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體小組

噬菌體小組是由不同大學的科學家在一起或者分散地研究病毒細菌即噬菌體的非正式的組織,核心人物有德爾布呂克、盧里亞和赫爾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噬菌體小組
  • 性質:非正式的組織
  • 核心人物:德爾布呂克、盧里亞和赫爾希
  • 組成人員:不同大學的科學家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噬菌體研究小組是由不同大學的科學家在一起或者分散地研究病毒細菌即噬菌體的非正式的組織

發展歷史

核心人物是德爾布呂克(MaxDelbruck,1906-1981)、盧里亞(SalvadorLuria,1912-1991).和赫爾希(AlHershey,1908-),他們於1969年共同分享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其傑出人物還包括因發現DNA螺旋結構而1962年獲諾貝爾獎的沃森和1975年獲獎的杜爾貝科(RenatoDulbecco,1914-),其他成員還有核鏈式反應之父西拉德和原子科學家默里森(PhillipMorrison)等。
德爾布呂克早期的興趣是天文學,當意識到德國天文學在20世紀20年代已經衰敗後,便轉向了量子力學。1931年的夏天德爾布呂克來到哥本哈根,在玻爾的指導下學習。後來噬菌體小組的開放、批評的學術風氣也得益於此。他也曾同邁特納一起工作,但是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的科學氣氛使他無法忍受,1937年他得到洛克菲勒基金的贊助而到了美國,1938年邁特納等人就發現了核裂變現象。
德爾布呂克對生物學的興趣也是首到了玻爾的影響。他認為物理學的互補原理可能於生物學有類似性,沿著這條道路研究會有新的收穫。特別是1938年8月玻爾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了生命過程是物理和化學過程的互補的觀點,直接使德爾布呂克的興趣由物理學轉向了生物學。
1937年他曾希望到加州理工學院摩爾根的實驗室謀求職位,研究果蠅。但到達帕薩迪納後,他遇到了艾里斯(EmoryEllis),艾里斯把噬菌體介紹給了德爾布呂克。德爾布呂克深厚的物理學背景知識使自己馬上認識到了噬菌體的重要性:噬菌體對生物學就相當於氫原子對物理學一樣。
1940年德爾布呂克在范德比爾大學獲得了一個職位。1941年在美國費城召開的物理學會的一次會議上,德爾布呂克遇到了盧里亞。出生於義大利的盧里亞雖然不是物理學家,但對物理學感興趣。兩人在噬菌體這個話題上產生了共同的興趣,來到了位於紐約的內外科醫學院盧里亞的實驗室,進行了兩天的實驗,奠定了他們後來十多年合作的基礎。1941年夏天,德爾布呂克計畫參加在冷泉港舉行的年度學術會議,邀請盧里亞前往,以便在會後的時間繼續實驗,盧里亞接受了邀請。噬菌體小組就正式誕生了。1943年,德爾布呂克邀請在華盛頓大學進行噬菌體研究的赫爾希到范德比爾大學共同做一些實驗,這樣噬菌體小組的3個核心人物真正走到了一起。
德爾布呂克是這個群體的精神領袖,一個具有超凡魅力和才氣橫溢的、由物理學專項生物學研究的德籍科學家。首先是德爾布呂克把噬菌體的研究從含糊的經驗知識變成了一門精確的科學。他分析和規定了精確測定生物效應的條件,與盧里亞一起精心設計出定量的方法,並且確立了統計求值的標準。有了這些,才有可能在後來展開深入的研究。德爾布呂克和盧里亞的長處或許主要在於理論分析,赫爾希則是突出地表現出是一位非常熟練的實驗家。他們三位在這些方面也是很好的補充。
克蘭在《無形學院》中,認為噬菌體研究小組的許多特徵和在法國活躍了30年、數學上著名的布爾巴基學派有相似之處。例如,在研究領域中提出激進的新方法;小組成員對彼此的著作持強烈的批判態度;道德高尚;有清楚的研究風格;有幾個聲譽極高的領袖人物,它們在很長的時間裡保持了對小組的獻身精神;小組內威信較低的成員是流動的;容易吸收新成員;小組中很多成員是分散的,小組的活動集中在他們的領袖人數所在的一個或兩個研究機構。
德爾布呂克是一位物理學家,盧里亞是一位內科醫生,赫爾希是一位生物化學家,他們三個人互相配合,奠定了成功的基礎。他們各有自己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法,因此能夠對一些根本問題展開真正的“集中攻擊”,他們各自獨立工作,但又保持密切的聯繫。起初,他們形成自己的學派,他們所創造的富有啟發性的學術氣氛吸引了一些來自不同領域、有著許多不同觀點的有才華的科學家。在他們的指導下,事業以爆炸性的速度向前發展。1943年,德爾布呂克和盧里亞證明,在對噬菌體敏感的細菌培養液中,由於自發變異和選擇,出現了對噬菌體由抵抗力的變種。1945年,赫爾希和盧里亞各自獨立的發現:噬菌體和它們的寄主菌體一樣發生自發的變異。1952年,赫爾希和助手蔡斯(MarthaChase)病毒傳遞和複製遺傳特性時核糖核酸起著基本作用。1953年,受到這個研究結果的啟發,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德爾布呂克後來指導博士後研究生杜爾貝科介入腫瘤病毒學的研究,杜爾貝科由於發現腫瘤病毒和細胞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1975年與巴爾的摩、特明(H.M.Temin,1934-)分享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