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下鎮

噪下鎮地處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西北部,轄8個行政村、1個林業分場,國土面積155.8平方公里,人口1.35萬,土地面積21865畝,山地面積10234公頃。噪下鎮東北部與靖安縣接壤,西部與會埠鎮毗連,南部與乾洲鎮相鄰,是半山區半丘陵鄉鎮。山地、丘陵、平原面積比為5:3:2,地形狹長,南北寬約12公里,東西長約46公里,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海拔最高點1333.2米,最低點50.3米,年平均氣溫為17.1度,年平均雨量為1624.4毫升,年平均日照1873小時,無霜期260天,噪下屬越山及萊洋山支脈及余脈,橫貫東西,河流為潦河貫穿全境,到龍溪村匯至南潦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噪下鎮
  • 所屬地區:中國 江西省
  • 建立時間:明萬曆年間
  • 面積:155.8平方公里
  • 人口:1.35萬人
  • 地理位置:西部與會埠鎮毗連
  • 著名景點:新安塔、越王山
  • 特產:毛竹、紅豆杉、楠木、水稻、大豆
  • 知名產業: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城鎮建設,自然資源,經濟狀況,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噪下鎮 地處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西北部,轄8個行政村、1個林業分場,國土面積155.8平方公里,人口1.35萬,土地面積21865畝,山地面積10234公頃。噪下鎮東北部與靖安縣接壤,西部與會埠鎮毗連,南部與乾洲鎮相鄰,是半山區半丘陵鄉鎮。山地、丘陵、平原面積比為5:3:2,地形狹長,南北寬約12公里,東西長約46公里,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海拔最高點1333.2米,最低點50.3米,年平均氣溫為17.1度,年平均雨量為1624.4毫升,年平均日照1873小時,無霜期260天,噪下屬越山及萊洋山支脈及余脈,橫貫東西,河流為潦河貫穿全境,到龍溪村匯至南潦河。
噪下鎮

歷史沿革

噪下鄉噪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載,明萬曆年間,噪下就成為建制鄉,名曰新安鄉,距今已近500年歷史,解放前夕,改為噪下鄉,以駐地噪下而得名,解放前後至1958年前,噪下設四個小鄉:分別是山里(今汪家村)、富溪、噪下、觀噪下四個小鄉。1958年成立噪下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噪下、觀噪下兩個公社,1968年合併為噪下公社,1984年改為噪下鄉,2000年經省民政廳批准撤噪下鄉設立噪下鎮。

城鎮建設

噪下鎮
噪下鎮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53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400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00萬元,呈現出一個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態勢。
噪下鎮駐地有500萬元以上投資企業4家,有1000萬元以上一家,工業產品主要有鋼鐵、汽車缸套、木竹地板、木柵欄、工藝竹筷、竹簾席等,其中成品缸套、木柵欄等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木竹地板主銷全國各地。
噪下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省管公路貫穿全境,鎮部駐地距縣城20公里,距320國道40公里,距省會南昌80公里,距江西省北大門九江市250公里。噪下鎮通訊便捷,村村通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建有基站。噪下鎮設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10所,幼稚園1所,噪下中學教學樓、實驗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宿舍樓都是近年新建。隨著教學質量提高,適齡兒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率達95%以上,初升高達20%以上。噪下鎮文化站是是全縣第一批被授予的省一級文化站之一。新建的噪下中心衛生院,無論是醫療設施、技術水平都排全縣前列。2000年來,噪下鎮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街道布局合理、美化亮化,集市貿易、自來水、閉路電視等設施完善。噪下鎮已經逐漸成為奉新縣明星鄉鎮和衛星城鎮之一。

自然資源

噪下鎮
噪下鎮資源物產非常豐富,有自然林和人工林各20餘萬畝,活立木積蓄量47.5萬立方米,毛竹250萬支,還有紅豆杉、楠木等珍貴樹木生長,年產1萬立方米杉木,60萬支毛竹,1000餘方各類雜木。噪下鎮花崗石蘊藏量大。目前探明有灰、紅、綠等礦種,開發潛力巨大。噪下鎮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除目前在潦河建有聞名全國的“老愚公”4個梯四級電站和1個鄉電站外,尚有大量水頭高、流量大的水能可供開發。噪下鎮農業以優質稻、油菜、花卉苗木、獼猴桃為主,有AA級綠色大米種植面積5000畝,優質油菜7000畝,花卉苗木1000畝,獼猴桃1000畝。噪下鎮水面面積大,境內有大小水庫20餘座,水面面積有1200畝,水質優良、無污染,是水產養殖的首選地。噪下鎮木竹加工剩餘物充足,是發展食用菌的原料,前景非常廣闊。噪下鎮山區盛產野葛,年產量在50萬公斤以上,是開發綠色食品——葛粉的原料。除此外,噪下尚有大量坡地、水面有待開發。
噪下鎮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木材、毛竹、優質天然礦泉水,水能蘊藏量達12萬噸以上,岩鹽蘊藏量達75萬噸。土特名優產品系水稻大豆、薯類、油料、瓜果、畜禽水產品、中草藥等,工業產品白酒、木製家具、竹膠地板、瓷瓶、機制磚、瓦楞紙等,產品質量上乘,獲農業部優秀產品獎一項,獲省優質新產品獎三項。
距鎮政府東南15公里處,有一座名聞遐爾的洞天福地、藥都藥業先河、旅遊療養勝地、道教名山——閣皂山,2001年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現有保存的宋代古橋(鳴水橋),清代石坊(一天門),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景色之秀、宮觀之麗、古蹟之異、名樹之奇、藥草之眾,真乃“神仙之府”,歷史上引無數文人雅士,借景抒情,爭相題詠,留連忘返。

