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公子(四公子(清四公子))

清末四公子(清四公子)

四公子(清四公子)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末四公子是指晚清太子黨,朝廷重要官員後代:譚嗣同陳三立吳保初丁惠康,合稱“清末四公子”。為“清末四公子”最常見的人選(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人小傳稿》、王揖唐今傳是樓詩話》、胡先驌《四十年來北京之舊詩人》、陳聲聰《兼於閣詩話》,四人並舉 ),如同明末名士“方以智冒襄陳貞慧侯方域”都是名臣大吏之後。“清末四公子”逢中西交撞、新舊過渡的大變革年代;“民國四公子”,則無尚存文採風流

基本介紹

代表人物,歷史典故,

代表人物

列名高陽《清末四公子》者為:
譚嗣同譚嗣同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北巡撫、湖廣總督譚繼洵之子;
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
吳保初,字君遂、彥復,號癭公、北山,浙江提督吳長慶之子;
丁惠康,字叔雅,福建巡撫丁日昌之子。

歷史典故

“清末四公子”異說
徐一士《一士類稿·陳三立》云:“散原共譚壯飛(嗣同,湖北巡撫繼洵子)、陶拙存(葆廉,陝甘總督模子)、吳彥復(保初,故廣東水師提督長慶子)以四公子見稱於世,皆學識為一時之俊者,而陳譚二公子之名尤著。(丁叔雅惠康,故福建巡撫日昌子,時亦有名,四公子之稱,或以丁易陶,原非固定也。)”有陶葆廉,無丁惠康。按:陶葆廉,字拙存,新疆巡撫、陝甘總督陶模之子。
余紹宋日記民國十八年(1929)6月22日載:“孫慕老(按:孫寶琦)有弟曰寶瑄號仲愚者,已故。當清季時,與丁叔雅、譚復生、陳伯嚴號稱四公子者也。”孫寶瑄,字仲璵、仲愚,其父孫詒經光緒時任戶部左侍郎,岳父李瀚章兩廣總督,兄孫寶琦民國時任國務總理,有《忘山廬日記》傳世。
王謇《續補藏書紀事詩》吳保初條又云:“與海豐丁叔雅(惠康)、義寧陳散原三立)、順德羅掞東(敦曧),人稱清季四公子。”此以羅敦曧為四公子之一,謬論。按:羅敦曧,字掞東,號癭公,也是清末民初名士,非高官之後,是由羅敦曧、吳保初皆號癭公,誤耳。
“清末四公子”後,有“民國四公子”。張伯駒《續洪憲紀事詩補註》記:“人謂近代四公子,一為寒雲(按:袁克文),二為余,三為張學良,四、一說為盧永祥之子小嘉,一說為張謇之子張孝若。又謂:一紅豆館主溥侗,二寒雲,三餘,四張學良。此說盛於上海,傳至北京。前十年余居海甸,人指余曰:此四公子之一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