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國小

嘉興市國小創辦於190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嘉興市國小是一所省一流的現代化、示範化學校。學校現有東、西兩校區。

以“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基”為主導的辦學理念,在此理念的統領下,學校在教育管理、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評價、校本課程建設等領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探索,形成了以“和諧教育”為特色的整體風貌 和顯著的育人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興市國小
  • 外文名:Jiaxi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 創辦時間:1905年
  • 主要獎項:“文明單位”
  • 理念: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基
基本概況,辦學特色,

基本概況

嘉興市國小創辦於190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嘉興市國小是一所省一流的現代化、示範化學校。學校現有東、西兩校區。學校現有教學班75個,學生3704名,教職工183名學校秉承在百年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的質樸務實與開拓進取相融合的實驗精神,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
確立了以“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基”為主導的辦學理念,在此理念的統領下,學校在教育管理、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評價、校本課程建設等領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探索,形成了以“和諧教育”為特色的整體風貌 和顯著的育人效益。學校相繼獲得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雛鷹紅旗大隊”、“全國群體先進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科研興校百強學校”、“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先進集體”、“浙江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浙江省優秀校園網站一等獎”、“浙江省首批‘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等榮譽。

辦學特色

學校在各個歷史時期,其教育教學各有特色:明代社學時,主要講授“御製大誥、本朝律令”及“冠婚喪葬禮節等”,以教化民眾。學子知書達禮,鎮民慷慨任俠,猶有漢晉遺風。清代義塾,招收孤寒弟子,對失怙失恃者尤為照顧,不繳束修,免費入學,接受啟蒙教育。義塾以文字教學為主,兼習珠算、尺牘。先是識字,讀簡短而有韻律的讀物,描紅習字,繼而教讀文章,進而對課作詩,最後學習作文。學風嚴謹,學子努力。義學興辦後,集鎮上“誦弦之聲,遍於戶里,無荒於嬉者”,因而科第不絕,素有仁里之稱。光緒三十一年(1905),義塾改組成平林兩等國小後,時稱洋學堂,推廣新式教育。對《千字文》、《百家姓》等。因文義艱深,無關實用,便刪除不讀,改學《天文歌訣》、《地輿歌》、《史鑑節略》等書,塾生學有餘力,兼習英文、算術,倘資質不逮,不學亦可。開設體操課,校後辟操場,稱“義學白場”。明確規定“西人體操與古人習射,事異義同,不特舒筋強身,而內部舒,外容直,亦是檢束身心一法,每日傍晚練習之。”民國期間,改為國民國小,學校教學抓得很有力。抗戰前是全縣6所中心國小之一,校長親自兼任畢業班教學,有一年學生全部考上了嘉興中學,學校頗有聲譽;“九·一八”事變以後,學校十分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迅速將校門前“義學牌坊”改建成“毋忘國恥”抗日紀念坊;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後,師生一起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八月,新豐區抗日後援會成立於新豐國小;同年11月,校舍毀於日寇兵燹;翌年四月六日午夜,“毋忘國恥”愛國坊也毀於日寇。期間學校三易其址,堅持學習。抗戰後仍是全縣7所示範學校之一,教育局在視導報告中稱:“新豐中心國民國小,教學、訓導尚佳,兒童自治表現頗為努力。”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更勃發生機:1956年,嘉興專署在新豐鄉搞普及義務教育試點,經過不懈努力,新豐鎮中心國小的施教區在1984年普及了初等教育、成人教育,經省、市人民政府驗收,同時“達標”合格,且被評為郊區先進集體。1988年,學校施教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1994年,經省、市政府驗收,“兩基”(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全部合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建立了以中心國小管完小、完小帶初小的“三級管理”網路。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在抓好“雙基”的同時,堅持“五育齊抓,德育為首”,以少先隊為載體,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使德育落到實處,取得明顯成效。1989年,學校被區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並被評為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少先隊工作先後獲得市級“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國防教育”先進集體,是嘉興市“達標創優先進單位”,榮膺“全國紅旗大隊”稱號。1993年,少先隊工作列為嘉興市示範鄉鎮。學校主科教學紮實有效,在“紀念毛澤東誕生100周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和“我心中的21世紀”三次讀書徵文活動中均獲得全國優秀組織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