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泡分選蛋白VPS33B在血小板α顆粒形成中的機制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王學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囊泡分選蛋白VPS33B在血小板α顆粒形成中的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學鋒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血小板顆粒內容物的釋放參與多種重要的生理病理過程,內容物能否正確運載取決於顆粒的正確形成,α顆粒作為主要運載體,目前對其形成過程及機制了解甚少。VPS33B異常可導致α顆粒缺失。我們用免疫沉澱結合蛋白質譜篩選出多種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VIPAR、NBEAL2和Rab蛋白家族等,但它們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擬分別從細胞和動物水平闡述VPS33B蛋白在α顆粒形成中的作用機制:通過免疫沉澱和蛋白印跡方法驗證與VPS33B相互作用蛋白並結合螢光共聚焦顯微鏡確定這些蛋白胞內定位;採用shRNA技術特異性敲除某種蛋白,觀察其他相關蛋白的胞內定位;構建巨核系/血小板VPS33B條件敲除小鼠,通過系列血小板功能試驗和誘導止血發生實驗在體評價血小板α-顆粒缺失對凝血過程的影響。結果有望揭示血小板α-顆粒形成的細胞生物學機制,為闡述血小板α-顆粒異常疾病發病機制提供理論基礎。
結題摘要
血小板顆粒內容物的釋放參與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內容物能否正確運載取決於顆粒的正確形成,α顆粒作為主要運載體,目前對其形成過程及機制了解甚少。ARC綜合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表現為關節攣縮、腎功能衰竭以及血小板α-顆粒內容物的缺失,研究表明Vps33b基因突變是導致這個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之一,因此我們推測Vps33b蛋白可能參與了α-顆粒的形成。在本研究中,我們選用HEK293T和Meg01細胞作為研究工具,利用蛋白質譜和免疫共沉澱的方法,確定了VIPAR、Sec22b和α-tubulin與 Vps33b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並通過構建表達Vps33b不同截短體蛋白結合免疫沉澱,發現Vps16b與全長的Vps33b蛋白結合,而α-tubulin和Sec22b則分別與Vps33b中的兩個Sec-1片段結合。Confocal結果顯示,在分化的Meg01細胞生成前血小板的向外延伸的神經突觸樣細絲中,Vps33b複合物呈現出細絲狀分布,vWF陽性囊泡與Vps33b複合物存在明顯的共定位現象,提示Vps33b參與了血小板α-顆粒的運輸。我們分別構建了全身性Vps33b基因敲除小鼠、巨核系/血小板特異性Vps33b基因敲除小鼠以及他莫昔芬誘導的造血幹細胞Vps33b基因敲除小鼠三種模型,結果發現Vps33b基因純合缺失的小鼠存在胚胎早期致死性;在對巨核系/血小板特異性Vps33b基因敲除小鼠的血小板進行檢測時,發現Vps33b蛋白僅有部分被敲除,血小板α-顆粒的形成以及血小板相關功能仍未受到影響;但當我們對造血幹細胞Vps33b基因敲除的小鼠血小板進行檢測時發現Vps33b蛋白被完全敲除,並表現為α-顆粒的缺失和相關聚集功能受損,並且發現Vps33b蛋白的產生階段早於巨核細胞的發生。為了進一步證實Vps33b複合物參與血小板α-顆粒的形成,我們通過分離胎肝誘導分化原代巨核細胞,分別觀察Vps33bfl/fl-Scl-Cre-和Vps33bfl/fl-Scl-Cre+小鼠巨核細胞不同分化階段的vWF陽性囊泡(作為α-顆粒的指示標記)和α-tubulin的定位情況,發現Vps33b蛋白敲除的巨核細胞在分化階段存在vWF陽性囊泡向遠端運輸障礙,vWF陽性囊泡均滯留在巨核細胞胞滯留在巨核細胞胞漿內,揭示Vps33b蛋白可能是通過與α-tubulin的結合參與α-顆粒在胞內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