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工作職責,自然地理概況,社會經濟情況,森林資源狀況,資源保護,森林資源概況,林分類型,分類經營區劃,林業生產建設,營林生產,封山育林,多種經營,發展方向與項目,種植業,養殖業,森林防火,防火系統建設現狀,預防火災規劃,完善制度,加強預防系統建設,可燃性火源控制,構建聯防聯治網路,通訊聯絡系統,林火撲救系統,防火宣傳,
基本信息
嘎拉河林場是呼瑪縣屬國有國營林場,隸屬呼瑪縣林業局,其工作向呼瑪縣委、縣政府、林業局負責。嘎拉河林場位於呼瑪縣西南部,距縣城約13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5°47′30″— 126°12′59″,北緯51°02′28″— 51°29′46″。東部與三卡林場相鄰,東南與呼瑪縣北疆鄉交界,西南以嫩江為界與加格達奇林業局相望,西與十二站林場毗連,北與韓家園林業局接壤,地域上屬北疆鄉行政範圍。位於伊勒呼里山東南坡,嫩江源頭匯水區處。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60.4毫米 ,年無霜期為85—100天左右。
嘎拉河林場位於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東南坡,地處呼瑪縣西南部,距縣城13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5°47′26″—126°13′10″,北緯51°02′33″—51°29′53″。東部與三卡林場毗鄰,南以嫩江為界與南瓮河林業局相望,西部與十二站林場相連,北部與韓家園林業局接壤。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26公里,行政區域隸屬於呼瑪縣北疆和興隆2鄉管轄。
工作職責
嘎拉河林場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呼瑪縣委、縣政府、林業局的領導下,認真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各項林業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地方各級政府制定的各項條例;認真組織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各項建設,認真抓好森林管護站的管理,切實做好約57301公頃的國有森林資源管護,努力完成當年人工造林任務,並做好幼林地撫育管理;在縣林業局森林防火辦指導下做好管護區域內森林防火及撲救工作;在政策範圍內和資源林政管理監督下,做好木材採伐區供應,以解決本地區人民生產、生活之所需,並做好採伐區域跡地更新造林,保持林業可持續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做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做好產業開發與經營,促進林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自然地理概況
山系:林場以低山丘陵為主,河谷兩側階地連線大片的漫崗,或有較大面積的草甸草原。海拔高度在361—599.6米之間,坡度多在15°以下,地勢起伏不大,略呈東北高、西南低的趨勢。
水系:嘎拉河從東北向西南穿過林場,流入嫩江。
氣候: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乾寒,積雪時間長;春季降水偏少,多西南風;夏季涼爽,降雨集中;秋季溫差較大。年均氣溫-2.1℃,全年≥10℃積溫1700—1800℃,無霜期85—100天,年降水量450—500毫米。
土壤:以暗棕壤為主,但由於地貌的變化,土壤分布也有差異。在海拔450米以上的山脊地帶,分布土壤為暗棕壤,在平緩坡下部、河谷階地、河流兩岸為草甸沼澤土,在窄谷窪地或河漫灘窪地分布沼澤土。
植被:植被類型是以興安嶺落葉松為優勢的寒溫帶針葉林,主要喬木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其次有樟子松、白樺、山楊、柞樹、黑樺等。灌木在針闊混交林中生長有興安杜鵑、胡枝子、越桔、杜香等;在柞樺林間有成片的榛子和胡枝子等;山間谷地及河岸地帶有叢樺、赤楊、柳條、稠李子、篤斯等。草本植物種類較多,主要有苔草、禾本科草、鹿蹄草、地榆、萎陵菜、山黧豆、百合、沙參、玉竹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犴、狍子、狐狸、狼、鹿、熊、猞猁、大雁、飛龍、雉雞等。
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原屬嫩江縣管轄,於1982年4月呼瑪、嫩江兩縣邊界調整時,劃歸呼瑪縣林業局管轄。
在本場範圍內,僅有嘎拉河村一個自然村,嫩漠公路從南向北穿過本場,在本場範圍內約26公里,防火公路從東北向西南伸展與嫩漠公路相接,本場範圍內約20公里。由林場至四角山防火塔的防火公路全長25.5公里。
林場是在1956年開始籌建的防火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原屬嫩江縣管轄,1982年4月劃歸呼瑪縣林業局管轄。通過歷年努力,林業生產和各項公共設施建設均已初具規模。
林場現有職工125人,林場總人口456人。
辦公樓800平方米。1993年接通有線電視,能收看5—8個頻道。固定資產264.5萬元。防火公路和嫩河公路通過林場,全長58.8公里,形成道路網密度1.4米/公頃。另外,利用嫩江水運木材可達佳木斯市。
