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平定廓爾喀侵藏後,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將西藏幣制歸於善後事宜,並於乾隆年間為西藏鑄造乾隆寶藏銀幣。乾隆之後的嘉慶年間,繼續按《欽定章程》的規定為...
嘉慶寶藏,清代西藏薄片銀幣之一種,原西藏噶廈政府根據清朝命令鑄造的銀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所鑄。圓形,小假穿。面“嘉慶寶藏”四字對讀,間以雲紋,外...
乾隆寶藏銀幣、嘉慶寶藏銀幣和道光寶藏銀幣的合稱。寶藏銀幣始鑄於平定廓爾喀人藏後的次年,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主要因匯兌弊病停鑄。 ...
銀元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1] “乾隆寶藏”“嘉慶寶藏”“道光寶藏”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
故西藏稱之為寶藏局,主要職責是承擔供料、監造、儲存、發行,並在其院內設雪造幣廠,先後在藏鑄造了兩面印有藏漢文的乾隆寶藏、嘉慶寶藏、道光寶藏、宣統寶藏等...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寶藏局根據中央戶部頒發的錢式鑄造了“乾隆寶藏”銀幣,為中國新貨幣文化打了頭陣。其後,依次有嘉慶寶藏、道光寶藏。因這種銀幣只限於西藏...
5 乾隆寶藏 5. 3克6 嘉慶寶藏 5. 4克7 道光寶藏 5. 3克8 宣統寶藏 5. 4克9 “爐關”銀幣(海關納稅用)5. 4克10 後期雪阿24. 5克...
九松西著銀幣 九松西堆銀幣 乾隆寶藏銀幣 嘉慶寶藏銀幣 道光寶藏銀幣 鹹豐寶藏銀幣 同治寶藏銀幣 宣統寶藏銀幣 甘丹頗章銀幣 覺阿尼西銀幣 川鑄藏元 桑岡郭母銀幣...
85.嘉慶寶藏六年一錢薄片銀幣 86.西藏嘉慶六年五分薄片銀幣 87.嘉慶寶藏八年一錢薄片銀幣 88.西藏嘉慶寶藏九年一錢薄片銀幣 89.西藏嘉慶寶藏二十四年一...
民國銀幣以及鎳鋁幣、銀兩幣、蒙疆藏邊區銀幣與金幣、紀念章、私鑄戲作幣等,...第二節在西藏鑄造的銀幣 第三節寶藏銀幣 一、乾隆寶藏 二、嘉慶寶藏 三...
西藏錢法制度,清朝管理西藏地方鑄造銀幣和兌換之行政措施。乾隆五十八年(1793)欽定章程規定:以純漢銀鑄造銀錢;圖案正面用漢字鑄“乾隆寶藏”,背面用藏文譯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