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詞

喻詞: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連線詞,利用本體和喻體之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點來打比方,就構成了比喻。喻詞起連線作用,常見喻詞有“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喻詞
  • 常用喻詞:像、好像、好似、如、
  • 比喻:本體、喻體、喻詞
  •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
簡介,分類,舉例,

簡介

常用喻詞: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比喻的三大必要:本體、喻體、喻詞

分類

然而借喻就不需要,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如“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再如:“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楊朔《泰山極頂》)用“這輪曉日”來比喻“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這兩個例句中,本體和比喻詞都隱去了,所以宋代陳?在《文則》中稱這類形式為“隱喻”,應當注意不要與所說的隱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級形式,運用它時要求本體與喻體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語境中,由喻體就可以直接領會到本體。如:“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讀者可以立即領會“鬼”、“豺狼”之所指。借喻由於只有喻體出現,所以能產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同時也使語言更加簡潔。像上面幾個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暗喻(Metaphor),又稱為“隱喻”,是本體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

舉例

①何等動人的一頁又一頁篇章!這是人類思維的花朵。(徐遲《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暗夜裡,
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③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楊沫青春之歌》)
④霎時間,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海。(袁鷹《十月長安街》)
⑤在遙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流,她猶如滔滔江河衝進大海媽媽的懷抱。(陳柳環《蘿鈴的魔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