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包涵體(eosinophilic inclusion body)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嗜酸性包涵體
- 外文名:eosinophilic inclusion body
- 所屬學科:感染病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嗜酸性包涵體(eosinophilic inclusion body)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
(4)嗜酸性包涵體,為一圓形包涵體,HE染色著紅色,常位於鑲邊空泡的周圍,每張切片一般不超過3個。以上四種病理改變的出現頻率依次為100%、96%、92%和58%,前三種的出現率為88%,四種同時出現為46%,其他病理改變包括單個肌纖維壞死,...
路易體(Lewy body)是2020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神經病學名詞。定義 神經元胞質內的一種嗜酸性包涵體。多呈圓形,有一個核心,周圍是低密度的暈環,有時中央有層狀結構。尼氏染色不著色,α突觸核蛋白、神經絲、...
屍體無特異性變化;消瘦,有咬傷、裂傷,口腔和咽喉黏膜充血或糜爛;組織學檢查有非化膿性腦炎,可在神經細胞的胞漿內形成嗜酸性包涵體——內基氏小體。類似症狀 狂犬病臨床診斷較為困難,常易與日本乙型腦炎、偽狂犬病等相混淆。鑑別...
病毒在細胞培養中增殖緩慢,複製周期長,初次分離培養需30~40天才出現細胞病變,其特點是細胞腫大變圓,核變大,核內出現周圍繞有一輪“暈”的大型嗜酸性包涵體。診斷 巨細胞病毒藥品 唾液、尿液、子宮頸分泌液等標本離心沉澱,將脫落...
感染細胞開始有卵圓形小體形成,以後細胞體積逐漸增大,胞核固縮,最後整個胞質均為嗜酸性包涵體(軟疣小體)所占據。在表皮中部,軟疣小體已超過受累細胞原有的體積,細胞核被擠於一側,固縮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層水平處,...
胞核內可見嗜酸性包涵體,呈紅色,周圍繞以透亮暈環,與核膜分開,使其整個外觀狀似貓頭鷹眼。 疾病檢查 較重患者可有白細胞數增高,血中出現變異淋巴細胞;嬰幼兒患者常伴貧血、血小板數減少;累及肝臟導致CMV肝炎的患者出現肝功能...
病灶中心神經細胞變性、壞死、缺失,外周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核內出現A型嗜酸性包涵體,伴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電鏡下可觀察到腦組織標本的神經細胞胞核記憶體在病毒顆粒。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急性起病,但亦有亞急性、慢性和...
嬰兒指趾纖維瘤病(infantile digital fibromatosis)罕見,為主要發生於嬰兒和幼兒指(趾)部的特殊肌纖維母細胞增生。其特點為拇指及大拇趾不發生腫瘤,組織學上可見胞漿嗜酸性包涵體。手術切除很易復發。症狀體徵 常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1/...
,胞質內有嗜酸性包涵體。病毒抗性 病毒抵抗力較弱,對熱、酸及膽汁以及凍融處理敏感,因此最好是直接將標本接種至培養細胞中,避免凍存處理。流行病學 傳染性較強 好發季節:冬季和早春 傳播途徑/感染方式:經飛沫傳播,或經污染的手...
以上病變均屬非特異性,而在80%患者的神經細胞胞質中,則可發現一種特異而具診斷價值的嗜酸性包涵體,稱為內基氏小體(Negribody)。內基氏小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3~10nm,邊緣整齊,內有1-2個狀似細胞核的小點,最常見於...
取患者發病早期的血液、咽洗液或咽拭子經抗生素處理後,接種於人胚腎、猴腎或人羊膜細胞中培養。病毒增殖緩慢,經7~10d可出現典型CPE,即有多核巨細胞、胞內和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再以免疫螢光技術確認接種培養物中的麻疹病毒抗原。
②除EB病毒外均能在二倍體細胞核內複製,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③病毒可通過細胞間橋直接擴散。皰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層來源的組織,包括皮膚、黏膜和神經組織。皰疹病毒有α、β、γ三個亞科,與人類感染有關者包括以下幾種:1.HHV-1...