森林資源狀況
資源保護
嘎拉河林場資源林政管理以“四好”為目標,促進資源工作再上新台階。林場將服務生態建設,促進科學發展作為資源管理工作的主題,在工作中堅持把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好;把現有森林資源合理利用好;把林業生產經營管理秩序切實維護好;把發展經濟與保護資源生態、環境的關係處理好作為工作的目標,促進了資源管理工作健康發展。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認真開展好宣傳教育活動。以此來提高職工民眾的服務意識,大力推進法制建設。林場從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入手,並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森林法》宣傳月活動,制定宣傳條幅3條,印發宣傳單180餘張,分別在公路路口和檢查站進行宣傳,動員職工民眾共同愛護家園和保護森林。
森林資源概況
經營總面積57301公頃。林業用地41972公頃,非林地面積15329公頃。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8977公頃,疏林地5公頃,未成林造林地6公頃,無林地12984公頃。林場活立木總蓄積2428762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2152811立方米,疏林蓄積395立方米,散生木蓄積275556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0.57%。
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9879公頃,占總面積的69.6%,非林業用地為17422公頃,占總面積的30.4%。
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為29094公頃,占林業用地的72.96%,無林地10785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7.04%。
在有林地中,商品林7842公頃,防護林21252公頃。
林分類型
有林地按優勢樹種分,落葉松蓄積1369565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積的63.62%;白樺蓄積765413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積35.55%;山楊蓄積8968立方米,占0.42%;柞樹蓄積3574立方米,占0.17%;黑樺蓄積5292立方米,占0.25%。
分類經營區劃
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用材林26503公頃,蓄積1970494立方米;防護林2200公頃,蓄積162785立方米;特用林194公頃,蓄積15958立方米;薪炭林80公頃,蓄積3574立方米。
林業生產建設
營林生產以天然幼壯林撫育為主,對部分立地條件優越和生長良好的落葉松幼齡林,按商品林進行集約經營,培育天然速生豐產林,並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擴大森林面積。 以培育、保護森林為主,及時撫育、大力造林、努力發展綜合利用和開發林區多種資源,充分發展森林多種效益。
營林生產
1987年以來為國家累計生產木材10萬立方米;造林15000畝,造林樹種主要是興安落葉松和樟子松。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的對象是鬱閉度在0.4—0.6的天然幼中齡林,全部近熟林,未能安排造林的宜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以及近期暫不進行林分改造的疏林地、平緩坡胡枝子、柞樹林和其它低產林分。封育方式採用全封、半封和輪封。通過設立標誌牌,設定路障和加強護林人員巡護等措施,禁止人員進入封育區域。封育期限以林分達到撫育間伐標準或採伐利用年齡為止。
多種經營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全面啟動,林場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拓寬致富門路。在保護林木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天然資源,搞特色產品開發,發展特色山產品採集業,發展中草藥種植及採集,袋裝木耳等系列食用菌生產;大力發展絨山羊、乳牛以及養鹿、養兔等特色養殖。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家禽飼養。同時建立幫扶網路,在職工中形成以富帶貧的互助關係。達到共同富裕,協調發展。
發展方向與項目
種植業
由於多年來的採伐,林木資源日漸枯竭,而採伐剩餘物都白白丟棄在山裡。白樺、柞樹等梢頭、枝杈都是上等的培植食用菌的原料,可培植木耳、猴頭、靈芝、蘑菇等。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追求,食用菌種植業前景可觀。林場具有大面積的荒山荒地,且土壤肥沃,可根據市場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中草藥及農作物種植。
養殖業
