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遺址

嘎仙洞遺址

噶仙洞為中國北魏拓跋鮮卑先祖所居石室。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1980年在洞內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祝文刻辭。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2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相傳為仙人洞府。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遺址歷史,洞穴性狀,祝文,嘎仙洞祝文,遺址保護,拓跋鮮卑,綜述,發源地,遷徙,噶仙洞傳說,

地理位置

位於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2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相傳為仙人洞府。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

遺址歷史

據《魏書》載,烏洛侯國世祖太平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現存銘刻的文字共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證實為北魏王朝承認的拓跋鮮卑發祥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嘎仙洞遺址嘎仙洞遺址

洞穴性狀

嘎仙洞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約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長92米,寬27~28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最高處達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約20°,斜洞長22米,寬 9米,高6~7米。主洞中部放置一塊約 3米見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塊支撐。洞壁平整,青苔滋生,地下堆積較厚。

祝文

主洞西側距洞口約 15米處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共 19行,201字,字型大小不一,書體介於楷隸之間,書法古拙,筆勢蒼勁。內容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燾於太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此發祥之地致祭時所刻祝辭,與《魏書》記載基本相符。石室的刻辭是有確切紀年並見於文獻記載的重要古代少數民族遺蹟。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粘沙土層中,出土很多手制夾砂灰褐陶片,還有石鏃、骨鏃等,與完工、扎賚諾爾等地鮮卑遺存中出土物特徵相似。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黃色粘沙土層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這裡可能存在著更早的文化遺存。
嘎仙洞遺址嘎仙洞遺址
為保護石室,文物部門在刻有祝辭的石壁前安裝了柵欄和鐵門,洞口處修建了排水溝和防護欄桿。
2013年07月,再次發現了清晰的、疑似北魏早期的石刻文字。

嘎仙洞祝文

祝文全文如下: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雀,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啟辟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爪,時惟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於:皇皇帝天、皇皇后土。
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饗!
東作帥使念鑿。"
嘎仙洞祝文嘎仙洞祝文
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來對他的祖先歌功頌德的,並祈求祖先保佑。

遺址保護

日前,自治區考古及地質專家組一行三人抵達鄂倫春旗,對嘎仙洞遺址現狀進行勘察。專家組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對嘎仙洞遺址進行了詳盡的勘察,進行數據測量、樣本採取,石質檢測,並通過科學儀器對洞內幾處危岩進行了體積及重量上的計算。通過現場勘察,看到嘎仙洞遺址1980年發現石刻祝文後,於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卻從未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一直處於自然保護狀態中,由於歷經久遠而自然風化,致使石刻祝文字跡風化日甚於日,危岩險石比比皆是,洞內積土亂石雜布。專家組初步形成保護意見:對石刻祝文實施有效的保護,拆除原有鐵門及柵欄;清理洞內積土及自然脫落的雜石;修建排水工程,避免由於潮濕而對洞體的再度侵蝕;加固部分危岩,避免傷及遊人。專家組將針對勘察的情況已形成切實可行的實施保護方案,並將逐步實施。嘎仙洞遺址保護工程的實施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業績,對於研究發掘鮮卑文化,促進自治旗旅遊事業的發展,擴大鄂倫春對外的知名度有著不可估量的促動作用 。
嘎仙洞遺址嘎仙洞遺址

拓跋鮮卑

綜述

拓跋鮮卑是鮮卑的一支,應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涼的河西鮮卑禿髮部等,而習慣上往往僅指北部鮮卑。
拓跋氏初是鮮卑地處最東北的一支,亦稱別部鮮卑。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

發源地

1980年在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巔東側的嘎仙洞中,發現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燾派李敞祭祖先時刊刻於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內容與《魏書·禮志》一所載大致相同。但在石刻祝文中則保留了“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二十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如聞舊墟爰在彼方”、“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等文句。證實了可汗、可敦出於鮮卑,柔然稱可汗、可賀敦源於拓跋部,其後突厥、回紇、蒙古等的稱呼略同。嘎仙洞石室祝文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拓跋鮮卑的發祥地“大鮮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興安嶺北段。據《魏書·序紀》載,鮮卑之先“積六十七世”,至拓跋氏遠祖成帝毛時(約在公元前2世紀後期至1世紀前期左右,相當西漢武帝在位期間),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所謂“國”,當指氏族集團或部落;“大姓”,即指沃族或比氏族較小的家支。毛似是部落聯盟的酋長,所稱“皇帝”,為拓跋珪時追尊。毛下傳五世而至宣帝拓跋推寅(約公元1世紀前期),正值東漢初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拓跋鮮卑乘隙第一次南遷,至“大澤”,即今呼倫池(達賚湖)。由於地“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指沼澤地帶),謀更南徙,未行而崩”。今發現的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完工和新巴爾虎右旗扎賚諾爾發現的古墓群,大約就是拓跋鮮卑南遷過程中的文化遺蹟,表明拓跋鮮卑確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居住過。當時拓跋鮮卑還過著“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的遊牧生活,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階段。
嘎仙洞遺址嘎仙洞遺址
推寅後又經六世,至獻皇帝鄰時,一方面“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即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連同拓跋氏形成“鮮卑八國”,後鄰又命叔父之胤為乙旃氏,疏屬為車焜氏,形成帝室十姓;另一方面因呼倫池附近荒遐,不足以建都邑,再加上隨著拓跋氏社會的發展,部落首領為掠奪財富,擴張勢力,就必然向南擴展,遂準備第二次南移。由於年老體衰,乃以位授子聖武帝詰汾。諸汾遵命率眾南遷,幾經險阻,才到達匈奴故地,即今河套北部固陽陰山一帶。這裡水草豐美,樹木繁茂,是牧獵的好場所,並接近了中原文化。由於兩次遷徙策略“多出宣、獻二帝,故人並號曰‘推寅’,蓋俗雲‘鑽研’之義”。第二推寅鄰命其子詰汾統領部眾南遷時,約在公元160至170年之後,即東漢桓、靈二帝之際,當時正是檀石槐部落聯盟強盛時期。有學者認為率領族人第二次遷徙的推寅,即是東漢檀石槐統轄的西部大人中的日律推演或律推演,而有的學者則持否定態度,認為無論是時間、地點或事跡都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遷徙

