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

[嗶——]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的華納公司,卡通片《兔巴哥的故事》中有一角色叫BB鳥,號稱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它的叫聲就是“嗶——嗶——”,歪心狼總是想抓到它但屢試屢敗。後來的《撲殺天使小骷髏》由於咒語是“嗶嗶嚕嗶嚕嗶嚕嗶嗶嚕嗶”而被稱作“被[嗶——]次數最多的作品”或者“動漫[嗶——]王”,這些都為[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嗶
  • 拼音: bì
  • 筆劃:9
  • 部首:口
基本信息,讀音,來源,寫法,例句,

基本信息

嗶
部首筆劃: 3
筆順編號:251153512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橫、豎提、撇、豎彎鉤、橫、豎
⒈ 嗶 (嗶) bì
(嗶)
⒉ 嗶 嗶 bì 【象】 形容短促響聲〖crack〗燈捻嗶嗶剝剝響一陣,就熄滅了。
——周立波《暴風驟雨
嗶嘰bìjī 〖serge;法beige〗一種斜紋的毛織品。
棉質的叫充嗶嘰或線嗶嘰,也簡稱嗶嘰。

讀音

一般按照字音來讀,加上後面表示拉長聲音的破折號,模仿電視上消音後的聲音,提高嗓門拉長聲調讀作bī--。一般女聲比男聲要讀得像,而且音調越高的女性,偏向萌音重一些的更容易模仿的像,有時非常刺耳,不過尚未出現因此造成嚴重聽力損害或致聾的案例。

來源

該詞一般為動漫、娛樂雜誌或網路用語,來源於電視、廣播節目中的消音。由於某些特定場合需要迴避個別辭彙,節目中的人談及該辭彙時就使用單調的蜂鳴聲蓋住原來的聲音,聽眾在聽到該部分的時候就會聽到“嗶——”的一聲鳴叫。正如為了保護某些隱私在螢幕上打馬賽克
一般地,使用消音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⒈保護個人隱私。比如某個節目中介紹犯罪案件,提到與之相關的未成年人,在採訪時,受訪者通常會直呼其名,但是電視、廣播節目要儘自己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在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用“嗶——”聲蓋過。
⒉避免敏感話題。節目播出機構出於審查的目的,將一些禁止談論的政治話題或文化話題消音以後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⒊排除無關內容。如主持人在念觀眾來信時有一些負面評論的信件,這些信件的來信者就用消音處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⒋消除髒話髒字。按照規定電視台播出的節目不允許出現髒話,但採訪時受訪者通常由於情緒激動等原因說出一些不雅的言辭,或者剪輯是隱蔽拍攝,畫面中人物語言習慣帶有髒話,這些話也一律用消音處理。
5.規避著作權問題。很多談話節目中往往涉及到某些具體事物或商品,由於可能有侵犯著作權或引起不必要糾紛的嫌疑,故採取消音處理。後來也被泛濫用在動漫作品的惡搞上。很多動漫里有大量對其他作品致敬或惡搞的內容,涉及到相關著作權的詞句,就以“嗶——”聲蓋過。
在抄錄帶有消音的講稿時,消音的部分通常使用□□、××等代替。
但該用法流傳到網路以後,為了表現網民氣憤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本著惡搞的精神模仿其聲音寫成了[嗶——]的形式,用法與上述基本相同。比如《動感新勢力》用[嗶——]代表《死亡筆記》相關,有時候用[嗶——]代表自己喜歡卻不願啟齒的一些事情(怕丟人),彼此之間心照不宣,有時另一方知道要表達什麼,有時則要另一方去猜測代表的意義。

寫法

“嗶”字加上破折號,然後用中括弧[]括起來,寫作[嗶——]。
由於消音設備的不同,也有寫作[嘟——][嘀——][吱——][嗞——]等等,這些之所以用得比較少,是因為它們要么不夠響亮,不容易引起注意,不知情的還以為電視機或者信號出了問題,容易和空白測試信號發生混淆,要么過於刺耳,聽起來不舒服。
注意:有些網友可能是因為看錯了或者是什麼,把中間的“嗶”寫作“嘩”,這是非常錯誤的,“嘩”讀音是huá,跟“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聲音,一般廣播界“嘩”只用在電視沒有信號時的噪音聲,由於讓人感到不適,這個聲音是很少用來消音的。所以兩者絕不可以混淆!!

例句

⒈我是[嗶——]控。
繁體寫法繁體寫法
今天你穿的很[嗶——]。
⒊[嗶——]的收視率雖然經過[嗶——]的打擊,卻依然勢頭不減。
⒋滾開,你他[嗶——]的!
⒌[嗶——]一家,你們的意見怎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