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具有育神養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之功效。主治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不思飲食,或多痰逆,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髒氣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食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多食。
基本介紹
- 名稱:嘉禾散
- 別名:穀神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穀神嘉禾散(《世醫得效方》卷五)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 組成:枇杷葉、薏苡仁、白茯苓、人參、縮砂仁、大腹子、隨風子、杜仲、石斛、藿香葉、沉香、木香、陳皮、谷粟、檳榔、丁香、五味子、白豆蔻、青皮、桑白皮、白朮、神曲、半夏、甘草
- 功用:育神養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
- 主治: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不思飲食,或多痰涎,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髒氣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食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多食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枇杷葉(去毛盡,塗薑汁,炙令香熟為度)、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參(去蘆)、縮砂仁(去皮)各一兩,大腹子(微炒)、隨風子(如無,楝實,訶子亦得)、杜仲(去皮,用薑汁與酒合和塗,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細銼,酒拌,微炒)、藿香葉、沉香、木香、陳皮(去白)各三分(30g),谷粟(微炒)、檳榔(炒)、丁香、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半兩,白朮(炒)二兩(22.5g),神曲(微炒)、半夏(湯洗七遍,生薑一分,切作片子,與半夏同搗爛,作餅炙黃)各一分(7.5g),甘草(炙)一兩半(4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肥棗三枚,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如療五噎,入乾柿一枚同煎,十服見效;如療膈氣,吐逆羸困,入薤白三寸,棗五枚同煎,婦人亦可服。
2、現代用法:上為末。每次6g,用水150ml,加生薑2片,大棗3枚,同煎至100ml,溫服,不拘時候。如療五噎,入乾柿1枚,同煎;如療膈氣,吐逆羸困,入薤白9cm,棗5枚同煎。
功用
常服育神養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
主治
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不思飲食,或多痰涎,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髒氣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食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多食,尤宜服之。
運用
以脘腹脹滿,怠惰嗜臥,噁心欲嘔,舌淡苔厚膩為辨證要點。
使用注意
忌生冷及辛辣食物。
附方
名稱:小嘉禾散
組成:木香、丁香、巴戟、紫蘇葉、白茯苓、蒼朮、肉豆蔻、附子、苦梗、粉草、茴香、山藥、白豆蔻仁、扁豆、沉香
用法: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三片、大棗兩個,水煎,溫服
主治:榮衛不調,血氣虛弱,面色萎黃,四肢無力,手足倦怠,盜汗並出,皮肉枯瘁,骨肉羸瘦。飲食不進,日漸臥床;婦人病後不能調理,變成崩漏。腰腿沉重,痛連臍腹,小便白濁
出處:《世醫得效方》卷十五
功用:治療榮衛不調,血氣虛弱
名稱:五噎散
組成:人參、茯苓、厚朴、枳殼、桂心、甘草、訶子、白朮、橘皮、白姜、三棱、神曲、檳榔、麥櫱、木香、蓬術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七分,空心溫服。鹽湯點亦得
主治:五種噎,食飲不下,胸背痛,嘔噦不徹,攻刺疼痛,淚與涎俱出
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名稱:沉香散
組成:白朮、茯苓、木通、當歸、橘皮、青皮、大腹子、大腹皮、檳榔、芍藥、甘草、白芷、紫蘇葉、枳殼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空腹溫服
主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諸氣結聚,嘔逆噎塞,食飲不化,結氣不消。常服寬氣通噎,寬中進食
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功用:寬氣通噎,寬中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