拓跋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拓跋力微時,在75個異姓部落中,屬於匈奴的就有賀賴氏、須卜氏、丘林氏、破六韓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鮮卑聯盟後,與之雜居共處,相互通婚,逐漸被鮮卑化。據研究,“拓跋”的含義,乃是北人謂鮮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後代之意。《魏書·序紀》談到力微是其父詰汾與匈奴故地之天女結合所生。實際上是給鮮卑與匈奴通婚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此後,有不少晉人和烏桓等部眾也成為其“新民”。
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時(220—277年),拓跋鮮卑開始了第三次遷徙。拓跋詰汾長子禿髮匹孤率眾從塞北遷居河西。“禿髮”或即“拓跋”之異譯。由於拓跋部眾還梳著辮子,故當時人又稱之為“索頭”鮮卑或“索虜”,以區別於剃去部分頭髮的其它鮮卑部。拓跋本支,從力微時起就遊牧於上谷(治今河北省懷來縣)以西,雲中(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東北)一帶。由於受西部鮮卑大人蒲頭的襲擊,部眾離散,力微投依於五原郡(治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沒鹿回部大人竇賓(紇豆陵賓)之下。與賓共攻西部,賓兵敗失馬,力微以已所乘駿馬與之。賓感相助之恩,準其北居長川(今內蒙古興和具一帶)。經10餘年經營,諸舊部民漸往歸附。248年(曹魏正始九年),殺竇賓子,並其眾,諸部大人悉款服,勢力增強,控弦之士達20餘萬。258年(甘露三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從河套北部遷於漢定襄郡之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是年四月,舉行祭天大典,諸部君主皆往助祭,唯白部大人觀望不至,召而戮之,使遠近震懾,相繼歸附。在由部落貴族和扈從武士操縱的部落大會上,拓跋部正式取得了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力微也鞏固了世襲的大酋長的地位。
拓跋鮮卑的起源地—噶仙洞拓跋鮮卑的起源地—噶仙洞
同時,拓跋鮮卑在向西南發展過程中,對中原曹魏、西晉政權採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鮮卑得以強盛的因素之一。力微與曹魏“聘問交市,往來不絕”。曹魏贈給拓跋氏金幣繒絮,歲以萬計。
261年(魏景元二年),力微還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陽“且觀風土”,實為質子。接受漢人文化,穿著漢服,掌握彈丸等武藝。魏晉禪代,沙漠汗仍留質於晉,每次北歸,晉均具禮護送。

噶仙洞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這裡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蒼松翠樺濃蔭蔽日,遍地野花盛開,燦爛似錦;冬季,皚皚白雪蓋山林,一片銀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賓士著各種動物,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人,世世代代在這裡過著和平、幸福的生活。 沒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現了一個軀體龐大、面目猙獰的吃人惡魔。它住在山巔崖的一個山洞裡,窺探著人們的行動,只要發現獵人進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將人殘害,鄂倫春人受害者不計其數。勇敢的鄂倫春人為了消滅這個惡魔,多次組織青年獵手上山去和它格鬥,但都由於它的妖術厲害而失敗了。鄂倫春人並未因此喪失鬥爭的勇氣和信心,就這樣一直鬥爭了許多年,鄂倫春人始終不渝的鬥爭精神終於感動了上天的嘎仙。 嘎仙與惡魔比試,先讓惡魔將洞口的一塊石頭搬走,結果惡魔輸了,他們又比試箭法,嘎仙將石頭的正中心射穿了一個車輪般大的一個圓孔。惡魔看到嘎仙的本領比自己強大,就逃之夭夭了。 人們怕惡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過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惡魔三次過海眺望,看見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來了。從此,鄂倫春人自由地在大興安嶺的叢山密林中打獵、生活。 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嘎仙,人們把惡魔住過的山洞改名為嘎仙洞,把大石頭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為窟窿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