經濟狀況

噪下鎮
噪下鎮工業經濟比較發達,特別是地下的煤炭工業一直是支柱產業。受國家關井壓產和對高危行業逐步退出等影響,噪下鎮將發展目標瞄準向招商引資,強攻地面工業上,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突破口,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竹木資源,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制定了《噪下鎮招商引資優惠辦法》,著力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全民招商,做到親商幫商,下活商貿活鎮這盤棋,先後引進鉅豐工藝品廠,江西羽絨有限公司,竹製品廠等5家企業落戶噪下。
總投資3—5億元的噪下湖旅遊開發已申報立項並完成了總體規劃,正在進行全面招商融資及一期開發準備工作;總投資445萬元的秀洛公路改造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70萬元的馬秀公路改造被列為國債項目;投資1700萬元的井門水庫改造已列為國家小型水庫改造項目;面積847.52公頃,設計投資1580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已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已上報國土資源部立項。這些項目的建設,將為噪下鎮今後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05年,噪下鎮實現財政收入2046萬元,國民生產總值達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20元,各項存款餘額15069萬元。噪下鎮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5年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被宜春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在宜春市各項考評均進入先進行列。有6家民營企業稅收上百萬元台階,1家上200萬元台階,9家民營企業進入宜春市納稅大戶百強。
噪下鎮旅遊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境內的里水庫(流橋水庫)是國家大二型水庫,儲水量常年在1億立方米以上,水域面積約7.1平方公里,湖內大小島嶼林立,湖周圍全面封山育林,風景秀麗。距省城南昌僅84公里,可建成旅遊休閒的後花園。適宜開發水上遊艇、划船、游泳、垂釣、島嶼綜合遊藝休閒中心、動植物觀賞、農家樂等項目。

旅遊資源

噪下鎮山川秀美,境內名勝古蹟甚多,自然風光旖旎,是搞旅遊開發的佳地。
噪下鎮
新安塔 ,位於噪下鎮龍溪村西0.5公里處寶塔山。建於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該塔為空心樓閣或磚塔,5級8面,高約21米,塔基用花崗石疊築,上為青磚眠砌,每層外有三道斗拱托起腰檐,上層用花崗岩壓邊,檐角有風鈴,塔頂用花崗岩覆蓋。一級約高4米,有三門,西門頂有一長0.95米寬0.38米花崗岩石匾,上部刻“新安塔”3字,塔內有條式壁畫,或人物、或風景、或神仙傳說。二級高4米,有壁畫4幅,有贊詩二首。三級高4米,內有壁畫4幅,有贊詩二首。四、五級因樓板年久失修,無法攀登。
越王山,原名藥王山,傳說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滅吳後乘勝西進伐楚,在藥王山頂平曠處築城紮寨,長駐兵馬,後人因名為越王山。據道光《奉新縣誌·古蹟》載:“越王山在縣西五十里,相傳越王勾踐西進伐楚,曾屯兵於此”。又據該書《山川》條載:“越王山奇峭屏列,顛甚平曠,可三里許。上有寶蓮院,院內有濫泉湧出,匯而成湖,山之東有石佛墓,其西南則有鄒公洞、琵琶峰、虎跡石、點軍坪、走馬侖、鳳凰池、龍鬚洞、雷公岩、遊仙台諸勝。”
光天化日石刻,位於青潭北0.5公里,坑裡村小組大路旁。一塊碩大花崗岩由於雷擊後,倒在古道上,其中朝南一面平整,高約丈余,就在朝南平面上部,陽刻四字“光天化日” 周邊還刻有邊線,形成匾額狀,寬約1米,長約3米。據傳是道光年間羅姓一年考起三個舉人,為慶祝本族教化盛事,刻石以致慶。大石澡下壓有一不規則斜石,上有陽刻“鹹豐元年”等字,據羅姓老人說,澡下面的字與“光天化日”沒有聯繫,是記述另一件事時所刻。
噪下鎮
四眼井 ,位於龍溪村西北1.5公里的金泉村小組前,有一口“四眼井”,建於道光十八年(1838年),距今164年。井身磚砌正方形,邊長105厘米,井深約10米,井身上有花崗岩正方井台,邊長234厘米,井台上豎有4口園形完整花崗岩井架(上圓澡下方)。4口井間距8厘米,中心距離50厘米,井架高31厘米,井架外徑62厘米,內徑32百米,內厚9厘米,每個井架上都有陰刻楷書文字,其中東南井刻有“金泉井”三字,西南井刻有“道光戊戌”四字,西北井刻“羅漢章”三字,東北井刻有“初建”二字。據當地老人介紹,此井與新安塔同屬一人(羅漢章,時任安徽鳳陽府一個知縣)發起籌建。
水欄關,位於噪下鎮觀澡下村西約一公里處,地處潦河源頭澡下段,這裡由於兩山對峙,形成隘口,曾是“一板截隘,萬流莫向”的險峻之地,故稱水欄關。
里水庫,位於噪下鎮東10公里汪家村的里村小組和古家村小組之間,建於1972年,以灌溉為主,水產養殖為輔,面積為400畝,引水乾渠10公里,水庫以庫深、水清、林綠、灣多為特點,水庫汛期水深30米,枯水期也保持在10米以上,一年四季水面如碧,沒有一絲污染,水庫周圍被崇山竣嶺包圍,常年碧綠可人,遠山近樹盡映水中,倒影若如瓊林仙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