是對我們支教工作教學成績的檢驗,同時也將有助於我們對國家教育大綱的具體教學內容的完成,我們相信一個健康自信,積極開朗,具有好奇心和創造性,具備一定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孩子會更加善於吸收和掌握國家教育大綱中所要求傳授的知識,同時我們也意識到應試教育的特殊性和現實,在針對會不會考試這樣的問題做出具體的輔導之後,我們有理由相信,孩子們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回應。因此,考試成績是我們支教工作的自然結果而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我們上山做什麼?
1,理念基礎統一。相信所有前方的志願者都是在擁有我們共同的理念的基礎上上山支教的。在日常教學和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還是要經常返回到這些理念?以這些理念做標尺來衡量我們自己的教學行為?比如我們說到身心健康,那體罰就是絕對不允許的,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任何對孩子人格品格建立有不利影響的行為都是根本要杜絕的。
2,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已有的規章制度包括從注意學生安全到日常的校紀校規,批改作業,備課,帶早讀,值周制度等等,希望大家都能夠自覺地遵守。我們作為志願者上山來支教,是來踏踏實實的做一件我們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它首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有時候做到自律很困難,這甚至是人一輩子修行的事,但是作為老師,我你們是孩子的榜樣,就更應該明白紀律和制度的意義。
3,教學。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我們希望前方的志願者能夠以團隊的形式做到這些內容:每周舉行交流會,並有文字記錄;每周教師互相聽課,聽課後志願者共同進行討論,並改進;共同討論品格教育推廣的活動設計並執行;對本班學生的成長有一個追蹤記錄,落實到學生檔案。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的關注。希望老師能關注並幫助到每個孩子的成長,他的特長,他的細微的進步,他的優點,他的缺點。這是一個很細緻的工作,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只要不懈怠的把注意力和關愛放在孩子們身上,假以時日,慢慢熟悉和了解,這項工作並不難做到。這也是我們做這個支教工作真正的意義所在。![四十朵花花國小 四十朵花花國小](/img/0/f7b/QZlNDMiRzYhNDNxQWN5kzYyYDMiV2NmNDNyYGMzImZwETNllTO4E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四十朵花花國小 四十朵花花國小](/img/0/f7b/QZlNDMiRzYhNDNxQWN5kzYyYDMiV2NmNDNyYGMzImZwETNllTO4E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志願報名
報名須知
經過多年的努力,從2005年到2008年,花花國小開設了從學前班到6年級9個班級,2008年9月開始花花國小合併了四保村完小,學生的總人數將上升到200多名。2010年9月,根據國家撤點並校的方針,花花國小留守四保村,開設從學前到三年級,4個班級,100名左右學生。民族有漢族,彝族,僳僳族,納西族,白族,藏族,苗族等。學前班有1到2名專職老師,有幼兒師範學歷的志願者可以優先錄取。除了語文,數學等主課,志願者老師還需要承擔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等各類副科的教學任務。我們也開設了電腦課和英語課。另外,三年級科學課將參加統考。教材使用統一部編教材,參加所屬中心完小的統一考試。請報名的志願者在填寫履歷的時候將自己的特長也考慮在內。另外,請報名的志願者深思熟慮後再報名,因為畢竟臨時取消行程不但對我們的招募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還會打亂我們的教學計畫。
志願者老師們支教期限為一年,每一個學期將更換半數的志願者老師(有大約一半數量的老師完成一年期的支教)。我們常年接受志願者的報名,經考察合格後,每學期初前往學校。我們希望志願者在四十朵花花國小任期至少能滿一年,對孩子的成長來講,頻繁地更換老師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心理。
無論初小高小,學校全部是寄宿制,老師除了授課,還有一半父母的職責,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起居。對於志願者,首先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其次需要的是耐心、愛心和毅力,最重要的是關注兒童的教育。日常的教學生活是平淡和枯燥的,沒有風花雪月,沒有可歌可泣。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關心教育的志願者才能真正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如果我們的志願者有師範學歷以及相關的教學經驗我們會優先考慮。對男性的志願者還希望能承擔學校一定的勞動工作。
放低姿態,謙虛謹慎。我們志願者多數不是專業的教師,我們有著熱情,愛心和責任心,但我們也有著自身的各種各樣性格缺點,推己及人,我們要儘量注意避免出現因為自身或大或小的優越感而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毛病的情況,我們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當地老師,客觀的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和村民建立良好的關係,和學生家長保持經常性的溝通。
