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

囗即古文中的圍字,屬於生僻漢字,讀作(wéi)。與國同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囗
  • 拼音:wéi
  • 屬性:生僻漢字
  • 總筆畫:3
  • 注音:ㄨㄟˊ 
漢字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漢字信息

拼音:wéi
部首:囗;部外筆畫:0
五筆86&98:LHNG 倉頡輸入法:BM
筆順編號:251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
四角號碼:600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6D7

基本字義

● 囗
wéiㄨㄟˊ
◎ 古同“圍”。
● 囗
guó ㄍㄨㄛˊ
◎ 古同“國”。
English
◎ erect, proud; upright; bald
神話中的鳥,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經過西山之見神, 人面馬身(十神),人面牛身(七神)、人面龍身、羊身人面
詳見《山海經
可以做口字旁,如“吐”
可以做大口字旁,如“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上】【囗字部】囗 ·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0
《玉篇》古文圍字。《說文》回也,象回帀之形也。注詳九畫。
《字彙》古文國字。《商子·弱民篇》民弱囗強,囗強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古國字皆作囗,蓋倉頡所制也。注詳八畫。
《字彙》古作方圓之方。○按此說無考證,《正字通》駁之,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