林場範圍內具有豐富的水草資源,可用於養殖牛、羊、兔等多種肉用動物,並可利用農作物的秸稈等剩餘物養殖豬、雞等。
森林防火
森林火災是森林的大敵,火災過後,大量林木被燒毀,引起環境的突變。森林防火就是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保護生態系統,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縱觀林場發展史,頻繁的森林火災造成森林退縮,林分質量低下,森林生態功能下降,物種減少。為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防火系統建設現狀
嘎拉河林場的森林防火工作由呼瑪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直接領導,在防火期間林場成立由場長掛帥的森林防火領導組織機構,並組建50人的快速撲火隊,負責林場的防火工作,參加防火期間突發火災的撲救工作。在林場範圍內,建有森林防火瞭望塔1座,林場場址周圍開設有100——150米寬的防火隔離帶總長度2公里。主要防火設備有:無線電台1部,對講機10部,風力滅火機10台,滅火水槍4支等。
預防火災規劃
森林防火應遵循“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對森林火險、火災應加強瞭望監測,做到及時發現、儘快撲滅,儘量減少火災損失。
完善制度
健全防火制度,完善防火措施
採取多種形式宣傳貫徹《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條例》的有關規定,提高廣大民眾防火意識,逐步完善森林防火制度,以法治火,獎罰分明,真正把職工民眾發動起來,人人自覺護林防火,營造全社會參與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圍。
對護林防火人員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引進和消化森林防火先進技術,逐步提高森林防火綜合能力。
加強預防系統建設
(1)瞭望監測網。目前林場施業區範圍內已經建有防火瞭望塔1座,與林場周圍的防火瞭望塔形成瞭望網路,瞭望半徑為15公里左右。為了改善瞭望塔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本經營期內新建四角山塔房50平方米。
(2)預測預報網。在防火期內,各管護站應加強與場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聯繫,準確掌握變化動態,並掌握本責任區內工礦企業、村屯及生產點的分布情況,以提高森林防火的主動性。
(3)防火阻隔網。一是管理好現有的2公里永久性防火隔離帶,每年有計畫地採取人工割草或化學滅草等措施,清除隔離帶內再生的雜草、灌木和幼樹等一些易燃物質,使防火隔離帶能有效地阻止林火蔓延。二是充分發揮林區公路的防火阻隔作用。在防火期之前,選擇適宜的天氣條件採用火燒法或人工作業,清除公路兩側20米範圍內的易燃雜物,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防火阻隔作用,而且還可以減少由於過往車輛、旅客等機械、人為火源引發火災的可能性。
可燃性火源控制
改善林分環境,降低林分易燃性。
通過幼中齡林撫育等措施,清理林內倒木,枯立木等,或在融雪期和霜降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實踐經驗,在適宜的天氣條件下,採用嚴格的火燒法技術,消除林內枯技落葉、雜草和灌叢,減少林內易燃物載量,降低燃燒性,以達到有火源而不易引燃或不易迅速蔓延的目的。
構建聯防聯治網路
加強巡護、排查力度。
據資料統計分析,嘎拉河林場人為火是引起森林火災的主要火源,控制人為火源是減免森林火災的關鍵,林場在主要交通要路設有護林防火檢查點4處(即管護站),嚴格入山人員和車輛的管理和檢查登記手續,對消除火災隱患和杜絕人為火源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防火期內實行護林防火責任承包制,並加強與周邊林場、鄉鎮之間的聯防。
通訊聯絡系統
本期內通訊方式以無線通訊為主,無線電台與ETS相結合。
嘎拉河林場處於山區,山高林密,路途遙遠,通訊不暢。林場有ETS電話的,但各個管護站點離場址較遠沒有通訊設備,在本期內規劃,8個管護點各配備對講機10部,實現森林管護人員與林場、林場與林業局中心台聯繫無盲區。
林火撲救系統
為了提高林火撲救能力,林場在呼瑪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統籌安排的基礎上,本次規劃對現有防火機械設備作了進一步完善,逐步實現防火、滅火器具的現代化。
防火宣傳
進入防火期以來,嘎拉河林場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由黨支部、工會、共青團、女工委共同發起倡議,號召全體職工、家屬共同宣傳森林防火知識,把森林防火宣傳教育作為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線、第一項任務、第一位責任。該場每天出動防火宣傳車2輛,在林場及附近村屯進行不間斷廣播宣傳,共懸掛宣傳彩旗200餘面,過街紅15道,宣傳橫幅5條,張貼標語500餘張,發放宣傳單500餘份,入戶簽訂防火公約、防火保證書各150餘份,入戶率達到100%,林場每天利用電視播放20分鐘的防火知識宣傳節目,組成10對機車巡護隊,佩戴袖標在林場管轄區域內進行巡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