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優中科10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聯合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以不育系嘉81A為母本,恢復系中科恢10號為父本配組育成的秈粳交雜交水稻新組合。
嘉優中科10號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江西作一季稻種植;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長直,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分櫱力較弱,稃尖無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具有早熟、高產、多抗、食用優質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優中科10號
- 審定編號:贛審稻20180019
- 選育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品種來源:嘉81A、中科恢10號
- 作物名稱 :水稻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不育系嘉81A的選育
2004年8月下旬嘉興單晚用熟期早、豐產性好的香型粳稻品系嘉香粳與長粒梗嘉禾212雜交,同年秋季在海南陵水直播F1加代,12月底在海南陵水繼續直播F2加代;2005年4月下旬穗選矮稈大穗150份,5月下旬嘉興單晚F3系譜法育秧單本栽,同時進行水池稻瘟病、大田水稻條紋葉枯病抗性篩選,10月初在海南陵水F4加代,同時進行稻瘟病篩選,12月中旬在海南陵水F5繼續加代,收穫後外觀初篩,保留長粒香型品系35份;2006年嘉興單晚F6系諧法繼續加代,同時進行苗期稻瘟病、水稻條紋葉枯病及分孽期水稻白葉枯病抗性篩選,擇豐產性好、品質優的單株於2006年12月下旬海南陵水F7加代,並完成抗性,品質鑑定篩選;2007年嘉興單晚擇第81號株系與BT型不育源供體嘉60A(鑑定證書號: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鑒字2003165)測交,後代多次育性檢測、回交轉育面成嘉81A,並經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鑑定(浙育鑒2014001)。
恢復系中科恢10號的選育
2006年8月在嘉興選用光身稻恢復系嘉恢306與嘉F35-6雜交,經海南嘉興1年多代系統選育,於2009年嘉興單晚定型。
雜交組合的選育
2011年8月在嘉興用嘉81A與中科恢10號測交,2011年冬季在海南陵水進行雜種配合力豐產性及耐低溫試驗;2012年夏季在嘉興進行穗期耐高溫等綜合性狀鑑定,同時進行小區品比試驗,2012年冬季在海南陵水進行耐低溫試驗並小規模製種;2013年夏季在嘉興進行大區品比、穗期耐高溫試驗;2014年在浙江省內外多點進行試種試驗;2015年參加江西省一季稻預試;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一季稻區試,2017年同步進行生產試驗;2018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生育期:該品種熟期較早,在江西作一季稻種植,2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天。
農藝性狀:嘉優中科10號屬快生多孽型超級稻理想株葉形態,根系發達,苗期起發快,株型緊散適中,分冀力中等偏強,葉色呈淡綠色,生長清秀,劍葉挺直,長勢旺盛,豐產性佳;抽穗整齊,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結實率高,後期熟相好、灌漿快,成熟一致,穀粒金黃色,千粒重高,落粒性適中;莖秤粗壯,抗倒性較好,移栽、直播或機插栽培均可。株高119厘米,大田成穗率57.5%,每畝有效穗數14.5萬穗,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248.3粒,實粒數12.3粒,結實率85.5%,乾粒重27.6克。
品質:2016年出糙率82.2%,精米率75.1%,整精米率70.7%,粒長6.2毫米,長寬比2.6,堊白粒率26%,堊白度5.8%,直鏈澱粉含量14.6%,膠稠度75毫米,鹼消值4.3,透明度2級。2017年出糙率81.7%,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8.1%,粒長6.1毫米,長寬比2.6,堊白粒率26%,堊白度6.5%,直鏈澱粉含量13.1%,膠稠度87毫米,鹼消值5,透明度1級。
抗性:2016年穗頸瘟為9級,穗頸瘟平均損失率為20.7%,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4.2。2017年穗頸瘟為9級,穗頸瘟平均損失率為15.5%,抗性綜合指數3.9,抗倒性強;抗水稻條紋葉枯病,中抗水稻矮縮病。
產量表現
2015年參加江西省一季稻J組預試,每畝平均產量為638.85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1.25%,增產顯著,列第1位;2016年參加江西省一季稻C組區試,每畝平均產量為642.79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0%,增產極顯著,列第1位;2017年參加江西省一季稻B組區試,平均產量為635.38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5%,增產極顯著,列第1位。2年區試每畝平均產量為639.09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25%。
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42.79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0.00%,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35.38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50%,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39.09千克,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25%。
適種區域
嘉優中科10號適宜在中國江西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要點
1.播種:丘陵、山區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種,平原地區5月20日前後播種。每畝用種量移栽稻為0.75-1千克、機插約1.5千克、拋秧為1-1.5千克、直播為1-1.5千克,採用浸種靈等藥劑浸種,消滅種子傳染病原。
2.秧田管理:2葉1心時施斷奶肥,每66/平方米施尿素和氯化鉀各5千克;移栽前4天施起身肥,施尿素5千克。秧齡以25-30天為宜。
3.大田管理:秧苗帶藥下田,合理密植增穗數,每畝栽1.4萬-1.8萬叢,落田苗1.8萬-2.5萬,發揮大穗增產優勢。移栽前2天,每畝用尿素12千克、氯化鉀10千克、鈣鎂磷肥25千克作基肥;栽後7-10天,用尿素10千克、氯化鉀10千克與除草劑一起施用作分孽肥;重前控後,減少後期氮肥用量,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面達到高產優質。水分管理以乾濕交替為主,健根、壯孽,收割前7天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