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鼓吹樂是山東鼓吹樂的重要流派,是一種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的地方傳統音樂形式,主要分布在菏澤市和濟寧市,尤其我市在全國享有“嗩吶之鄉”的盛譽。在日前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由菏澤申報的魯西南鼓吹樂名列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縣鼓吹樂
- 主要演奏樂器:嗩吶
- 地位: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菏澤市和濟寧市
- 形式:傳統音樂
表演方式,所獲榮譽,發展歷史,現狀,
表演方式
使用的樂器分為吹管樂和打擊樂兩類。吹管樂有嗩吶、笛子、笙、悶子、把攥子。打擊樂器有梆子、小鑔、小鑼、雲鑼、小鼓等。在鼓吹中,主要的樂器是嗩吶。嗩吶在單縣俗稱"喇叭”或"響器”。分為大嗩吶、中嗩吶、小嗩吶和錫笛四種。笛子,分為梆笛、小尖笛和銅笛。笛子是嗩吶的主要伴奏器。打擊樂器主要用於伴奏中,起著掌握節奏,製造氣氛,增強色彩的作用。單縣鼓吹樂演奏曲目豐富多彩,有嗩吶曲牌、戲曲和曲藝牌及民間小調等。經常演奏的有《抬花轎》、《大笛攪》、《叫句子》、《山坡羊》、《鎖南枝》、《雙合鳳》以及各種開門等。演奏的形式有:行進演奏,用於迎親、送葬及節日喜慶等場合;坐場演奏,即樂手們圍坐在桌子四邊,邊吹邊打,常演奏些大曲牌或卡戲。
所獲榮譽
魯西南鼓吹樂曲目豐富,初步挖掘整理出傳統曲目200餘首,已收入《中國民樂集成.山東卷》31首,沿用至今常用的50餘首。在各種比賽中,魯西南鼓吹樂更是多次獲獎。1955年,菏澤市巨野縣“袁家班”的袁子文、魏永堂演奏的《雙合鳳》、《 駐雲飛》 ,榮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一等獎;1983年10月在全省文藝會演中,馬宏川演奏的嗩吶曲《五穀豐登》獲得全省創作二等獎,表演一等獎;1987年在全國民族樂器比賽中,李廣福演奏的嗩吶曲《抬花轎》獲全國比賽二等獎;1992年在全國嗩吶比賽中李廣福榮獲一等獎。
發展歷史
作為魯西南鼓吹樂演奏班社的主要代表,牡丹區“張家班”在中國音樂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建國後,張家班先後出現了張玉芝、張玉柏、張玉芳等吹奏名家。其中張玉芝七歲學藝,笙管笛簫,觸類旁通,演奏技巧嫻熟,且能設計唱腔。在多年實踐中,挖掘、整理、改革了大量魯西南鼓吹樂唱腔音樂、曲牌,成為戲曲、音樂界學博藝精的多面手。 除張家班以外,牡丹區還有的“和家班” ,代表人物為和慣賢;小留鎮喇叭李莊的“李家班” ,代表人物李廣福 ;沙土鎮門陳莊的“王家班” , 代表人物王學光;馬嶺崗鎮侯集的“侯家班” , 代表人物侯金憲、侯海江。 除此之外,各縣區都有一些比較知名的鼓吹樂班社,如巨野縣的“柏家班”、“袁家班” ;單縣的“徐家班” 、“郜家班” ;成武縣的“馮家班” ;定陶縣的“崔家班” ;東明縣的“邢家班” ;曹縣的“馬家班” ;鄆城縣的“耿家班” ;鄄城縣的“王家班”等 。這些班社在演奏技巧和風格上各有獨到之處,一代代的班社藝人共同見證了魯西南鼓吹樂的發展歷程。
現狀
20世紀50年代,魯西南鼓吹樂在該地進入全面興盛時期,許多鼓吹樂藝人世家,大都傳授了六、七代以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發展到鼓吹樂班300多個,藝人達3000多人 。這些鼓吹樂的演奏者中,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七八歲的娃娃,有的是同胞兄弟,有的是夫妻翁婿,有的四世同台,還有的臨時合班,甚至與外縣、外省的曲藝愛好者攜手演出。在分布區內,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三至五個鼓吹樂班,村村都有鼓吹樂演練人員,這些個鼓吹樂班多至數十人,少則三五人。鼓吹樂演奏已由民間喪葬用場擴展到節日聯歡、喜慶典禮、參軍升學、豐收慶典等。