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爾

嘎爾

“嘎爾”,藏語意為歌舞,也有人意為“樂舞”,因為表演嘎爾有配套的專用樂器伴奏。在西藏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花名冊上稱“典真嘎爾瑞”,即供雲樂舞。嘎爾主要出現在大型慶典場合和迎送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等場合,其它場合不能隨意表演。

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區申報的“嘎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682 Ⅲ-85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嘎爾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申報地區:甘肅省卓尼縣
  • 遺產編號:Ⅲ-91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適宜場合,表演形式,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藏語“嘎爾羌母”,是表演舞蹈之意。曾有人稱嘎爾羌母為“宗教跳神”、“宗教法舞”、“宗教羌母”等等,但藏傳佛教各教派對此藝術有兩種基本不同的傳統稱謂,一是除格魯派之外的其他教派稱它“嘎爾羌母”;二是格魯派稱它“桑威多吉嘎爾羌母”,是“表演密宗金剛舞”之意。因它們的歷史起源以及表演時所伴奏的器樂不同而分別稱為“阿羌母”和“銅羌母”。表演“阿羌母”主要由各種鼓鈸作為主奏樂器,而表演“銅羌母”則由各種銅管樂器作為主奏的樂器。除此之外,“阿羌母”的歷史起源早於“銅羌母”,據傳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鎮壓佛教的敵人“如扎納布”,利用當時的民間神舞並結合佛教密宗法術達到了這一目的。從此之後藏傳佛教各派每當舉行這一活動的時候,樹有一個叫做“靈卡”的魔鬼俑像,桑耶寺的喇嘛們叫他“如扎納布”。無論是“阿羌母”或是“銅羌母”,它們所表現的基本內容都是各種護法神鎮壓魔鬼的情景。
巴郎鼓舞巴郎鼓舞

藝術特色

適宜場合

巴郎鼓舞一般在春節期間的農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表演,自正月十六日起,即將巴郎鼓高高供起,留作來年再用。卓尼藏語稱巴郎鼓為“沙目”(莎姆),其活動場所叫“沙目場”,又把正月期間演出巴郎鼓舞的日子叫“曼拉節”。屆時各個村寨由男性老少組成“沙目隊”(莎姆隊),除在自己村里跳唱外,還要到鄰村趕“曼拉節”,進行交流。咚咚的鼓聲、雄勁的舞步,給新春佳節平添了無盡的歡樂。

表演形式

表演開始前,“沙目場”中心燃起篝火,擺放桌椅板凳,這是年長者的位置,他們負責掌管活動。年輕人倒茶斟酒,跑前跑後忙個不停,孩子們嘰嘰喳喳滿院子瘋跑,一派節日景象。天近黃昏時,全村人都到齊了,由一執事宣布表演開始。“沙目隊”圍著篝火,搖著巴郎鼓,翩翩起舞。先唱序曲《及柔》,接著跳《苦松加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各跳三圈,是為互致問候;之後邊跳邊唱《沙樓梅婁》,意為“沙目”正文開始。以下依次是《春芽撒》、《春柱》、《尼給刀羊》等。歌詞內容有慶賀豐收、互道節日愉快的祝辭;有歌頌家鄉自然美景、好人好事的;也有針砭時弊的;有的則是猜迷式的“盤歌”。就這樣一直唱到夜闌更深,雄雞報曉,東道主即將“沙目隊”請進最寬敞的大廳里,各家則將豐盛的節日食品及青稞酒端出來款待客人。這時主人代表又舉起酒杯唱問《龍夠》、《撒瑪魯》(飯歌)、《扎瑪魯》(酒歌),客人也立刻以歌回答,彼此對唱,高潮迭起。節日期間,出嫁的老少姑娘均返回娘家,與家人和鄉親鄰里歡聚一堂,跳起《阿尼桑》舞,唱著《湯卡》曲,興高采烈地過大年。晨光熹微中,主賓復聚“沙目場”,舉行告別儀式,跳《蓋路》,互祝來年豐收吉祥。至此,一個村的“曼拉節”結束了,“沙目隊”又積極準備,趕去鄰村過“曼拉節”。巴郎鼓舞粗獷健美,具有鏗鏘勁健的節奏感和濃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
嘎爾

傳承意義

嘎爾歷史悠久,舞蹈造形優美,音樂風格獨特,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禮儀性男子舒情歌舞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