志願者工作的監督
關於志願者工作的監督:我們前後方的志願者團隊自覺自愿共同接受來自當地教委,當地老師,學生家長,公眾輿論等等任何方面的監督。我們儘可能的把支教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公開透明的公布在網路論壇上。同時,前方誌願者的具體支教工作接受花花國小具體制度的監督管理,志願者老師同當地老師一樣進入學校的評估活動。
學校生活條件以及志願者生活補助
學校有一條引水管道直接山泉出水口,生活用水基本沒有問題。當地用電屬於農網用電,一般情況下用電還算正常,偶爾會有停電的情況。學校配備了穩壓器,只要不使用大功率電器不會有太大問題。學校的衛生設施基本完善,已經建了廁所和浴室,有太陽能熱水器。手機信號和CDMA無線上網基本正常。
因條件所限一伙食方面基本上入鄉隨俗。在接受政府的高原補助之後,學校的一伙食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學校有自己的廚房,有專職的阿姨做飯,提供所有住校生一日三餐。節假日的時候需要老師自己動手做飯,所以會做飯的志願者很受歡迎。志願者每周輪流進縣城採購全校師生一周的一伙食。學校離車路約10分鐘山路,距縣城30公里左右,如要去縣城就在路上攔過往班車,車費20元(2012年之前是15元),到縣城約需1小時左右。除了為學校採購產生的運輸費用外,學校不再承擔個人的車費。
關於志願者的補助:志願者的補助金額根據當地生活水平確定。2008年7月之前,每月補助生活費300元;隨著物價上漲,2010年7月之前每月補助增加到400元;2010年9月開始給志願者發放500元/月的生活補助。志願者在校的一伙食補助由後援團統一支付。對完成一年支教的志願者,提供往返一次的交通補助,以火車和汽車路費為標準,上限1500元。提供志願者在校期間的人壽保險,以及一次體檢費用。
歷屆志願
2006年2月,蔣永芳和刑俠做為第一批志願者和壽姍姍一起前往雲南國小開始一年的支教生涯。
2006年8月,第二批志願者覃方群和侯曉彬前往四十朵花花國小開始一年的支教生涯。財經學院小分隊前往學校協助教學兩周。9月第三批志願者王薇、李墨墨前往雲南四十朵花花國小。
2007年3月,志願者黃沙、果迅、李鯤前往四十朵花花國小開始一年的支教生涯。
2007年9月,蔣靜,劉雲,蔣永芳,唐山前往四十朵花花國小開始一年的支教生涯。蔣永芳老師是第二次回學校,在學校支教共兩年時間。
2008年2月,高雨婷,李紹傑,陳馨怡,梁小薇(短期)開始支教。
2008年9月,壽姍姍完成在學校的三年支教,光榮退役。新校長,老志願者王薇將擔任為期一年的校長職務。志願者蔣靜延長支教時間半年。新志願者候玉華,馬洪斌,沈曉莉,壽英姿成為新一屆承上啟下的志願者。沈曉莉大學四年級在讀,保研。
2009年3月,王龑(短期),劉寧(短期),付惠剛,高大山,黃莉芬(短期)為新一屆志願者。高大山大學在讀,休學一年,黃莉芬是菊鄉本地人,大學四年級,僳僳族。
2009年9月。新的花花前方團隊上山。志願者總人數13人。80後絕對主力。培訓的內容更加豐富實用。組織架構更加清晰。前方誌願者按教學,財務,學生工作,分三部門展開,有分工有協作。新上山志願者為姚娟(短期),肖峰,李興華,葛舒婧,來萊(短期),林東,王冏罡,林琳,汪勝藍。
2010年3月 ,經過培訓,花花新上山的志願者5名: 李彩會,劉悅(短期),董蘇美,王泥丹。林東延長支教期半年。加上當地聘用的老師葉逢君,花花國小在校志願者老師共十一名。
2010年9月,新志願者吳宇楠,陳冉(短期),張莉,付君竹加入支教團隊。
2011年3月,新志願者池巍,張春磊,劉麗萍,於慶池加入支教團隊,在校支教老師9名,包括當地葉老師。
2011年8月,新志願者分別是高欣亮(阿亮),張志強,孫志宇,虞園園,饒丹(葉子), 張鶩(當歸)。 已經支教一年的老付和陶司蕾繼續支教半年。劉麗萍,於慶池將繼續支教,完成計畫的一年支教。四老六新,加上葉逢君老師,支教人數達十一人,派駐老志願者於慶池和新志願者張婺到原高小部任教。由於學校場地原因,花花四年級搬遷到原高小部,派駐的志願者繼續任教花花四年級。
2012年3月,新志願者阮陳金(短期),尹雁翎,王恭,倪徐淑(短期),加入志願者團隊。高小部派駐三名志願者,主要是將高小的圖書館工作開展起來。花花初小部從學前班到三年級,共有學生67人。
2012年8月,新志願者張索娃,李孜亦,宋愷 加入志願者團隊(本學期未派駐志願者老師去高小部)。
2013年3月,新志願者李嘯騁,唐忠麗,劉純志,加入志願者團隊。老志願者劉麗萍重新回到學校,擔任教案整理,校本教材整理的工作。(本學期未派駐志願者老師去高小部)。
2013年9月,新一批志願者顏帥,何良芳,祝建強,薛靜,楊勝和曹茜加入新學期。在四十多花花國小任教的是虞園園(老志願者),李瀟騁(上學期志願者),劉純志(上學期志願者),唐忠麗(上學期志願者),顏帥,何良芳;在菊香試點校區(主要是幼兒班和一年級)任教的是於慶池(老志願者),祝建強,薛靜;楊勝和曹茜支援維西縣三中,作為英語老師補充當地教學力量。
2014年2月,新志願者李逸涵,肖楠,劉志榮和劉倩,張舜加入團隊。在花花國小任教的是虞園園,顏帥,何良芳,唐忠麗四位老志願者和劉志榮,劉倩,張舜三位新志願者;在菊香國小任教的是祝建強,薛靜兩外老志願者和李逸涵,肖楠兩位新志願者。張舜因教學理念不合,一個月後提前終止了支教活動。
2014年9月志願者老師:花花國小,新志願者老師:尚茜、鄒慧敏、馬蘭、年永鑫,老志願者老師:劉倩、何良芳、顏帥,長期:葉老師;菊香國小:新志願者老師:趙夢茹、劉益興,老志願者老師:李逸涵、肖楠、薛靜,本學期新增了本地老師雀老師作為長期老師在菊香國小進行教學。
2015年2月加入的新志願者是:周曉瑩,許波,鄭珍巧,李安,彭婷婷,肖龍。上學期的老志願者:趙夢茹、劉益興,尚茜,馬蘭、年永鑫,本學期繼續任教。
2015年8月,四十朵花花國小新加入的志願者老師:石強、倪曉昀,老志願者:許波、鄒慧敏、劉倩、李安;長期:葉老師;菊香國小新加入的志願者老師:杜鵑、王彪、林清華,老志願者:周曉瑩,長期:雀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