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湯帕節

嘎湯帕節

嘎湯帕節,是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嘎湯”這句哈尼族語,有的說是紀元年號,據說哈尼族的年號叫“嘎湯紀元”。但多數人則認為“嘎湯帕”意指萬象更新或萬物復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1987年7月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全州哈尼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將嘎湯帕節正式決定為哈尼族的年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嘎湯帕節
  • 來源:西雙版納
  • 成立時間 :1987年7月
節日傳統,節日現狀,

節日傳統

嘎湯帕節雖然是哈尼族早已有之的傳統佳節,但從前沒有統一的節期。據傳,古時候的嘎湯帕節要過15天,以祭祖、宴請為主要內容。在過節的15天內,天天設宴飲酒,耗費極大。至哈尼族第14代祖先尊唐盤時,將過節的時間定為4天,規定從每年十月的第一個屬牛日舉慶,屬龍日結束。節日活動內容保留著以往的祭祖、宴請,增加了娛樂活動內容。節日來臨時,人們要煮米酒、舂磁粑、殺豬宰雞,備辦米飯、糍粑、米酒、肉食、茶葉在祖先靈位――阿培波羅前供祭、祈禱。各家各戶都要置辦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同斟共飲,互贈禮品聯絡感情。各村各寨則立鞦韆架、辟陀螺場,開展打鞦韆、打陀螺活動。男女青年穿戴一新,互相邀約到山上摘野果、采野花、對歌,盡情娛樂。喜歡打獵的男子漢,則三五結群串山打鳥或攆山圍獵。

節日現狀

1987年州人大常委會將嘎湯帕節定為哈尼族的年節,過節時間統一為公曆1月2日至4日。節日活動由鄉政府或村公所統一組織,內容以文藝體育活動為主。節日期間,男女青年要表演傳統的竹筒舞、長竹桿舞和各種展示哈尼族風情的文娛節目。開展盪鞦韆、打陀螺、射弩等比賽和遊春活動。在山上對歌,盡情娛樂。昔日許多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已經被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所代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