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莖短縮,植株光滑無毛,高 (3-) 5-15厘米;根粗壯,表皮多皺縮。葉多數,旋疊狀著生於基部,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匙形,長2-10厘米,寬 (3-) 5-8 (-20) 毫米,全緣或具稀疏淺齒;葉柄扁平,與葉片近等長,在基部擴大呈鞘狀。花大,單生,白色至淡藍色;花梗扁平,帶狀,長2-10厘米;萼片長卵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內輪2枚基部略呈囊狀,具白色膜質邊緣;花瓣寬倒卵形,長5-8毫米,寬3-7毫米,頂端全緣或微凹,基部稍具爪。短角果寬卵形,扁平,肉質,具狹翅狀邊緣。種子每室2行,圓形而扁,長1.8-2毫米,寬約1.5毫米,褐色;子葉緣倚胚根。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潮濕地、高山草地、林內水溝邊及流水灘,海拔3500-5400米。
分布範圍
主要產於青海、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印度、不丹、錫金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民間用全草內服退熱、治肺咯血,並解食物中毒;外用治刀傷。
主要變種
變種名稱 | 形態特徵 | 產地生境 |
---|
粗壯單花薺(變種)粗壯無莖芥(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室彙刊) | 本變種與原種不同在於植株較粗壯,高12-25厘米;根粗大,長8-14厘米,徑1.5-3.5厘米。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連柄共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邊緣具3-4對大疏齒,極少全緣。花大,花瓣長圓形,長6-12毫米,寬5-8毫米。花期6-11月。 | 產雲南(劍川、大理、碧江、中甸)。生於河邊、山頂塘邊、林內水溝中、山谷潮濕地及山坡池邊,海拔3400-41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劍川老君山。 |
毛萼單花薺(變種)毛萼無莖芥(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室彙刊) | 多年生矮小高山草本,莖短縮,高2-5厘米。葉片寬線形,長1.5-3厘米,寬1-3毫米,全緣或偶具1對細齒,光滑無毛或具白色扁刺毛。花小,白色,單生;萼片寬橢圓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頂端具稀疏白色扁刺毛;花瓣倒卵形至寬楔形,頂端全緣或微凹,基部具爪,長4-6毫米,寬2-3毫米,短角果卵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種子細小;子葉緣倚胚根。花、果期5-7月本變種區別於原種的主要特徵是萼片及葉片具稀疏白色扁刺毛。。
| 產青海(玉樹、瑪心)及西藏南部。生於高山水溝邊、石下、河谷、沙灘石縫中,海拔4400-5550米。模式標本采自青海拉加寺。 |
藥用信息
【藥名】:單花薺
【拼音】:DANHUAQI
【來源】:為
雙子葉植物藥十字花科植物單花薺的根、全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清肺止咳、活血止血。
【主治】: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咯血、刀傷出血、衄血。
【性味歸經】:苦、辛,寒。入心、肺、肝、胃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外用適量。
【別 名】:無莖芥(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高山無莖芥(甘肅中草藥)、
高山辣根菜(青藏高原藥用植物圖鑑)、蘇羅尕布(藏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甘肅、青海、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
【拉丁名】:Pegaeophyton scapiflorum ( Hook.F. Thoms. ) Merq et Shaw-Cochlearia scapiflorum Hook,f. Et Thoms.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