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傑(1604一1674)被推出來作為全藏法王,敦迥旺布自稱“藏堆結布”,漢文史書中稱為“藏巴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噶瑪政權
- 出生日期:1604
- 逝世日期:1674
- 漢文史書中稱:“藏巴汗”
建立,滅亡,
建立
仁蚌巴、藏巴汗崇尊噶瑪派,對新興的格魯派採取壓抑的政策。格魯派又稱黃教,由宗喀巴在十四世紀末創立,該派在拉薩地區建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在後藏建有扎什侖布寺,為該派四大主寺。第三世達賴活佛轉世以後,他聯絡蒙古地方勢力,壯大了自己勢力,名聲大振,成為與噶瑪噶舉派抗衡的主要力量。第七世噶瑪巴就曾在仁蚌巴的支持下,1498年奪得了由格魯派創立的一年一度的拉薩傳召大會的主持權,一直到1517年,都禁止格魯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僧人參加傳召大會。噶瑪巴還在仁蚌巴的支持下在哲蚌寺、色拉寺以及後藏的扎什倫布寺的旁邊建有新噶瑪寺,以便控制格魯派的發展。
當時格魯派僧人見了噶瑪派僧人都要禮敬,在噶瑪勢力強大的地方,格魯派僧人得戴內外兩種顏色的僧帽,內為自宗黃色,外為噶瑪派黑(紅)色,以便隨機改變僧帽顏色,以示服從。噶瑪政權建立以後,對格魯派更是採取高壓手段,四世達賴雲丹嘉措,拒絕為藏巴汗受戒,逃到了阿里,園寂後,噶瑪政權不準其轉生。藏巴汗得了重病,醫治無效,四世班禪給他治好了病,藏巴汗才答應四世班禪的請求,準許尋找達賴靈童,但迎接靈童坐床時,藏巴汗拒不參加慶典。這樣,噶瑪巴與達賴之間矛盾日益突出,多次發生武裝衝突。格魯派請蒙古喀爾喀部帶兵攻打藏巴汗,藏巴汗派兵反攻,攻下色拉寺、哲蚌寺,在後山上殺死僧俗人眾五千餘人。往後,雙方又多次發生戰爭。
滅亡
1640年,五世達賴、四世班禪密商,邀青海蒙古固始汗入藏擊敗藏巴汗,將藏巴汗監禁在乃烏莊園,準備給他少量莊園維持生活,後來在戰俘中噶瑪巴公館的廚師曲英的衣襟中搜出的檔案里,發現了噶瑪派紅帽系、黑帽系活佛和藏巴汗聯合,打算把拉薩三大寺等格魯派寺院全部摧毀,把班禪和達賴監禁到工布地區的計畫,上面有噶瑪巴等人蓋的印,於是把藏巴汗用羊皮縫裹投入乃烏莊園附近的雅魯藏布江中。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傑則由拉薩逃到洛札地區。固始汗摧毀了各地噶瑪噶舉寺院,並在所有噶瑪噶舉派僧人手上打上印記點交給格魯派寺院,於是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傑又從洛札經工布逃到雲南納西族土司那裡。固始汗占領西藏,推翻噶瑪政權統治,擁立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政權之後,噶瑪派在西藏各地的勢力並未完全崩潰,仍在組織武裝暴動,進行反抗。五世達賴和固始汗受到清政府的賜封,總欖西藏政教大權,噶瑪巴駐錫的楚布寺被迫承認格魯派對此寺的管轄權,由達賴喇嘛派譯侖一名僧官住此寺,以示監督。
噶瑪政權,建立於明朝末年,那時正值義軍四起,滿清雄踞,明朝政府無暇顧及,未及封賜,它只存在短短的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