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kuì,是指古同“喟”,嘆息。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拼音:kuì
部首:口,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
五筆86&98:KKHM 倉頡:RLMC
筆順編號:251251212511134 四角號碼:6508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633
基本字義
--------------------------------------------------------------------------------
● 嘳
kuìㄎㄨㄣˋ
◎ 古同“喟”,嘆息。
◎ 譏諷。
◎ 哀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𠀤苦怪切,音蒯。《說文》本作𡃪,太息也。《晏子·雜篇》嘳然而嘆。《集韻》或作㕟。
又《廣韻》譏他人也。
又《集韻》呼怪切,音𧱳。《字林》息憐也。《揚子·方言》嘳,憐也,沅灃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集韻》或作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丘媿切,音䰎。《廣韻》與喟同。詳前喟字注。
又《廣韻》譏他人也。
又《集韻》呼怪切,音𧱳。《字林》息憐也。《揚子·方言》嘳,憐也,沅灃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集韻》或作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丘媿切,音䰎。《廣韻》與喟同。詳前喟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