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府孔廟

嘉興府孔廟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據舊志記載,“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在天星湖上建廟,後有學堂”。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知府方滋在通越門(俗稱西城門)內兩百步處,新建孔廟(舊址在中山路原市政府大院),有殿堂齋舍73間。幾經興廢,歷代都有重修和擴建,遂形成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興府孔廟
  •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
  • 舊志記載:唐開元二十七年(739
  • 殿堂齋舍:73間
 孔廟是祭祀孔子又是地方“學宮”所在,是中國儒家文化代表性建築,故又稱文廟。廟前有高大的照壁,上書“萬仞宮牆”。廟坐北朝南,呈中軸線對稱式建築格局,氣勢恢宏,規模龐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造型精美,古樸莊重。廟門外有“文武官員過此下馬”的碑刻,以示對孔子的尊敬。走進孔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紅牆外有石護欄,高大的四柱三門石牌坊,柱頭上端雕刻著雲龍紋,上面橫板上刻有“欞星門”3個楷書大字。相傳欞星是天上的文曲星,欞星門是文曲星進出的大門。進門就見碩大的水池,稱“泮池”,也有稱“學海”的,寓意學海無涯,苦讀成才。池上有兩座石拱橋,名曰騰蛟和起鳳。據說只有在考取秀才後,才可以從石橋上進出大成殿。泮池後面是大成門(又稱儀門),是一座單檐硬山頂的過廳式建築。門兩側是“鄉賢祠”和“鄉宦祠”,分別褒揚嘉興有德於民的社會名流和有政績的官員。進大門就到內院,迎面就見高聳在須彌座石台基上的大成殿,這是孔廟的主體建築,為蓋有黃色琉璃瓦的重檐九脊歇山頂宮殿式建築,氣勢非凡。之所以造得這等考究,是因為這裡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和顏淵、曾參、子思、孟軻等四配及十二哲的神位,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在大殿二層屋檐下,正中高懸“大成殿”九龍匾。“大成”兩字出於《孟子》所曰,“孔子之謂集大成者”,意謂孔子是集傳統文化和思想之大成的聖人。殿內梁枋上懸掛著清朝8位皇帝親筆書寫的匾額(縣孔廟同有)。其中有“萬師師表”(清康熙二十八年)、“生民未有”(乾隆三年)、“與天地參”(嘉慶五年)、“聖及大成”(道光二十五年)、“聖協時中”(鹹豐元年)、“德齊幬載”(同治三年)、“聖神天縱”(光緒某年)。另有孔子贊及顏、曾、思、孟的勒石(雍正五年)。殿內尚有歷代重修孔廟的碑碣。 大成殿後面左側為明倫堂,是僅次於大成殿的宏大建築。室內屏門6扇,上刻宿儒吳受福用篆文寫的《大學》全文。牆內嵌有明代重修嘉興府明倫堂碑記,由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手書,現保存在攬秀園的碑亭中。明倫堂是供學子上課的地方,所謂“學宮”。主要學習四書、五經,明清加學八股文以應科舉。右側為尊經閣,收藏儒家經典著作。後面有啟聖祠,供奉孔子的祖先和父母的神位,祭祀其啟蒙和教育孔聖人。 此外尚有四齋(成德、養正、致道、時敏)、兩廡(供歷代先賢先儒)、文昌祠、思樂堂、敬一事、饌堂及射圃等建築。 嘉興府孔廟一直保存至民國初年,在抗戰期間遭受過破壞。解放後為地(委)專(署)機關,後為縣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地,明倫堂一直改為膳廳,1997年被拆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