Negri body指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動物或人的中樞神經細胞中增殖時,在胞質內形成嗜酸性、圓形或橢圓形的包涵體。狂犬病病毒對神經組織有較強親嗜性,在易感動物或人的中樞神經細胞中增殖時,可在胞質內形成嗜酸性、圓形或橢圓形的包涵體,...
神經病理學上,明顯的變化是黑質中含色素的神經元減少和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其病因仍不清楚,雖然有一些證據表明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套用含有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的哌替啶類似物的藥癮者可有帕金森綜合徵表現)...
而具特徵性的病變是嗜酸性包涵體,稱為內基氏小體。內基小體是指具診斷意義的病人腦組織內嗜酸性包涵體,為狂犬病毒的菌落,呈圓形或橢圓形,染色後呈櫻桃紅色,直徑約3~10nm,邊緣整齊,內有1~2個狀似細胞核的小點,最常見於海馬...
經H.E.染色的細胞培養物,可見核內嗜酸性包涵體和少量多核巨細胞。流行病學 馬鼻肺炎病毒在自然條件下只感染馬屬動物。病馬和康復後的帶毒馬是傳染源,主要經呼吸道傳染,消化道及交配也可傳染,可呈地方性流行,多發生於秋冬和早春...
巨細胞性肝炎(giant cell hepatitis,neonatal hepatitis)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由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兒童好發。肝細胞呈巨細胞樣變,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有類似於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症狀、體徵,以及肝功能損害。
試驗室檢查:水皰皰液塗片中可見有多核氣球狀細胞,組織病理可見水皰處棘層細胞有氣球性變性,表現為棘層細胞變大,內含嗜酸性包涵體;淋巴瘤樣丘疹病臨床上類似於PLEVA,組織上呈“惡性形態”緻密淋巴瘤樣細胞浸潤;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結節...
在斑丘疹期及靶疹期組織學徵象與病毒感染的變化相一致,表現為棘細胞層上1/3部分有細胞空泡化,某些部位出現多房性水皰,在空泡化的表皮細胞質及核中有嗜酸性包涵體,Feulgen染色陽性,真皮上部有程度不等非特異性炎症細胞浸潤,毛細...
感染細胞常有核內嗜酸性包涵體(1一6個),其周圍有一較亮的暈環,也有以暈環圍繞的胞漿內包涵體。用電鏡觀察病毒繁殖,接種後1030分鐘可見一個吸附期,2一6小時是隱蔽期,1一7天病毒以芽生外出。當多核細胞出現,芽生似即停止。病...
感染細胞常有核內嗜酸性包涵體(1一6個),其周圍有一較亮的暈環,也有以暈環圍繞的胞漿內包涵體。用電鏡觀察病毒繁殖,接種後1030分鐘可見一個吸附期,2一6小時是隱蔽期,1一7天病毒以芽生外出。當多核細胞出現,芽生似即停止。病...
神經病理學上,明顯的變化是黑質中含色素的神經元減少和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其病因仍不清楚,雖然有一些證據表明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套用含有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的哌替啶類似物的藥癮者可有帕金森綜合徵表現)...
在腦神經細胞內、鼻咽黏膜、脾及淋巴結的淋巴細胞內可見核內嗜酸性包涵體和出血性炎症。有時可見肝臟小葉周邊出現凝固性壞死。肺泡隔核小葉質增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診斷鑑別 根據疾病的臨診症狀,結合流行病學,可做出初步診斷,...
在真皮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漿里可以見到嗜酸性包涵體。診斷 根據接觸史,典型皮疹及自愈過程,一般可做診斷。如有懷疑,可將損害的痂皮或活檢組織放在電鏡下觀察,如發現病毒包涵體,則診斷是無疑的。治療 1.避免接觸患羊痘的綿羊和山羊。2...
帕金森病的是以黑質-紋狀體系統內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變性、死亡,以及殘存神經元胞體內出現纖維性嗜酸性包涵體--路易小體(Lewy Body,LB)為主要特徵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神經元胞漿內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的異常聚集...
表皮淺層常見較多纖維血管性核心,深層的纖維血管性核心則多位於表皮突之間,呈現一窄小的基質,棘細胞小,核濃染,常見嗜酸性包涵體或角化不良細胞,凹空細胞核多消失,或胞膜破裂,細胞間橋消失;有的病例在表皮中可見因細胞壞死、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